1、备受国画青睐的是( )
A.绿蚂蚱 B.蜻蜓 C.花大姐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篇童话对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今天下午夏明没到学校,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C.这次春游同学们基本到齐了,没有一个不来的。
D.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同学们的语文成绩普遍提高了。
3、下列各组词语中,画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撒手 撒网 撒谎 撒种
B.称职 称心 匀称 对称
C.禁受 囚禁 不禁 禁止
D.挣扎 挣脱 挣钱 挣断
4、我能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咔嚓 辨论 古董 玲珑
B.走廊 博斗 蘑菇 瞭望
C.欧州 追逐 遗憾 震动
D.师傅 圆润 碍事 扑腾
5、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反义词。
1.妈妈的手很粗糙,再也找不回以前的(_____),那是为我们操劳的结果。
2.脱掉(_____)的冬装,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6、读拼音,写词语。
xiōng měng mó xíng yīng ér jì xù chuàng j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ù lǒng ào màn mǎn zú xiū jiàn pū tē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填空。
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雅人四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四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yuān yāng pí juàn jiāo ào gēng tián shì fàng
líng hún ōu zhōu jià gé zhì huì kuà yuè
xīn shǎng qiān xū sū xǐng xī jì cháo xiǎn
9、课外阅读。
夹竹桃(节选)
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中有火。我觉得十分有趣。
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如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花朵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想象。我想象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想象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想象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晃动,这一幅画变成活画了。
【1】夹竹桃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______,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______。两盆花开在一起,宛如__________,或__________,十分有趣。
【2】“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对“袭”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香气的浓烈。
B.表现出花香扑鼻而来的感觉。
C.生动地表现出浓烈的花香让人吓了一跳。
【3】第______自然段写了夹竹桃的影子引起“我”许多奇妙的想象。
【4】读画“__”的句子,联系上文,说一说为什么“这一幅画变成活画了”。( )
A.因为夹竹桃是活的,所以叶影形成的画也是活的。
B.因为风吹动夹竹桃,叶影晃动,形成的画面动了起来,就像一幅活的画。
C.因为风吹得叶影晃动,让“我”看花了眼,感觉画好像活了一样。
10、阅读短文。
神奇的太阳帽
(1)夏天,小松鼠在森林里采蘑菇。天真热啊,他坐下来想喝点水解解渴。可是壶里的水不多了。
(2)忽然,小松鼠看见一位老爷爷。老爷爷很虚弱的样子 不停地叫着 救救我 我快渴死了
(3)小松鼠连忙把自己的水递给了老爷爷。老爷爷喝过水,感觉好多了,他说:“你真善良,我把这顶太阳帽送给你吧。”说完,老爷爷就不见了。
(4)小松鼠想,这顶太阳帽这么大,该怎么戴呢?可是,小松鼠一戴上太阳帽,太阳帽马上就变小了。 戴着太阳帽,小松鼠感觉凉快多了。
(5)走着走着,小松鼠看见小蚂蚁在劳动。他说:“小蚂蚁,太阳帽给你戴吧!”
(6)小蚂蚁一戴上,太阳帽又变小了。小蚂蚁也感觉凉快多了。
(7)戴了一会儿,小蚂蚁把太阳帽还(hái huán)给了小松鼠:“你自己戴吧,你比我更热。”
(8)这时,大象背(bèi bēi)着木头走来了,小松鼠忙把太阳帽戴在大象头上。啊,太阳帽一下子变大了。大象说:“啊,真凉快!”
(9)过了一会儿,大象又把太阳帽还给了小松鼠,他说:“给别的小动物戴吧,他们比我更热。”小松鼠爬到树上一看,啊,大家都在山上劳动呢。他想了想,就往山顶上跑去。
(10)小松鼠把帽子戴在了山尖儿上。
(11)忽然,太阳帽 。因为大山有了太阳帽,所以大家在劳动的时候都不觉得热了。
【1】给第二自然段划线句加上标点。
【2】用“√”选择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和善——________ 凉爽——________ 无力——________
【4】因为小松鼠在森林里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得到了一顶太阳帽。小松鼠先给自己戴,还给了______、______和______戴,大家戴了都觉得_________。太阳帽最神奇的地方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5】在短文最后一段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故事中的小松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火烧云(节选)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选文第2自然段采用______的修辞法,写出了火烧云不仅颜色______,而且变化______。
【2】除了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你还能想出哪些同样形式的词语,写一写。
红彤彤:______、______
葡萄灰:______、______
【3】“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说明了( )
A.火烧云的颜色很多
B.火烧云变化得很快
【4】请仿照第2自然段中第一句的写法,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鸟岛
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的青海湖。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①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帽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鹬,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迈着长腿踱步觅食的黑颈鹤……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②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哪!
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对敌。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取岛上刚刚孵化出来的雏鸟。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忽地,一只黑鹰俯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鹳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群鸟在鱼鸥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觅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眼花缭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 ”的两句,联系文章内容填空。
(1)句①从鸟的___________方面进行描写,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句②主要写鸟的____________,句中的“____________”一词突出了青海湖的鸟岛是鸟儿的快乐的家园。
【4】鸟岛上的鸟种类真多,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的是燕鸥,洁白优雅的是天鹅,____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___的是……
【5】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保卫战”的战况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前面的小凳(dèng dèn)子上摆着个针线笸箩,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针线包上绣着个红五星,特别引人注目。多年来,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从什么时候起,她就有了这个针线包呢?从延安的空洞里,从重庆的红岩村,也可能从二万千里长征(zēng zhēng)路上。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 ”。
【2】填空:笸箩里放着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特别引人注目的是__________。
【4】“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这句话中的“它”是指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选下面第(___)种。
(1)邓奶奶把针线包带到了北京。
(2)邓奶奶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带到了北京。
【5】作者看到了绣着红星红旗的针线包想起了什么?请用“----- ”在原文中划出来。
14、我能阅读情景短文,完成练习。
这是一个泛着臭味的池塘,水是黑绿色的,水面油光光的,飘满各种生活垃圾。池塘很安静,因为里面没有任何生物了。
一个小女孩正在听她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很早很早的时候,池塘是个小乐园。浅水里,鱼群来来回回玩比赛。水蛇和黄鳝呢,正在水洞里睡觉。水底泥土里,贝壳、螺蛳,还有小石头,织起了暗绿色毛衣。这时水面忽然热闹起来,蹲在睡莲上的青蛙大叫着:“喂,那位粗心的蜻蜓妈妈,您把您家宝宝掉在水里了。”岸边,年迈的乌龟一边在石头上晒尾巴,一边守护着这个欢乐的家园。
【1】我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然后体会两个句子表达情感的不同。
反问句:鱼群戏玩,青蛙唱歌,乌龟晒太阳,这难道不是一个欢乐的家园吗?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也能试着把句子写具,写生动。
(_______)的乌龟,好像(一块奇怪的绿石头),(_______)地晒太阳。(来来往往)的鱼群,好像(_________),(_______)地戏玩着。(_______)的青蛙,好像(_________),(大声)地唱着歌。
【3】我能在上文第三自然段中找出表示地点的词语,填入下面括号里。
“(______)里,(______)里,(______)里,水面,岸边……”这些词语,既把池塘按一定顺序介绍得更清楚,也让我知道曾经池塘每一处都有自由而欢乐的动物。
【4】听完这个故事,小女孩会对妈妈说什么呢?妈妈又会对小女孩说什么呢?我能发挥想象,写一写她们的对话,并注意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小女孩说: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花宴
我永远不会忘记外祖父那小小的庭院,那儿是花的世界。
外祖父常常拉着我的手,带我在花丛里漫游。我认识了玫瑰、藤萝、白玉兰,还认识了腊梅、曼陀罗、夹竹桃……
我记得第一次见到外祖父,他给我吃玫瑰酱。那是他在春天里采下花辩,捣碎以后,加糖腌制的。我还记得,外祖父看着我咂咂地吃着,他笑得那样开心。
我越吃越高兴,便问外祖父:“所有花的花瓣都能做这样好吃的酱吗?”
外祖父告诉我:“美丽的花不一定都能吃。”他指着曼陀罗、夹竹桃说:“那是有毒的,而绣球花有怪味。”
以后,我每到外祖父家做客,他都请我吃掺有花儿做的食品,有时候他请我吃藤萝饼,有时候又用萱草花炒菜,还请我喝过香甜的桂花粥。
我记得,外祖父说如果有一座花园,他能给我开一百个花宴哩!
我还记得,有一次,外祖父送我一串茉莉花的项链。我戴着它,走到哪儿,人们都说:"香姑娘来了!”
回到家里,妈妈告诉我,茉莉花可以熏茶的。我高兴地把那串茉莉花送给她了。
外祖父那小小的庭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一片永远走不到尽头的世界,那里有花香、色彩和慈爱。
【1】用“每到……都……”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祖父那里,“我”认识了哪些花?
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祖父用花给“我”做了哪些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外祖父那小小的庭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一片永远走不到尽头的世界,那里有花香、色彩和慈爱”?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家航业公司的轮船上工作。(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仿写一句有连续动作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你难道不是性子最慢的裁缝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小弟弟哭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小明说:“我今天晚上有事,你自己去奶奶家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老虎被雨一淋,清楚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吃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帛比竹片、木片轻便。帛的价钱太贵。(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的语句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并修改,将正确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实验开始了,小明把水,往量杯一到,立刻升起来了水位。小明看见水没有满,又继续,水位越升越高。
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
瑞恩的募捐活动还在陆续。
21、习作。
把你最想说的一件事写下来。写完之后,读给同学听一听,请他们提一提意见,再进行修改。相信你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