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上河图》画的街市上没有的一项是( )
A.热闹的店铺
B.形态各异的人
C.各种各样的汽车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比较(jiǎo jiào) 杀菌(jūn jùn)
差(chā chà chāi cī)不多 年龄(lín líng)
凝(nín níng)成 寒冷(lěng lěn)
洒(sǎ shǎ)满 费解(jiě xiè)
3、吹肥皂泡的技巧:( )
①慢慢地”吹 ②快速地提
③使劲吹 ④ “轻轻地”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耕耘 基地 洒种 B. 舒畅 泡澡 坚毅
C. 清闲 解释 连蓬 D. 蚯蚓 无懒 红肿
5、读拼音,写词语。
bì xū qí mǎ fēn miǎo hú z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xiōng měng wēi wǔ zhèn jìng jīn càn cà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写出下列词语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词: 留心——________ 发现——________ 艳丽——________
舒展——________ 观察——________ 绽开——________
2.反义词: 不同——________ 傍晚——________ 干燥——________
密切——________ 吻合——________ 有趣——________
7、日积月累。
为了你的成长,父母、老师真是费尽了心思,正如古诗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默写几句这样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lǐ fà suī rán là zhú pǔ tōng wēi xiǎn
féi zào zǒu láng mù wǎn tòu míng jiāo ruǎn
xùn sù càn làn xiōng è zhèn jìng xìng gé
9、快乐阅读
爷 爷
小时侯,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家里人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因为这时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会带来许多好吃的,而爷爷又总说他不爱吃。于是这些好吃的便自然成了我的。
这一天爷爷又病了,咳得很厉害。姑姑拎着一大袋东西来了。"准又有好吃的啦!"我想着,便偷偷得藏在门外看。果然,姑姑掏出一大串鲜荔枝,对爷爷说:"爸,这是您最爱吃的鲜荔枝!"说着便剥开一个洁白晶莹的荔枝,我谗得直咽口水,可惜这时妈妈把我叫走了。
一会儿,姑姑走了。爷爷大声招呼我:"小琴,来,爷爷不爱吃,你拿去吃吧!"我有些奇怪,便问:"爷爷,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噢……爷爷以前爱吃,现在不爱吃了!"我一听,太棒了!于是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我吃。
当荔枝被吃得所剩无几时,妈妈进屋来了,见此情景,她怒不可遏(è)地呵斥 小琴 你怎么把爷爷最爱吃的荔枝给吃了 说着 把剩下的荔枝一把夺了过去 放在爷爷床边 爷爷赶紧说 没关系 我不爱吃
我低着头走出房间,忽然明白了,并不是爷爷真不爱吃,而是他爱我胜过爱那串鲜荔枝!
(1)读准下面的词语,并写一写。
所剩无几 狼吞虎咽 怒不可遏
( ) ( ) ( )
(2)细心的你会发现文中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请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感悟
(3) 第三自然段中"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着我吃"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选择正确的解释画"V"
①爷爷为自己撒谎成功而高兴。 ( )
②爷爷看我的样子好笑 ( )
③体现了爷爷对"我"的 疼爱。 ( )
(4)爷爷为什么总说"我不爱吃?"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10、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2分)。
夏天到了,学校安排了午休时间,我当然要舒舒服服地睡一觉了。我跟爸爸、妈妈说好了,两点半准时叫我。每天两点半我都是准时被叫醒。醒来后,我总是看到桌子上放着一碗凉的绿豆。我心里很是感激父母。
一天中午,我怎么也睡不着觉,就起来了。我悄悄地走到爸爸的门前,“呀!”我呆住了。我从门上的玻璃窗向里望去,只见爸爸靠在椅子上,微合着双眼,头不时往下垂;旁边放着座钟。忽然,爸爸眼一睁,抬起头看了看座钟,又靠在椅子上,合上双眼......霎时,我全明白了:爸爸就是这样准时地叫我的。顿时,我鼻子一酸 泪水涌了上来 心里默念着 爸爸呀爸爸 明天——明天我不午睡了
我抹去泪水来到厨房,一眼瞧见妈妈正在锅旁忙着什么,头上挂满了汗珠......我愣住了,喉头像堵住了什么东西,什么也说不出来,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脸一滚落下来。我百感交集,心想:
(1)给这篇短文定个题目,写在横线上。(1分)
(2)给第二段加粗部分加上标点。(2分)http://www.xkb1.com/
(3)读画“ ”句子,找出写爸爸的动作词,并写下来。(2分)
(4)从文中找出一句比喻句,用“~~~~~”划出来,并仿写一句。(3分)
我会写:
(5)看到妈妈在锅旁忙着,我百感交集。“我”心里会想些什么?把想到的填在文中的横线上。(2分)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2分)
11、生活实践题。
材料一 图书馆开放时间
材料二 小明双休日安排表
【1】根据材料一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在星期六,人们不仅可以去图书馆查阅报刊,还能借阅图书。(_____)
②夏季,下午6:00之后,图书馆不开放。(_____)
【2】小明想双休日去图书馆借一本《海底两万里》,结合这两份材料,你觉得小明什么时候去借书比较合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练习。
________________
一位老爷雇了一驾马车,想要出远门。
他们走啊走啊,突然看见一只兔子从他们眼前飞跑过去。
“好大一只兔子啊!”车夫赞叹道。
“这兔子也算大吗?我的见识看来是要比你多得多了。我见过一只兔子,有牛那么大。”老爷说。
车夫听着觉得怪有意思。不过,他压根儿就不信一只兔子能有牛那么大。
“那么大,太稀罕了。你真的亲眼见到了?”
“当然,从那兔子里熬出来的油,就有16公斤!”
车夫听着听着,忽然对马说:“驾!亲爱的,快过桥了,就是那座胡乱瞎吹的家伙上去,就要断掉的桥。”
老爷听了车夫的话,就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安全来,改口说:“车夫,我刚才把兔油说多了一些。十几斤倒真是能熬出来的。”
“谁不知道,兔子就是兔子。”
又往前走了一阵,老爷感到有些坐不住了。
“车夫,你说的那座桥快到了吗?”
“是啊,快了,老爷。”
“你知道的,车夫,那只大兔子十几斤油倒是熬不出。不过,三四斤是能的。”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三四斤就三四斤呗。”
又往前赶了一段路。
“车夫,那座桥快到了吧?”
“是的,快了,老爷。一下坡就到了。”
“你停停,好车夫,这只兔子真见鬼!皮包骨头,肉都不长一块,什么油呀,什么油也……也没有!”
下了坡,老爷诧异了——怎么还不见桥呢?他不由得问车夫:“桥呢?你说的桥在哪儿?”“它呀,老爷,化啰,像你的兔油一样,化掉啰。”
【1】我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中的词语。
(1)稀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诧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中老爷说起他见过的一只兔子,在他口中从那兔子里熬出的油是这样变化的:
____⇨⇨____⇨____
【3】读读画线的句子,句子中“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车夫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4】给故事加个合适的题目。
13、生活实践题。
认真阅读《蚯蚓的记事本》的目录,完成练习。
【1】根据书名,我知道这本书的主人公是( )
A.蜜蜂
B.蚯蚓
C.蜘蛛
【2】想看《这片叶子真好看》,应该看第( )页。
A.10-12
B.13-16
C.13-17
【3】下面的话应该出自第( )章。
我们钻地道的时候,也同时帮助了地球。
A.8
B.9
C.10
【4】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我的成绩单》是从第3页开始的。 (______)
②通过阅读目录可以知道,蚯蚓和蚊子交了朋友。 (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爱的考核
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pìn)女园长,由于待遇极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众多,其中甚至包括专攻幼儿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了职业和稳定收入的女大学生。经过考试,最终被录取的不是她们,而是一个扎着小辫儿的极文静的姑娘——她叫雯(wén)雯。
请看最后一轮面试吧!面试考场在二楼,楼梯拐角处有个脏兮(xī)兮的小男孩,流着鼻涕,正站在那里眼泪汪汪地等着什么。当众多的应聘者穿过长长的楼梯去面试时,只有雯雯停了下来,她不仅掏出手帕给孩子擦了擦鼻涕,还亲切地说了一句:“小弟弟别哭,是不是找不着妈妈了?别哭,等我一会儿,姐姐去去就来,带你找妈妈!”
请再注意后来的情节:面试之后,众多的应聘者都匆匆下楼,视若无睹,唯有雯雯把脏兮兮的小男孩抱了起来,那么亲切地哄他,那么认真地给他唱歌,那么投入地给他讲故事——而这一切,被早已架设好的录像机全部录了下来!
天啊!应聘者谁也没有发现,这个小男孩,原来是幼儿园专门安排的!
自然,当园方宣布被录用者是雯雯并播放了刚才的录像时,所有的应聘者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她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因为她们尽管知识渊博、修养深厚,却恰恰缺少了一种叫作“爱”的东西。
【1】“所有的应聘者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她们显然已恍然大悟”中“恍然大悟”的意思是( )
A.突然间愣住了。 B.一下子就明白了。
C.过了一会儿才明白。 D.别人告诉之后才明白。
【2】照样子,写词语。
脏兮兮: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眼泪汪汪: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姑娘 ( )的楼梯 ( )地唱歌
( )的故事 ( )的情节 ( )地讲故事
【4】她们“悟”出了什么道理?( )
A.她们知道,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必须具备高深的知识和修养。
B.她们知道,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必须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
C.她们知道,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必须具备一颗无私的爱心。
15、课内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仲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用“____”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两个自然段都是采用_________的结构来写的。
【2】选文第1自然段运用具体数字写出了海参靠_________爬行,速度很_________;身体像梭子的鱼攻击其他动物时速度______;乌贼和章鱼会利用_____迅速后退;有些贝类靠_______来活动。
【3】作者是从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海底植物的差异的。
【4】“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结合加点部分,说说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1、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能嘲笑那些身体有残疾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
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湖面犹如_______________
17、比较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思考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写一写。
1.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二十只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两点四十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十只左右的蜜蜂,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回到了家。
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至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确无误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一群________蝴蝶________翩翩起舞。(把句子写具体)
(2)小明不小心打破了那个杯子。(改为“把”字句)
____
(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用带下划线字仿写比喻句)
____
(4)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____
19、修改病句。
(1)我们要运用灵活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
(2)我激动地心情翻开日记本。
___________
(3)这道题被终于我们解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在张老师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约在6500万年前,这种动物突然神秘地消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件事让他几乎差不多失去了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乐园。
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每个故事都是小河里的朵朵浪花。浪花有时欢乐,有时忧愁,你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把你童年时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写一写吧。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