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明明的妈妈经常看明明的日记,下面对她的劝说得体的一项是(  )。

A.阿姨,您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隐私。

B.阿姨,您不知道侵犯别人的隐私是犯法的吗?

C.阿姨,我知道您这样做是出于对明明的关心,但是明明长大了,请您对明明多些尊重与信任吧!

D.阿姨,偷看日记的感觉是不是很好啊?您怎么能这样做呢?

2、给诗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迟日江山丽(   )

A.迟来的日子 B.春季太阳落山渐晚

2小溪泛尽山行(   )

A.再,又 B.副词,表示转折

3正是河豚上时(   )

A.希望 B.想要

3、下列不属于《克雷洛夫寓言》的故事是(   )

A.《狐狸和乌鸦》

B.《橡树和芦苇》

C.《鹿角和鹿腿》

4、是什么令《莴苣姑娘》中王子瞎掉的眼睛又能看见东西了?(        

A.泉水

B.浆果

C.莴苣姑娘的泪水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比一比,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写出下列成语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

手空拳(   手起家(       守成规(

面红耳 雪皑皑( 者黑(

 

7、《花钟》

(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________;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___________;七点,__________;中午十二点左右,______________;下午三点,__________ ……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原来与________________ 、光照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一些花的开花时间与_______ 相吻合。

(2)通过学习课文,说明了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好习惯。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xiàn chéng     hē jiǔ     bǎo hù     yì shù

jīng yàn     wěi dà     zhì huì     dà yuē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

筷子

①说起我们中国的筷子,话可就长了。

②筷子的历史悠久。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称叫“箸”,大约过了上百年后又改为“筷”。

③用筷子吃饭,作用可大了。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肩膀等30个关节和50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还可以灵活手指、锻炼脑力,有益身心健康。这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④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最为出名的有杭州天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有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这种筷子下圆上方,漆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象牙、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高档筷。

⑤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要带回几把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1】下面不是“筷子”的名称是( )

A.挟

B.杯

C.箸

D.筷

【2】用细白竹做成的筷子是( )

A.象牙筷

B.福州漆筷

C.玉石筷

D.杭州天竺筷

【3】以下是对第③自然段的概括,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用筷子吃饭的作用很多。

B.用筷子吃饭的历史很长。

C.用筷子吃饭可方便进食。

D.用筷子吃饭能灵活手指、锻炼脑力。

【4】文章开头的“话可就长了”指的是( )

A.筷子的长度很长。

B.筷子作用大,而且各式各样。

C.筷子有着悠久的历史。

D.筷子历史长、作用大、种类多。

【5】第③自然段画“ ”句中的两个“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万年牢(节选)

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有一年,天津南市旧日租()界的一家大字号,托人邀请父亲去做糖葫芦,每月有工钱,虽然不多,总比走街串巷强多了。做大买卖的老板,变着法儿要多挣钱。父亲对老板定价太高心里不满意,也看不下去。老板嫌父亲扔了掉皮损伤的东西,让他少扔点儿,掺(chān)点儿假。父亲不听,仍然像过去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不马虎。老板给他派的下手,他也不满意,嫌(xián)那个下手不熟练,动作太慢。他常说:“还不如我闺女呢,太慢了!”干了不到一年,父亲就辞去了这份工作,仍然提篮叫卖。他说:“凭(pínɡ)着良心做买卖才是正路,不能做亏(kuī)心买卖。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就都点头说好,回头再来。”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的法子,不但是做生意的万年牢的法子,还是让我做个可靠的、实实在在的人的秘法。

【1】对于糖葫芦的选料问题,老板的态度是_________,父亲的做法是___________,这说明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万年牢”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社会中有些人为了赚钱就掺假,或者是用对人体有害的原料,你想对这些人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______(国家)著名作家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文章通过写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作者________。他的童话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可是……

小女孩的幻想________是美好的,________这个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________她的幻想实际上并不存在,________她最后被活活冻死在街头。

【3】找出小女孩幻想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①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②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选文选自课文《________》。

【2】选文中句子①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

选句②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对划曲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小沙主动让“我”剪头,并且非常配合“我”

B.小沙总是歧视剃头师傅,还说他们是“害人精”,对“我”却不是这样。

C.在小沙心里,只要耳朵还在,其它的都不重要,这也与前文小沙不受剃头师傅的欢迎相呼应,充满趣味性。

【4】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对“我”进行简单的评价。

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前几天,我哥把从鱼塘捉回来几条鲫鱼养在缸里。我仔细观察,鲫鱼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头、躯干和尾。鱼头上有一对眼睛,然后又半圆形的腮,它呼吸的时候,嘴一张一闭,腮也一张一合,让水从腮里流出来。躯干上有鱼鳞,胸部两边长着一对胸鳍;还有一对腹鳍长在腹部两边。游动的时候,一扇一扇的,好看极了。臀鳍像一片嫩叶;尾巴上长着像叉子一样的尾鳍。尾鳍用处可大呢!它可以推动鱼身前进、拐弯。鲫鱼在游动时,像一艘潜水艇在水中自由自在地航行。

1作者描写了鲫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写鲫鱼的头,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写鲫鱼的躯干,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鲫鱼的尾巴,重点介绍了________的作用。

3找出文中的三处比喻句,并说说它们用什么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鲫鱼是怎样呼吸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蜜蜂》节选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 熟悉)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寻常 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在文中括号内合适的词语下面画“√”。

【2】“我”这样做试验时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想一想,连一连,填一填。

做法 目的

A.捉自家草料棚的蜜蜂 a.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B.给蜜蜂做上记号 b.便于观察

C.四公里外放飞 c.与其他蜜蜂区分

D.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 d.路远更能说明问题

这一系列试验过程,充分体现了法布尔        的品质。

【3】“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请问去掉这句话中的“左右”“至少”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梨黄□匣子紫□这些颜色丰富的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工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要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有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儿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詷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么蹲着,很威武很静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工夫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划线句子用了________手法,说明了火烧云___________的特点。请仿照例句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火烧云像马、像大狗,又像狮子……“又像这个,双像那个”说明火烧云的又一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结句嘠然而止,余音萦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把 比作 ,突出了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天上的星星闪闪的。(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池水清清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在看书。(扩句,至少扩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下面的故事,说一说你获得的启示。

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老人不小心从窗口掉了一只刚买的新鞋,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任选一项任务完成:展示一句你积累的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或者为大家讲一讲怎么包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小老鼠,你一定要改掉挑食的坏习气。(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语段。

要求:

1.修改一个不通顺的句子,一个不准确的词语。

2.另外至少再修改三处,使句子更准确、具体、生动。

虽然小猫咪咪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脑袋上圆圆的长着尖尖的两只小耳朵,只要听到声音,就会竖起来。两只眼睛是绿色的,闪闪发光。它全身的羽毛都是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乐园。

题目:让我感动的一件事

提示:选择一件让自己感动的事来写,写的时候,先想好哪件事最让自己感动,再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