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是( )
A.迎难而上
B.胸有成竹
C.胆小如鼠
D.翩翩起舞
2、下列哪些不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提到的重阳节习俗?( )
A.登高远眺
B.插茱萸
C.戴菊花
D.饮菊花酒
3、《吹牛大王历险记》中,吹牛大王和约翰靠( )逃离了泰哈特利比阿梯小岛。
A.救生艇
B.大鸵鸟
C.海盗船
D.葫芦
4、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可能与“煦”的读音相近的一项是( )
A.火
B.日
C.昫
D.照
5、谚语我知道。
1. ,冰在薄处裂。
2.亲身下河知深浅, 。
3.日日行, ;常常做, 。
4.莫看 ,要看 。
5. ,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6、我的词汇很丰富。
(_____)的诗篇 (_____)的景象 (_____)的绸带
(_____)的长城 (_____)的运河 (_____)的祖先
请写出三个形容万里长城的四字词语。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_____
(2)“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_____
(3)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_____
(4)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_____
8、 读拼音,写词语。
9、课内阅读。
火烧云(节选)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 )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 )、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 ),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③( )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④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根据原文填空。
【2】用“____”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并照样子仿写表示颜色的词语。
(1)红彤彤:白_______ 绿_______
(2)半紫半黄:半_______半_______ 半_______半_______
(3)葡萄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短文从两个方面描写了火烧云变化多和快的特点。第①段写了火烧云_____________变化多和快。第②③④段写了火烧云_____________变化多和快。
【4】用“____”画出火烧云变化极多的语句。
【5】仔细阅读第②③④三个自然段,填一填。
通过阅读我发现这三个自然段都是按照“‘动物’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10、课外阅读。
蝈蝈在我们那里叫做“叫蛐子”。因为它长得粗壮结实,样子也不大好看,还特别在前面加一个“侉(kuǎ)”字,叫做“侉叫蛐子”。这东西就是会呱呱地叫。有时嫌它叫得太吵人了,在它的笼子上拍一下,它大叫一声:“呱!”声音就停止了。它什么都吃。据说吃了辣椒更爱叫,我就挑顶竦的辣椒喂它。这东西是咬人的。有时捏住笼子,它会从竹篦(bì)的洞里咬你的指头肚一口。
【1】“叫蛐子”是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叫它“侉叫蛐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让“叫蛐子”停止叫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从这段话中可以总结出“叫蛐子”的特点有_____。(多选)
A.很能叫 B.什么都吃 C.会咬人 D.吃了辣椒更爱叫
11、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我会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陌生—( ) 怀疑—( ) 哭—( )
【2】我会选词填空。
虽然……但是…… ……因此…… 如果……就……
(1)( )观察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 )不同。
(2)今天下雨,( )展期推后。
(3)杨桃( )被画成了五角星,( )一点都不好笑。
【3】短文中表示神态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学过其它表示神态或者动作的四字成语,他们是(至少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蝈蝈
蝈蝈,我们那里叫作“叫蛐子”。因为它长得粗壮结实,样子也不大好看,还特别在前面加一个“侉”字, 叫作“侉叫蛐子”。这东西就是会呱呱地叫。有时嫌它叫得太吵人了,在它的笼子上拍一下,它就大叫一声:“呱!”——停止了。它什么都吃。据说吃了辣椒更爱叫,我就挑顶辣的辣椒喂它。这东西是咬人的。有时捏住笼子,它会从竹篦的洞里咬你的指头肚子一口。
另有一种秋叫蛐子,较晚出,体小,通体碧绿,叫声清脆。秋叫蛐子养在牛角做的圆盘中,顶面有一块玻璃。我能自己做这种牛角盒子,要紧的是弄出一块大小合适的圆玻璃。把玻璃放在水盒里,用剪子剪,则不碎裂。秋叫蛐子比侉叫蛐子贵得多。养好了,可以越冬。
叫蛐子是可以吃的。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树枝火中,一会儿就熟了。味极似虾。
(有删改)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呱呱( ) 清脆( ) 越冬( ) 似虾( )
【2】选文介绍了几种蛐蛐?各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对把蝈蝈“扔在枯树枝火中,一会儿就熟了”的做法表示不认同,认为太残忍了,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拓展。
迪斯尼与米老鼠
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他在少年时代,曾经到美国的堪(kān)萨斯明星报社应聘,没有被录用。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替教堂作画的工作。
有一天,当他像往常一样在车库工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老鼠在地板上跳跃。他赶紧回到家里,拿了一些面包屑(xiè)给它吃。渐渐地,彼此混得很熟。有时候,那只老鼠竟大胆地爬到他工作的画板上,并且有节奏地跳跃着。出于好奇心,他每天都要带一些面包屑去喂老鼠。老鼠美美地饱餐,他就在一旁瞪大眼睛细细地观看,直到老鼠跑走为止。
不久,他失业了。正当他穷困潦(liáo)倒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堪萨斯车库里那只跑到画板上跳跃的老鼠。他立刻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kuò),《米老鼠》卡通片就这样诞生了。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1】按意思在文中找词语并写在括号里。
(1)形容生活贫困,十分失意。( )
(2)比喻因做某件事成功而一下子出名。( )
【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填序号)
A.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之一。
B.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堪(kān)萨斯明星报的创始人。
C.沃尔特•迪斯尼曾经替教堂作画。
【3】“渐渐地,彼此混得很熟”一句中的“彼此”指的是( )(填序号)
A.面包和老鼠。
B.面包、老鼠和沃尔特·迪斯尼。
C.老鼠和沃尔特·迪斯尼。
【4】“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一句中的“一举”指的是( )(填序号)
A.沃尔特•迪斯尼每天喂老鼠。
B.沃尔特•迪斯尼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C.沃尔特•迪斯尼失业了。
【5】沃尔特·迪斯尼为什么能画出这只米老鼠呢?从文中找出揭示原因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
14、阅读理解。
老北京人制作冰糖葫芦的方法十分讲究。制作冰糖葫芦的主要原料是山楂(zhā)。制作时,他们先将山楂洗净,去核,用长竹签一个个串起来,然后把糖(到 倒)入锅中,按一定的比例加入适量的水,用猛火熬制 20分钟左右。等糖熬制到能拉出丝时,把竹签上的山楂放在糖浆里一滚,接着在石板上甩出长长的“糖风”来,那是在糖葫芦尖上薄薄的一片儿糖,越薄越见功夫。最后(在再)放到被清水浸(jìn)泡过的木板上冷却两三分钟,山楂外面就包上了一层色泽(zé)淡黄、晶莹剔(tī)透的 “糖冰”,咬上一口,脆脆甜甜,让人叫好。
【1】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用“√”标出。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是老北京人制作冰糖葫芦的主要原料。
(2)“糖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
【4】把短文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要改变世界
很久以前,有位国王统治着一个繁荣的国家。有一天,他到某个偏远的地区旅行,回来后抱怨说双脚疼得厉害。国王第一次走那么远,而且经过的路面崎岖不平,碎石遍地,要知道,那个时候人们还是赤着脚走路呢。于是,国王命令他的臣民将全国所有的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毫无疑问,这项工程需要成千上万张牛皮,将花费巨额的资金。
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进言:“您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不必要的金钱呢?您何不只割下一小片牛皮包住您自己的脚呢?”
国王不禁愕然,但随即采纳了仆人的建议,为自己做了一双“鞋”。据说,这就是第一双皮鞋的由来。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要使世界变得更美好,你最好先改变你自己,而不是整个世界。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繁华—______ 偏僻—______
耗费—______ 采取—______
【2】读短文,完成练习。
(1)国王要将全国所有的道路都铺上牛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仆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短文,我懂得了( )
A.第一双皮鞋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B.路面崎岖不平,可以将所有的道路都铺上牛皮。
C.环境不会主动去适应我们,愿意改变自己的人,才有可能去改变世界。
16、记下你们的小组讨论和最终结果。
春游是个集体活动,最终地点的确定要综合大家的意见。如果各执己见,活动就没法开展了。请记下你们的小组讨论和集体决定。
小组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体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
(2)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织完了口罩。
改为“把“字”句___
(3)水不停地流动。水能保持清洁。(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___
(4)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缩句)
___
18、“哈哈,我还是赢了兔子,获得了冠军!”乌龟高兴地叫起来。(仿照加点部分补充句子)
“对不起,我不应该拿走你心爱的坚果。”小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判断下列句子的病因并修改句子。
A.成分残缺 B.搭配不当 C.语义重复
D.前后矛盾 E.用词不当 F.语序不当
1.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考古学家发现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句子病因:(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
风貌。
句子病因:(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句子病因:(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说话算数的孩子。
句子病因:(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①夜深了,老师仍然在灯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家排着队争先恐后地进入电影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一定要发挥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会写寻物启事啦。
昨天下午第一节课后,三(4)班李强同学在玩耍时弄丢了一串钥匙,请你帮他写一个寻物启事,注意格式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