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我会给正确的读音打“√”。(6分)

(1)咽( yàn  yān 口水 (2)扩( kuànɡ  kuò

(3)半晌( shǎnɡ  xiǎnɡ   (4)一圈(quān juàn

(5)绽( dìnɡ  zhàn   (6)差( chà  chā  )不多

 

2、“小溪泛尽却山行”中的“却”意思是(  )

A.再,又

B.后退

C.表示转折

D.退却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含有较强讽刺性和劝诫性的故事。

B.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本文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C.寓言故事一般篇幅较小,语言精辟简练,故事性强。

4、“缬”的意思可能与(   )有关。

A.脖子

B.织布

C.钱财

D.吉祥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先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落英( )( )( )叠翠 光( )( )目

喷薄( )( )( )欲滴 成( )( )万

1)春天到了,草木长出嫩绿的枝叶,生机勃勃,真是一片(   )的景象啊!

2)各种各样的荷花吸引了( )的游客前来观赏。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井冈山山高路险,来回五六十里,就是空手下山上山都很吃力,肩上挑着百十来斤的粮食就更困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战士们生活的艰苦,吃粮的困难。

2.“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

1)“这个规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彭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品质。

7、补全成语。

(  )(  )祟祟   颠倒(  )(  ) 不翼(  )(  )  (  )(  )入目

 置之(  )(  ) 指手(  )(  ) 不胜(  )(  ) 大摇(  )(  )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读拼音,写词语。

xiū jiàn   jì xù   mì mì   guān chá

    

mó xíng   zhì huì   pǔ tōng   mó gu

    

yán sè gè yì   méi jīng dǎ cǎi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内阅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这段话采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火烧云________的变化。

2把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可以用________这个词来概括。

3你觉得天空还会有哪些颜色呢?发挥想象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歌赏析。

友谊

泥泞中

一只扶持的手

岔道口

一个引导的箭头

挫折时

一句温暖的话

迷惑时

一个肯定的回答

干渴时

一杯清凉的水

倦怠时

一声惊蛰的春雷

纯洁的友谊

高山上的白雪

生命的蜜和盐

森林中的松柏

1、这首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______、______。在第二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友谊能______。在第三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处于烦躁消沉时,友谊能______。在第四节中,高山上的白雪,是写友谊的______,生命的蜜和盐,写的是友谊的______,森林中的松柏,写的是友谊的____  

2、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仿照第一节写一写。

 

 

 

1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文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最后一个省略号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筝(节选)

①在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理想的翅膀啊!

②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③你看,那个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想当海军。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滚滚的波浪……那个歼击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纸飞机却吃不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筝飞机上。

④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漫游。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希望自己像她爸爸一样,当个昆虫学家。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

⑤哟,那边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欢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战斗力超强的歼击机竞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缠在一起摔了下来。我心爱的水兵帽也牺牲了一根飘带,在空中失去平衡,摇摇摆摆地飞不稳了……

⑥回忆童年,想起风筝,我仿佛看见自己还在大地上,一边放线一边跑着。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⑦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1默读短文,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人物

风筝

理想

“我”

水兵帽

_______

_______

歼击机

_______

薇薇

_______

昆虫学家

_______

_______

建筑大师

 

 

 

2第5自然段中“同归于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5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下文想一想,第1自然段中“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理想的翅膀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shān shàn)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chàn zhàn)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她是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她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选文中表明肥皂泡又轻又透明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表明肥皂泡柔软娇弱的词语是__________

4你吹过肥皂泡吗?你是怎么吹的?说一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1】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谦虚     傲慢     恼怒     轻蔑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相提并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睦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这句话说明(    

A.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隔弱。

B.陶罐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4】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    

A.说明罐子的用途。

B.说明罐子的用途是盛东西,表明了陶罐不愿和铁罐碰撞的态度。

C.说明陶罐害怕和铁罐碰撞,故意说它们是装东西的。

【5】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请连一连。

陶罐       傲慢、狂妄自大。

铁罐       谦虚、毫不软弱。

15、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 )

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隋朝时,出现了硝石、硫黄和木炭三元体系的火药。黑色火药在唐代时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于做神仙和长生不老的幻想之中,驱使一些方士与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唐代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硫黄伏火法,主要原料是硫黄、硝石、皂角子。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黄及马兜铃一起烧炼。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火药最初并非应用在军事上,而是应用在宋代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上药发傀儡。宋代演出“抱锣”“硬鬼”“哑艺剧”等杂技节目,都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宋人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达神奇迷离之效。

中国发明的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不久后就将其运用于军事,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火箭。宋代,中国火药的军事运用已经相当成熟,使得中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

【1】在第一自然段的括号中填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2】火药的发明者是( )

A.炼丹家

B.帝王

C.贵族

D.蔡伦

【3】战围时期,炼制火药的目的是( )

A.制作烟花

B.用于战争,打击敌人

C.用于满足帝王贵族长生不老的幻想

D.发射火箭和打猎

【4】火药最初用于( )

A.军事上

B.杂技演出

C.发射火箭

D.打猎

【5】关于唐代炼制火药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682年,首创了硫黄伏火法,主要原料是硫黄、硝石、皂角子

B.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黄及马兜铃一起烧炼

C.硫黄伏火法和状火矶法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D.由皇帝亲自配置材料,亲自炼制

【6】第三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初步”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口语交际。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_____,过节时间是:_____,这个节日的习俗有:_______,我喜欢的原因:____

17、用加点词语造句。

五月,槐花飘香的季节,怀乡孩子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情境写话。

小明吃完早点,拿出一张纸巾擦完嘴巴后随手就扔在干净整洁的校道上,同学小刚看见了,在一旁说道:你很讲个人卫生嘛。小明不好意思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随即他把纸捡起来,扔进了垃圾箱。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中修改病句。

①太阳岛的夏天是人们度假的好地方。

②我推测蜜蜂可能一定找不到家。

2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张择端画的人物是多么入神啊!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仔细看图并发挥想象,把图画编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提示:(1)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图中的小女孩发现了什么?她会和爸爸妈妈说些什么?爸爸妈妈又会怎么回答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