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作品不是冰心写的有( )。
A. 《寄小读者》 B. 《茶馆》 C. 《繁星》
2、下面的名言警句与出处及作者对应错误的是( )
A.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B.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C.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孟子》
D.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
3、下列词语中构词方法与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 )
A.头头是道 B.恋恋不舍 C.亭亭玉立 D.无影无踪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赵州桥位于河南省,设计师是隋朝的石匠李春。
B.赵州桥具有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C.赵州桥桥洞的设计非常巧妙,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D.赵州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结晶。
5、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chàng dǎo fāng shì
1.我们要(_______)健康、环保的生活(_______)。
zhāi xià huā píng
2.我(_______)这些美丽的花,插在(_______)里。
diào yú zūn shǒu
3.这次(_______)的经历,让汤姆懂得了:不管有没有人看见,都应该(_______) 规定。
6、我们一起参加叠词大聚会。
AABC式词语
萧萧梧叶
连连 匆匆 闪闪 耿耿 .
哈哈 面面 恋恋 津津 .
.
7、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 (____________)童谣 一(____________)木头
一(____________)鞭子 一(____________)玩具
8、看拼音,写词语。(会写字)
liú shuǐ chōng jī jié shěng
ér qiě gè zì chuàng jǔ
sì hū tǐ xiàn zhì huì
9、课内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 )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 )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 )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 )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 )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将下列词语填写在文段中对应的括号里。
恼怒 争辩 谦虚 傲慢 轻蔑
【2】根据意思从文段中找出与下面的解释对应的词语。
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________)
【3】根据文段内容,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概括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陶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②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③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段短文选自《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描写这座桥栏板上的__________,写出了它__________的特点。
【3】画“ ”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总结全文
【4】文中第③句话是比喻句吗( )
A.不是
B.是
【5】文中第③句话能用哪个成语形容( )
A.龙飞凤舞
B.飞龙在天
C.活灵活现
11、蚂蚁相争
一个清晨,万里无云,阳光明媚,两只蚂蚁因为一片桑叶吵了起来。一只叫小军的蚂蚁说:“为什么是你的?”另一只叫小刚的蚂蚁也说:“凭什么是你的?”它们一直争吵……
最后它们打了起来,这时一条三天没吃没喝的蚕路过这里看见了桑叶,想了一会儿,想出了一个办法,它对两只蚂蚁说:“小兄弟,你们不如用一个公平的方法来看一看,谁配拿走这片叶子吧?”“咱们比谁跑得快吧!”两只蚂蚁连想都没想就跑了。它们跑远了,蚕在背后笑道:“为争一片桑叶,奋不顾身去赛跑?”它刚要拿走桑叶,可是蚂蚁又往回跑来了。蚕急忙放下叶子,想“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几秒种后,两只蚂蚁几乎同时到达终点。蚕说:“你们俩都是第一,那就平分吧!”蚕故意把桑叶分得一半大一半小,两只蚂蚁叫道:“不公平,不公平!”于是蚕把大块的叶子咬掉了一大口,结果比那块小的叶子还要小了,然后蚕又把小块的叶子咬掉一大口……就这样分来分去,最后叶子只剩下两个针尖那么大了,大部分都被蚕吃掉了。
两只蚂蚁呆呆地看着小得可怜的桑叶,后悔极了。
【1】在短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天气晴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蚂蚁因为一片_________吵了起来,结果最后让________得了利。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蚕把大块的叶子咬掉了一大口。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中的第一个“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故事中与本文所讲道理类似的是( )。
A. 坐井观天 B. 鹬蚌相争 C. 刻舟求剑
【6】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美文赏析。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上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我同你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作者是按照______顺序来描写的。
【2】短文中妈妈的两个问句表达了妈妈( )的心情。
A.着急和烦躁 B.惊讶和着急
C.恐惧和欣喜 D.着急和欣喜
【3】描写作者调皮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妈妈做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妈妈拿灯到牛棚里去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1】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
A.梅花艳丽俊秀。 B.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想临摹《梅鸡图》。 D.《梅鸡图》太有味道。
【2】“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
A.酸甜苦辣等味 B.香、臭等味 C.画的意境 D.意思
【3】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
A.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4】在文中用“ ”画出具体描写《梅鸡图》的语句。
14、 梁上的燕子
①柳叶吐绿的时候,一对燕子在我家厅堂梁上住下来了。
②这两只燕子体形小巧,翅膀细长,尾巴开叉,全身黑色,连嘴巴也是黑的,只有肚子下面有点灰色的毛。它们在梁上飞来飞去,“叽叽叽”地叫着,好像在说:“小瑜,我们做邻居了!”
③垒窝开始了。两只燕子像两个黑梭,一会儿飞出去,一会儿闪进来,嘴里衔着泥土,一粒一粒粘在梁上。就是雨天,它们也不停地工作。几天后,灰白色的窝垒好了,窝口较小,朝向南门,中间较大,像个葫芦,紧紧贴在梁上,又小巧又结实。
④燕子不仅是垒窝的专家,还是捉虫的能手。它们飞行的时候,总是张着嘴,把那些在空中飞的虫子,一个一个地吞进肚里。河畔、莱园、水田、小山坡的上空小虫多,燕子成双成对地在那些地方穿来穿去。
【1】读着短文,我们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我能把第②~④段的画面写下来。
燕子外形图→(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优美词语。第②段中描写燕子体形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燕子的颜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子的叫声是“___________”的。这样写有形、有色.有声,画面感强。
【3】体会优美句子。
(1)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燕子_________的特点。
(2)画“﹏﹏﹏”的句子写出了燕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本领强的特点。
1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 ),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的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 )地吹起,吹起一个( )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 )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 )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 )地扇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是写(_____)肥皂泡和(_____)肥皂泡的过程。
【3】用“ ”画出做肥皂水方法的句子。
【4】用“先……然后……再……”说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赵州很坚固。 赵州桥很美观。(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见群星闪烁。(把句子写得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艳丽的蔷薇花开了。(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
(1)我把头发烫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叶听得入了神。小美听得入了神。(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头发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泡沫做成的冰激凌唯一遗憾的是不甜。(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人类的老师不就是自然吗?(换个说法,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漓江的水很绿。(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位为和平事业牺牲的战士的遗体上覆盖着一面五颜六色的红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很感人。(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在本届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拼搏,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②读着《尾巴它有一只猫》这篇课文,禁不住笑了。
20、修改病句。
(1)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________
(2)小朋友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
(3)她穿着一件白色的上衣和一顶红色的帽子。
________
21、语文实践园。
育英小学少先队在4月2日发出通知,决定在6日下午两点举行“爱我中华”知识大赛,地点在学校多功能报告厅,参加的对象是全体少先队员。请你帮育英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写一个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