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一则成语来概括《骄傲的蚊子》的寓意,恰当的一个是( )。
A. 骄兵必败 B. 夸夸其谈
C. 纸上谈兵 D. 自鸣得意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幅画不是很完美,你可以再画蛇添足。
B.在学习中不可以有守株待兔的心理,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
C.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亲眼看看他心中总有所怀疑。
D.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滥竽充数。
3、下列词语中与“大声吆喝”中的“喝”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喝水
B.喝酒
C.喝彩
D.吃喝
4、《清明上河图》画的街市上没有的一项是( )
A.热闹的店铺
B.形态各异的人
C.各种各样的汽车
5、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爆竹声中一岁除。 除: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时节雨纷纷。 时节:__________________
3.路上行人欲断魂。 断魂:__________________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东:__________________
5.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活( )活( ) ( )头( )脑 ( )( )之中
( )膛( )肚 ( )( )如雷 ( )忧( )虑
7、我是“地”,我的后面是动词,我的前面应该填写什么呢?快来试一试吧!
( )地走着 ( )地数着 ( )地生长 ( )地包裹
( )地吃草 ( )地刮过 ( )地往树上爬 ( )地跑来跑去
8、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biǎo dì 很dǎn xiǎo
,总是yāng qiú gū fu
,别让他去很lǐ fà
。
9、夏日的小朋友是快乐的,瞧,他们正捧着课外书,津津有味地阅读呢!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芭蕉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树。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跑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 。”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乐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在第2段结尾,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
文中分别用“老芭蕉”和“小芭蕉”比喻什么?
文中赞颂了人民教师的什么精神?
写一段赞美你身边的老师的话。
10、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吹糖人
几响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飞起忙乱的脚步。乡下的孩子一听到这锣声,就会脚板下生风,不一会儿就把小小的糖摊儿围起来。孩子们睁大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灵巧的双手滴溜溜地转,惊奇地看着一个个小玩意儿怎样诞生。
糖人师傅的手像在变魔术,一会儿变出个孙悟空,一会儿又变出个大公鸡;一会儿是小兔子,一会儿又是老母猪……一小块糖稀他捏几下,用嘴一吹,手上就托起了这些生灵。“糖人师傅的嘴,怎么这么神呢?”孩子们心里非常好奇,都伸长脖子瞪圆双眼,恨不得撬开他的嘴看个明白。一会儿几个孩子换出母亲给的钢镚儿,买了自己喜欢的一个糖人,高高兴兴地举着跑回家去。没买糖人的孩子,羡慕地跟随在后边,说说笑笑地走出老远、老远。
一个糖人一个故事。孩子们凭借想象,讲述糖人的故事,这个这么讲,那个那么编,嘻嘻哈哈地说个不停。猛然发现糖人要融化,这才想起应该吃掉。可是谁吃第一口,又成了难题。大家让掏钱的孩子先吃,掏钱的孩子又让别人先吃。推让好久定不下来,只好猜拳。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儿用舌尖舔舔,然后郑重地让给别人,别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糖人就这样渐渐地融化了,消失了。
我的童年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事情却经常想起。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自然想起那些小伙伴。原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
【1】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我知道了第一自然段中“脚板下生风”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吃糖人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我能借助关键词语来梳理过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围、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围着糖人师傅的情景,我能感受到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文中画“﹏﹏﹏”的句子连用了四个“一会儿”,读着读着,我就忍不住发出感叹:糖人师傅_________________。
【5】“原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练习
___________
一只小蚂蚁,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因为人们都称它为“大力士”嘛!
有一天,小蚂蚁来到森林里,它遇到了鸭子,就傲慢地对鸭子说:“你这个大嘴巴的家伙,给我让路,让我先过去。”鸭子低头看了看,没说什么,让小蚂蚁先过去了。
小妈蚁继续往前走,碰到了一只小兔在采蘑菇,就讥笑它说:“我能驮起比身体重几百倍的东西,你能做什么!”小兔瞅了蚂蚁一眼,没理它就走了。
小蚂蚁更神气了,它在草地上遇到了一只狼,毫不客气地说:“你又是什么东西,连鸭子和兔子都被我打败了,你还不给我让路,难道也想试试我的拳头?”狼根本不理它,只是摇了摇头说:“你这小鬼,竞然这样和我说话。
狼正想走,小妈蚁突然咬了狼一ロ,这下可把狼惹火了,一脚踩了下去,把小蚂蚁给踩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神气”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
A.自以为优越而得意或做慢
B.精神饱满
【3】小蚂蚁在森林里先后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小蚂蚁神态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__________的小蚂蚁
【4】从短文中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颐和园
佚名
①作为我国的四大名园之一,颐和园有着别样的风采。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②走进颐和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以佛香阁为中心的建筑群。建筑犹如众星环绕四散开来,规整严谨,气势宏伟。佛香阁是万寿山的主体建筑,位于山腰,呈居高临下之势,8面3层4檐的外观设计营造了一种体宽量大的视觉效果。因此佛香阁的建筑风格更好地体现了皇家风范,是一座古典建筑的精品。
③佛香阁的南边就是横贯整个山麓的长廊,它依山傍水,如同一条彩带把各处的风景连接起来。4座八角攒尖亭象征着春夏秋冬点缀在两侧。它还是一座丰富多彩的画廊,环顾四周每根房梁上都绘有彩图,内容丰富,有山水花鸟,有亭台楼榭,还有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故事情节……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彩绘,跃然廊上,绚丽迷人,没有任何一幅是相同的,这真不愧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④沿着长廊走至西端,是一座大理石雕刻而成的石舫。两层的船舫上设置有大镜,若是恰逢烟雨朦胧之时,坐于镜前,茗茶、书籍相伴,抬眼便可观雨景,别有一,番趣味。
⑤昆明湖上如一道彩虹横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的便是著名的十七孔桥。桥如其名共由17个券洞组成,长有150米,宽8米,是颐和园中最大的一座桥。惟妙惟肖的石狮刻于望柱之上,或嬉戏打闹,或母子相拥,精美传神。从不同角度观看,十七孔桥皆有不同。于桥上观望,万寿山如同蓬莱仙山,碧波、绿树、楼阁、远山、蓝天、白云,天地风景浑然一体;于山上眺望,此时的十七孔桥优雅宁静,更加赏心悦目。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惟妙惟肖:___________
(2)赏心悦目:______________
【2】佛香阁的建筑风格体现了皇家风范,是一座_________;长廊是世界上________;石舫抬眼_______;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______。文章是从这四个方面将颐和园“别样的风采”写清楚的。
【3】(说明文语言)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具体的数字,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4】下面关于“佛香阁的建筑风格更好地体现了皇家风范”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佛香阁是颐和园建筑群的中心。
B.因为佛香阁位于山腰,呈居高临下之势。
C.因为佛香阁是古代皇帝的住所,地位很高。
D.因为佛香阁外观设计营造了一种体宽量大的视觉效果。
【5】请你用下面的词语,为颐和园写一则介绍语。
气势宏伟 丰富多彩 精美传神
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节
①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除了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年历,各自过自己的年节外,其他各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
②“年”的最初含义来自农业,谷子一熟为一年。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也不尽相同,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年,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年。到了西汉,汉武帝恢复了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年)。古时候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而不叫“春节”。“元”就是开始,“旦”是指早晨,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③春节是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从城镇到乡村,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有卖年画春联的,有卖灯笼爆竹的,有卖窗花脸谱的……这“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过到正月十五。特别是在农村,过年的气氛更热烈,大年三十要守岁,包饺子,贴春联,放爆竹;大年初一要走亲访友拜大年……
④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人们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它便出来吃人。一个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恰巧有两个牧童在比赛甩鞭子。“年”忽听半空响起啪啪响声,吓得望风逃窜。“年”窜到另一个村子,它朝门缝里一望,那亮闪闪的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得溜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年”怕响、怕光。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想出了许多抵御“年”的方法,这些方法逐渐演化为过年的风俗。如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的。又如旧时把“对联”叫“桃符”,意思也是为了驱逐邪恶,后来才改叫“对联”或“春联”。再如,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除了准备同猛兽搏斗外,还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1】第③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2】第④段中出现“如”“又如”“再如”,下面对它们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A.使读者更清楚春节习俗的演变
B.形象地写出了春节的特点
C.为了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
D.清楚地介绍“年”怕什么
【3】为什么人们用“放爆竹”的方法抵御“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 )
(2)“年”的最初含义与农业有关,历史上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尽相同。( )
(3)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只是为了庆祝丰收。( )
14、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
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坡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若再给我一青春,我就一定从学起,做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到几个孩子在玩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得痛哭起来。正巧,他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她一个青春。“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时光老人很生气。从此,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谁也别想多得一分钟!
1.在文中找出词语,作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后悔( ) 央求( ) 假若( )依然( )
2.在短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填空。
( )地哭着 哭得( )( )地问 ( )着说
3.仿写词语。苦苦哀求( )、( )、( )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呢?(合理即可)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牵牛花(片段)
叶圣陶
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便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有时认着墙上斑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不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把戏”指的是什么?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你从( )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牵牛花非常爱惜。
A.生长迅速,内心惊喜 B.寻找新泥,悉心照料;制作架子,期待开花
C.每日观赏,寄托心情
【4】为什么作者说“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作者从哪里得到了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蝉在树上大叫。(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兔子把胡萝卜给了雪人。雪人好想能有一个胡萝卜鼻子。(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1)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到公园就闻到一阵清香。
________一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人们连铁罐的影子也没有见到。(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连__________也_________________。
18、综合训练馆。
粗心的小明同学写的通知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帮他把正确的通知写在小黑板上。
通知
3月27日上午八点,请参加艺术节演出的同学来排练,不要迟到。
3月25日
少先队大队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树上的果子以经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里,都在认真听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班长向军长敬了个礼,说:“军长,有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来的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游记是一本古典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老师,你能借给我三国演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习作
你能编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吗?试试看,相信你一定能行。题目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