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哪句诗不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刘邦被项羽逼得走投无路,只有(     )才有可能取胜!

A. 破釜沉舟 B. 弄巧成拙

3、选词填空

  灵活 灵巧

  谁不希望自己有一双( )的手,一个( )的头脑?这就要求我们从小爱学习、勤动手、多思考。

  希望 愿望 失望

  今年我没评上三好学生,觉得很( ),妈妈发现后对我说:( )你继续努力争取,明年一定能实现你的(   )。

 

4、“小溪泛尽却山行”中“却”的意思是( )

A.再,又

B.后退

C.退还

D.表示转折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神笔   公鸡   摇钱树

一(   )金光   耕牛一(   )金山

一(   )大船   快马一(   )门

一(   )图画   故事一(   )水车

 

6、比一比,再组词。

惠(______)组(______)葫(______)廊(______

慧(______)阻(______)胡(______)狼(______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赵州桥不但_______,而且______。表现了劳动人民的______是我国____________。我还知道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______________等。     

(2)读王安石《元日》中的“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我就会想起过年时__________的情景。《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路上行人悼念逝去的亲人,伤心欲绝的样子。远在异乡的王维,重阳节时思念亲人,不禁吟诵:“_________________。”

(3)《纸的发明》一课按照____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写字表写汉字

mì fēng biàn zǔ kuà

kuò jiǎn chá què wù

tú mò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螳螂法官

螳螂调到软体动物界当法官后,仍然一成不变地按昆虫界的法律进行审判。

一天,他威严地站在审判席中央宣布:

绿水螅()害死同胞,罪大恶极,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死刑用刀把脑袋割成两半执行。

绿水螅听到这个判决,心里暗暗好笑。场内顿时议论纷纷。

安静!安静!螳螂接着又宣布:

贪嘴蜗牛偷吃禁食植物,犯罪情节轻微,根据第一五一条规定,切掉触角予以教训。

贪嘴蜗牛听了,立即昏了过去,别的蜗牛都愤愤不平

法官大人,你判得太重了。

是啊,这不要了他的命吗?

你不知道,我们蜗牛的眼睛是长在……”

胡说!没等他们说完,螳螂就拍着石桌大叫道,你们是法官,还是我是法官?谁再敢捣乱,我就判他!大伙都不敢吱声了。

蜗牛的眼睛是长在长触角上的,短触角则是他们的鼻子。贪嘴蜗牛被切掉两对触角后,再也看不见东西,闻不到气味。他找不到食物,没过几天就死了

而绿水螅呢,他的再生能力很强,脑袋被割成两半后,不但没有死,而且还长成了两个脑袋。从此,绿水螅犯的罪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蜗牛们向最高法院告螳螂法官的状

螳螂法官被撤了职。他很不服气,说:以前我在昆虫界当法官的时候,一直是这样审判的,谁都说我是个最公正的铁包公;现在,我还是这样审判,为什么要撤我的职?

就是因为这个才撤了你的职。蜗牛、水螅和昆虫的身体结构有许多截然不同的地方,你却还是按昆虫界的法律判刑,结果使犯了轻罪的贪吃蜗牛丧了命,犯了杀人罪的绿水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下场。

螳螂垂下了头。

1绿水螅听到判决后,心里暗暗好笑,这是因为:(  

A. 他喜欢被别人用刀把脑袋割成两半。

B. 听到场内的议论,觉得大家支持他。

C. 他知道脑袋被割后还会长出来,嘲笑螳螂法官无知。

D. 他的再生能力很强,脑袋被割后能再长出两个脑袋。

2从文中看,根据法律规定,偷吃禁食植物会受到的惩罚是:(  

A. 无罪释放 B. 判处死刑 C. 切掉触角 D. 撤去职务

3贪嘴蜗牛被判切掉触角,别的蜗牛都愤愤不平,这是因为:(  

A. 贪嘴蜗牛被切掉触角后,就看不见东西,闻不到气味了。

B. 螳螂法官不听大家的解释,拍着石桌大声宣布判决结果。

C. 贪嘴蜗牛犯罪情节轻,螳螂法官判得太重。

D. 贪嘴蜗牛并没有偷吃多少禁止食用的植物。

4文中说蜗牛们向最高法院告螳螂法官的状,这是因为:(  

A. 在昆虫界螳螂法官是个最公正的铁包公。

B. 贪嘴蜗牛死了,绿水螅犯罪越来越严重。

C. 螳螂法官不了解蜗牛、水螅的特点,却按昆虫界的法律判决。

D. 螳螂法官看到蜗牛们愤愤不平的时候,就拍着石桌大声叫喊。

5从文中看,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蜗牛的眼睛是长在长触角上的。 B. 蜗牛的短触角是他们的鼻子

C. 贪嘴蜗牛偷吃了禁止食用的植物。 D. 蜗牛和水螅的身体结构是一样的。

10、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故乡的元宵节(节选)

汪曾祺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见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蔑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蛤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1】短文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________,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灯。

【2】短文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哪些走马灯?各自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介绍的灯,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样式,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 ),冬天戴圆筒形的( ),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 )。

【1】这段话节选自《_________》一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这段话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孩子们造出的帽子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像____________聚拢来,形成了____________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1将文段补充完整。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反义词:聚拢——_____     增添——_____

近义词:生趣——_____     展开——_____

3文中的拟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的句子可以缩成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现出春天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3、阅读理解。

“没关系。到那时我就把头发烫起来。于是,我的头发就会变成树林!小鸟、松鼠、小虫子们,都来到这里,这座树林别提有多棒了。”

小叶和小美听得入了神,羡慕地说:“哦,这真是太好了。”

“哦,真是太好了……”

小真的头发快点儿长长就好了。

1为了不让长头发拖在地上,小真想出了什么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

2小叶和小美原来觉得________________,到后来她俩却______________,这前后态度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金蝉脱壳

①有一天,我无意中捡到了几个透明发亮的壳。叔叔们说,那是蝉虫脱的壳。我感到很好奇,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②我来到菜园,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我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只蝉虫,等待着金蝉脱壳这一时刻的到来。

③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然后,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④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有改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壳        ( )的蝉尾

( )地盯着     ( )地离开

【2】读短文第③自然段,完成练习。

(1)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本段大意。

_________________

(2)蝉虫的身体各部位是按怎样的顺序脱壳的呢?请照样子填一填。

【3】用“——”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这句话中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这样写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的特点。

【4】作者揭开了金蝉脱壳的秘密,带给你什么启发呢?

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现代文阅读。

鸡学游泳

鸡请教鸭子,怎样才能学会游泳。

鸭子说:“用不着学,我是无师自通。”

“无师自通?这不对吧?我们的母鸡带小鸡,要说清楚什么是草,什么是虫,哪种能吃,哪种吃不得,相当费(fèi)心费力。”

鸭子答道:“要这样说,我可以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我是跟我妈妈学的,我妈妈是跟我妈妈的妈妈学的,我妈妈的妈妈是跟我妈妈的妈妈的妈妈学的,依此类推。”他抱歉地一笑:“话是这样说,不过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我妈妈是谁,我统(tǒng)统管他们叫老鸭子。老鸭子带我们下水,也并不教,只喊一声‘跳’,我们就扑通扑通往下跳!”

“啊,太好了!这么简单,这么容易!”鸡认为自己领悟了此中奥(ào)秘,“只要勇敢,干什么都行!能不能麻烦(má fan)你教一教我?”

“你?”

“嗯(èng),我。”

“我可从来没听说过鸡能淤泳。”鸭子说,“可也是,你的理由很充足,有了勇敢就有了一切。好吧,我破例收你这个学生。不过我得声明,我的教学方法跟老鸭子一样,只喊一声‘跳’。”

果然,开课这天,鸭子沿用老法,在他自己下水的同时,喊了声:“跳!”

我们可怜的鸡紧跟着跳进水里。天哪,他一不会划水,二不能保持平衡(hénɡ),没用多大工夫就灌(ɡuàn)了一肚子水,幸亏鸭子及时将这“落汤鸡”顶上岸来。

鸡疲惫(pí bèi)不堪,半死不活地躺在沙滩(tān)上,总结道:“ 真的是鸡不够勇敢吗?不,勇敢当然重要,可是不见得只要勇敢就能行。

选自《同步阅读》

【1】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领悟——________ 奥秘——________

【2】鸡学游泳却变成“落汤鸡”的原因是它一不会____,二不能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将最后一段鸡获救后说的话补充完整,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有勇气就够了。”你同意鸡的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口语交际。

做客、待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你一定当过客人,也接待过客人。想一想,你接待客人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东东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例: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挂大扁儿”。

_______人把______________

例:我小时也画过不少,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远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20、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错误。

上课铃声响了,我们全体同学每一个人都赶快走近教室,立刻安静下来。老师进来了,他的灌了铅似的腿,缓慢移动到讲台。原来老师生病了。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难忘的___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把难忘的原因作为重点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