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如果………… 因为……所以…… 只要…………

(1)小姑娘伤得最重,( )不立刻抢救,( )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2)( )马上为小姑娘输血,( )可以挽救小姑娘的生命。

(3)( )小姑娘是阮恒的朋友,( )阮恒宁愿自己死去,也要救小姑娘。

 

2、选择

1萝月叟,葛天民,________________

A. 国宝对家珍 B. 松盖对花茵 C. 浊富对清贫

2忠对信,博对赅,________________

A. 大手对长才 B. 庶矣对康哉 C. 忖度对疑猜

3鸡人对虎旅,________________

A. 六市对三街 B. 水榭对山斋 C. 玉陛对瑶阶

4佳兴适,好怀开,________________

A. 地阔对天开 B. 朔雪对春雷 C. 风清对月朗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比赛失利的消息传来,同学们个个都无精打采的。

B.你在学习上总是不懂装懂,自欺欺人,真是滥竽充数

C.如果不是妈妈在旁边死死盯着我,我一定会夺门而逃

D.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即使…… 无论……

1、(   )这道题目很简单,我们(   )要认真做。

2、(   )他上课没有认真听讲,(   )考试考的不好。

3、我看这支笔根本就(   )小东弄坏的,(   )小王弄坏的。

4、(   )在哪里,我们(   )要做个好孩子。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   山____ ____ 花篮____

____   ____耀____ ____

6、填上合适的词,并找找其中的规律。

纤细的_________   波光鄰粼的_________ 厚厚的_________

1.我发现前面的词语都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静地_________   兴奋地_________ 痛痛快快地_________

2.我发现后面填的词语都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充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准确________  欣然________

确确________  争奇________

芬芳________  ________观察

1.秋天一到,公园里的菊花______,非常迷人。

2.小红把数学作业忘在家里了,她妈妈给老师打电话说小红______做完了。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zhān  rǎn   hú lu   bēn téng bō  làng  gǔ

mó gu   chóu  hèn   suī  rán dǎn  xiǎo  guǐ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理解。

囚(qiú)蚁

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养起来呢?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还要大。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我找来一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做一个新居。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盒上扎出一些小洞眼透气。妹妹担忧蚂蚁被冻死,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窝了。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放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会喜欢这个新家的。我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边,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这些窸窣(xī sū)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心平气静地听。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不少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然而,不到两天时间。火柴盒里的蚂蚁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根、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异——________ 千辛万苦——________

【2】“我们”是怎样制作蚂蚁的新居的?把过程补充完整。

找来一个火柴盒子——_________——_________——放进蚂蚁和饼干屑

【3】画线的句子比较难懂,你是根据__________(理解方法)来理解的,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A.蚂蚁有追求自由的天性和品质。 B.蚂蚁不适合养在盒子里。 C.蚂蚁很勤劳很辛苦。

【4】听着蚂蚁的脚步声,你会想到什么?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综合训练。

神秘的蛇岛

①蛇岛,又名小龙山,也叫蟒岛。它在辽东半岛西南部,渤海海峡北面,是一个高不过二百多米,方圆不到一平方千米的小孤岛。可是,就在这个小岛上,却生存着数以万计的毒蛇——蝮蛇。

②岛上的毒蛇为什么那么多?这是因为与其他海岛和大陆相比,蛇岛有许多适合毒蛇生存的条件。

③蛇岛上草木非常繁茂,除西南峭壁和山上的裸岩部分外,全岛的百分之七八十被植物所覆盖,每年从五月至十月,全岛郁郁葱蒽,好像一块浮在海面的碧玉。

④蛇岛由于草木繁茂,昆虫众多,又地处海口,就成了来往迁徙的鸟类的“歇脚站”。每当候鸟过往盛季,百鸟来到岛上,簇拥山头,盘旋高空,早迎朝霞,晚送斜阳,一派热闹的景象。在这里,许多昆虫、果肉和种子成了小鸟的食品,可是许多小鸟也成了蝮蛇的食物。

⑤蛇岛四面环海,气温变化平缓,空气湿度较高。这样的气候条件,比辽宁的其他地方都更适合毒蛇生活。

⑥蛇岛是个孤岛,除了有时候附近的海船来此暂避风浪以外,平时很少有人登岛活动。因此岛上的毒蛇虽然很多,但对人却没有什么妨碍,平常也没有人去捕杀它们。世界上喜欢吃蛇的动物有好几种,如刺猬、蛇雕和獵等,但是蛇雕和猿都生活在南方;北方虽然有刺猬,但蛇岛上一个也没有。所以,毒蛇在岛上没有什么天敌。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数以万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画“_______”的部分中,“不过”“不到”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到蛇岛___________

3短文第②~⑥段主要是围绕第________段来写的。

4读第④段,补全下面的捕食关系图。

____________→昆虫、果肉和种子

5短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蛇岛非常适合毒蛇生存,请根据短文内容,补全思维导图。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每年从五月至十月,蛇岛郁郁葱葱,好像一块浮在海面的碧玉。______

2)蛇岛上草木非常繁茂,连西南峭壁也被植物所覆盖。______

3)如果蛇岛上人类的活动增多,那么蛇的数量就可能减少。______

11、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回答问题。

(1)照样子,写词语。

哀哀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匆匆忙忙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清澈又新鲜 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读课文,你会发现文中这只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首先,在小姑娘把水施舍给小狗后,木头做的水罐变成了________;接着,在母亲把水罐递给小姑娘那一瞬间,水罐变成了________;当小姑娘再次把水罐递给过路讨水人时,水罐里跳出了_____________,

并从里面涌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 )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A.爱心   B.魔法

 

12、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蛤蟆的叫声

采药老人病了,不能上山采药,便把他的弟子蛤蟆和獐子叫到跟前,指着正南方向的一座高山,说:“你们看见了吗,那座山上有一种珍贵的药,你们快去采来。”獐子点头答应了,蛤蟆却(       )地说:“老师!你不亲自带领,我们会迷失路径的。”老人说:“这条路很直,你们只要记住朝正南方向走就行了。”

蛤蟆和獐子看清方向,直往南走。不料快到山脚的时候,遇上一片水塘。獐子要rào塘上山,蛤蟆说什么也不肯转弯:“老师说直往南走,你jìng   rán敢改变方向,这是对老师的背叛!”獐子说:“老师要我们把药采回来,我们应xiǎng   fāng   shè   完成这个任务,才是真正听老师的话。”说罢,上山去了。蛤蟆不肯转弯,还是径直往前走,扑通一声跌进了塘里。

獐子采药回来了,看见蛤蟆还在水塘里挣扎。獐子想把它拉上来,蛤蟆连连摇头,(       )地说:“你虽然采药回来了,可是你走错了方向;我虽然掉进了水塘,但我的道路是正确的。”

獐子无奈,只好独自回去禀告采药老人。老人听了叹气,说:“咳!蛤蟆弟子哪里是听我的话呢!让它在水塘里想想吧!”

獐子又来到水塘边,告诉蛤蟆说:“___________”蛤蟆一听大声嚷道:“________

几百年过去了,蛤蟆还是在水塘里叫着:“咕呱,咕呱!方向没错!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字词。

rào            jìng   rán            xiǎng   fāng   shè   

( )        ( )        ( )

【2】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不同意思。

(1)老人说:“这条路很,你们只要记住朝正南方向走就行了。”( )

(2)蛤蟆和獐子看清方向,往南走。( )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描写心情的词语。

提示:读读画线部分的句子,想想蛤蟆说这话时是怎样的心情。

【4】补写第5自然段的内容。

提示:请联系前后文思考:獐子会怎样向蛤蟆转告老师的话?蛤蟆听了老师的话为什么要大声嚷?它会嚷些什么?

【5】写一写你读了这个寓言后的感想。(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春 雨

雨,是大自然的旋律,是春天的使者!

春雨淅淅沥沥,如丝如缕,飘落在田野上,滋润着嫩绿的麦苗。

春雨霏霏,雨雾弥漫,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半空中,恰似串成的珠帘,如烟如云地笼罩着一切。活泼的小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想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雨帘。

春雨绵绵,洒落在柳树的叶子上,沙沙沙,像少女轻轻地抚弄琴弦,又像蚕宝宝在吞食桑叶。

春雨潇潇,小雨珠飘落在桃花那粉红的花瓣上,滚动着,犹如闪烁着五颜六色光彩的珍珠。

雨,洒在河面上,平静的水面泛起了一片片小小的银片。机灵的鱼儿跳跃着,掀起一朵朵浪花,仿佛要吮吸那晶莹的雨滴。

雨,渗进泥土里,麦苗伸展着翠绿的嫩叶,顶着亮晶晶的雨露,青翠欲滴;小草苏醒了,舒展着身子,带着春天的气息,钻出地面……

春雨淅淅沥沥,落在人们的心坎上。一位农民老汉站在雨中,晶莹的雨水滴在他花白的头发上。他望着田野里的麦苗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脸上笑开了花,仿佛在说:“春雨贵如油啊!”

春雨淅淅沥沥,你是春姑娘的使者,你伴随着春天来到大地上,滋润嫩绿的麦苗,拥抱淙淙的小溪,散发着泥土的芳香……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

1根据短文内容填写词语。

_____的麦苗 _______地笼罩

_____的雨滴 ______地抚弄

2结合短文,谈谈你对春雨贵如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淅淅沥沥的春雨还会飘落到哪里?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青牦

大青牦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肌肉发达,浑身是劲。它的角长而坚硬,像两支长矛,骁勇善斗。

有一次,大青牦拉大车途中遇见一头称霸一方的大公牛。大公牛横立路上,一声长啸,大青牦哪能容许它逞强,愤怒地冲上前去,空寂的野地里立即发出牛角猛烈的碰击声。只几个回合,田野寂静下来,大青牦锐利的角尖挑破了对手的眼角。它昂头挺立,对手眼角流着血,不能再动。

大青牦最大的特点是吃苦耐劳。它干起活来,一天能犁十亩地。它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人们看到新翻的田土,就知道这一定是大青牦刚刚犁耙过的,深翻的泥土是那么香,细细耙过的田地像一幅幅黑缎。

大青牦脾气犟,又那么凶猛,但是它有时却非常听话,非常温和。当你把它和两头牛拉开,用红药水给它涂伤口,端着盆让它喝水的时候,它两眼望着你,显得像个大孩子。这时,你数落它,责备它,它会一动不动地站着,深深地低着头……

1根据意思写出恰当的词语。

(1)矫健勇猛,善于作战。 ____________

(2)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描写大青牦外形特点的句子。

3你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了( )。

A.大公牛很勇敢。

B.大青牦喜欢显示自己的勇敢。

C.大青牦骁勇善斗,面对强手毫不畏惧。

4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章最后一句话,想一想这时大青牦在想什么?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人的姓

①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姓氏。

②“姓”是什么?“姓”是有共同血缘(yuán)关系的家庭称号。所以,每个人出生后,一般都会沿用父亲的姓,以表示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同姓人常爱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说得也有道理,因为大家都出自同一个祖先呢!

③你知道中国一共有多少个姓氏吗?原来,古今姓氏共有八千多个呢!而目前中国最常见的姓,也有二百多个。

④那么,人数最多的是哪个姓氏?告诉你,是“李”,有一亿( )左右的人姓“李”呢!

⑤俗话说:“张王李赵陈,天下一半人。”我们以“张三李四”泛指人;用“张冠李戴”比喻弄错了对象。由此可见,“张”和“李”两大姓氏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影响。

⑥很多姓氏的来历都很有趣。比如,有的姓氏源自古老的国名或地名,有的姓氏源自官名或职业,有的姓氏源自辈分或兄弟排行。

⑦根据自己的姓氏,猜猜祖上是做什么的,或者居住在哪里,一定很有意思呢!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古今姓氏共有____________个。

②人数最多的姓氏是____________

③“张冠李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张”和“李”两大姓氏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影响?请在文中用“ ”画出。

【3】请你写出短文第⑥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短文内容,你认为下面源自古老的国名或地名的姓氏是( )

A.赵

B.司马

C.屠

D.陶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照样子,写句子。

(1)荷叶挨挨挤挤的,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早,我到公园去玩,进门闻到一阵清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凡事有复眼的昆虫,视觉很灵敏。

凡是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

17、课文阅读。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这是因为我在看荷花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学习制作观察记录生长。

名称:_______   颜色:_______

样子:形似______,椭圆形或近似圆形,全身______

用途:食物、____________……

其他:种类多、喜欢阳光、不怕干旱,生命力旺盛、顽强。果实一般可以食用,花的颜色有红的、白的、黄的……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下面句子的三处错误。

令天,我走到校门口背着书包,看见值周老师戴着浅蓝色口罩,橘黄色上衣,给大家测量体温。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提示:共有5处错误,使用错别字、颠倒顺序、重复用词、用词不恰当、句子不完整各1处)

我长长去小屋后面的山坡和妈妈一起。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花……我快活快乐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去采摘那美好的花儿。总是笑着对我说,一定要小心,别碰坏了那些花。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写作提示及要求: 通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学习,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以“最让我开心的节日”为题目,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里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字数在250个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