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看到天空中的火烧云时我会想到哪个成语?(  )

A.人山人海

B.争奇斗艳

C.学富五车

D.变化多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互为反义词的是( )

A.在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要谦虚,不能(骄傲)。

B.这里的变化好大,曾经熟悉的地方,现在变得有些(陌生)。

C.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地玩着,只有小明一个人(没精打采)地坐着。

D.爷爷经常在小河边散步,我也(时常)去晨跑。

3、下列诗句中,描写初夏时节农民忙碌景象的一项是(   )

A.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

C.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4分

光线强  声音响亮  开朗、清楚 显露、显示

(1)心明眼亮( ) (2)亮相( )

(3)洪亮( ) (4)明亮( )

光亮、明亮  清楚、明白  没有效果  没有加上什么东西

(1)一穷二白( ) (2)不白之冤( )

(3)白费力气( ) (4)东方发白( )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按要求填空。

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再查____画。的意思有:①错;②耽误,耽搁;③不是故意而做错事。选择下列词语中的意思。(填序号)

1入歧途______

2)准确无______

6、默写诗句。(8分)

万壑树参天, 。(王维)

  飞白鹭, 啭黄鹂。(王维)

,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

 

7、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断魂”指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这表达了行人___________的心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有很多描写雨的诗句,请你搜集一两句,反复朗读背诵,体会诗人的感情。

_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对应的词语。

                                                                 

(1)当春天来临,气温升高的时候,冰雪就慢慢了。

                                            

(2)一对漂亮的 在清澈的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

                                                             

(3)路旁的超市中人来人往,原来是在举行销售活动。

                                                  

(4)虽然天气寒冷,但院子里的一株正吐蕊绽放。

                  

(5)同学们只有读书,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内阅读。

说来有趣,最早的爆竹真是用竹子做的。那时,人们把竹子锯成一段一段的竹筒,保留两头的竹节,把竹筒扔进火盆里,竹筒一受热,密封在竹筒里的空气就会膨胀,于是“啪”的一声,竹筒爆裂了。爆竹的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

1最早的爆竹是用__________________做的。

2这段话主要写了(  

A. 爆竹是用什么做的。

B. 爆竹为什么会响。

C. 爆竹的名字是怎样得来的。

3爆竹为什么会发出响声?用_________在选文中画出来。

10、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小沙连忙摸耳朵,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选文中“看”字的意思是(   )

A.访问,探望。 B.看待,对待

C.观察并加以判断。 D.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2选文第1自然段属于人物描写中的(   )。

A.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外貌描写

3选文中的“连忙”体现了小沙_______的心情,与“无所谓”形成了鲜明的______,“我”对小沙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盐的世界

①你见过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如宝石花般的盐吗?没见过,那就让我领你到那五彩缤纷的盐的世界去看看吧!

②在我国青海省,青藏高原的西北部,有一块总面积约25.8万平方千米的大盆地,这就是我国三大盆地之一——著名的柴达木盆地。这里有丰美的牧场,肥沃的农田,欢腾的河流,肥壮的牛羊。春夏百花争艳,秋来遍地黄金。在这富饶美丽的盆地里,还有如点点繁星般的三十个左右的盐湖,被称为“盐的世界”。

③盐湖,就是含盐量很高的湖泊。例如,已有二百多年官方开采历史的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乌蓝县茶卡镇南山脚下。它洁白如雪,在太阳照射下闪着银光。蓝天、白云、雪峰倒映湖中,真像一幅画。它面积约105平方千米,从上到下全是盐。捞出来的原盐,堆积得如巍峨高耸的雪峰。

④再如,我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总面积达5856平方千米,储盐量600多亿吨,够全世界食用1000多年。这里有一座有名的“万丈盐桥”,其实那是一条长达32千米的盐筑的公路。由于它质地坚硬,汽车在上面行驶速度会快一倍。据说盐桥若出现坎坷不平的情形。只要泼上盐湖的水,晾干后就立刻平整了。这里吃盐方便极了,随便在地上刨一块,或打洞拿勺子顺手一舀,就可以拿来炒菜。谁想腌咸菜,只要出门刨个坑,把菜往里一埋,就可以等着吃了。当地有一句民谣:“想吃盐,不用买,拿着勺子随便㧟。”而且是边挖边长,真是无尽的宝藏啊!

这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不但十分富饶,而且多姿多彩。里面的盐论形状有雪花盐、珍珠盐、粉条盐、蘑菇盐、葡萄盐、花环盐、钟乳盐、水晶盐;论颜色有乳白、淡蓝、橙黄、粉红,如灿烂的宝石花多么奇妙而美丽的盐的世界呀!

⑥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们,有机会请到美丽奇妙、五彩缤纷的盐的世界一游,长大去开发建设美丽的柴达木盆地吧!

【1】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__________的牧场 __________的农田

__________的河流 __________的牛羊

【2】短文的结构是________

【3】短文的第⑤段画“ ”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本段从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写盐,体现了盐湖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青海省,那里是一片很大的盐湖。

B.这些盐湖中的盐有很多颜色。

C.二百多年前,茶卡盐湖就被官方开采了。

D.察尔汗盐湖的“万丈盐桥”是一条公路。

【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①察尔汗盐湖面积广阔,而且盐层很厚,储盐量很大。

②察尔汗盐湖,总面积达5856平方千米,储盐量600多亿吨,够全世界食用1000多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他是一个从小患有先天性全色盲的男孩,在他的眼里,整个世界永远都是黑白色的。

他分(辨 辩)不清色彩,爸爸把每一支彩笔都贴上了一个纸条,用汉字标(注 住)上了每一支彩笔的颜色,并告诉他以后画画的时(候 侯),只要记住每样事物的颜色再(图 涂)色就可以了。

有一天学校组织了一次全校范围的现场绘画比赛,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可是他偏偏忘记了带上爸爸给他准备好的彩笔盒,回家去拿又时间紧来不及。没办法,他跑去跟同学借了一套彩笔。可这些彩笔上没有爸爸用汉字标注的颜色,他只得硬着头皮去画。

这次绘画比赛的要求是画一幅秋天的田野图,他思索了片刻,在纸上画了农田、麦浪、远山、小溪,还有几棵开满了花的树,可是涂色的时候他却犯起了愁,拿着彩笔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这时候他的美术老师走过来,见他迟迟不肯动笔涂色,问他原因。他起初不肯说话,沉默了半天终于挤出一句话:老师,我是色盲,我不知道该用什么颜色的笔。他的声音很低,恨不得把自己的头埋进胸腔里。老师怔了一下,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贴在他的耳旁小声告诉他:只要用心给自己的世界涂上颜色就是最美的图画,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画好,加油!

他微微地抬了下头,望着老师脸上灿烂的微笑,点了点头。

他拿出了几支彩笔,闭上眼睛,不一会儿,他开始在纸上涂色。终于一幅画按时完成了,他认真地把画纸卷好,悄悄地交到美术老师的手上,美术老师对着他会心一笑。

绘画比赛的结果出来了,他的画得了金奖,而且还被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展览,在画的下面有美术老师的简评: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内心,只要用心给自己的世界涂上颜色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1在短文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打“√”

2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只是老师安慰学生的话,并无其他意思。

B. 这代表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爱,代表着作者的自信心。

C. 这说明每个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怎么涂色都对。

4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

“咦,下雨了。”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1我变的树上会长满_____________,它们的形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菱形的等。

2画“﹏﹏﹏”的句子中,“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朗读“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这句话要用的语气是(   )

A.好奇 B.赞叹 C.疑问 D.责备

4“你看,这不好好的嘛。”说这句话的小动物是(   )

A.小狐狸 B.小松鼠 C.小白兔 D.小鳄鱼

5“我”会请哪些小动物住进“我”变成的树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树那么高,别人要怎么住进来呢?(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画面就像一个小镜头。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公交站上,人们有序排队;风雨中,行人为交警撑开雨伞;小区里,园丁在修剪花草……我最喜爱的是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人们便争先恐后地涌了进去,都各自盯上了目标,小心翼翼地取下,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不一会儿,图书馆里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极小的翻书声。

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不时地扶扶那滑落在鼻梁上的眼镜;一位姑娘,大眼睛在书上专心致志地扫着,不时把垂到额前的头发拢到后面去;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一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小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傍晚,我悄悄地离开图书馆。看见远方的天空布满了火烧云,好看极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目标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们急切地涌进图书馆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人们小心翼翼地取下,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生动地写出了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刻画了图书馆里的哪几个人物?这些人物的表现,告诉了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结尾处写天空布满了火烧云,这样写的目的是( )。

A. 说明了离开图书馆的时间

B. 说明了作者心情很好

C. 说明了火烧云好看极了

15、   张石匠拜师

张石匠和小伙子先比刻碑洗字。只见张石匠把一纸楷书碑文贴在石碑上,叮叮当当,一会儿就洗好了。活干得干净漂亮,那些字的点、钩、挑、捺(nà),笔笔匀称,秀丽(端庄 端正),丝毫不走样。众人齐声叫好。

小伙子请人当场写了一纸草书碑文,写好后他从头到尾细细看了几遍,再把碑文交给别人收好。没用多大会儿,石碑就洗好了。只见那字个个如龙飞凤舞,似有惊涛骇浪之势。更使人惊奇的是,和纸上的字对比,大小、章法、布局分毫不差。

张石匠看了,很不服气,约定三天后再比。  

规定的时间到了,张石匠和小伙子来到十字路口。张石匠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团东西,放在路边的一块石板上。抖开一看,原来是一条石链。这条石链环环相扣,活动自如,再细看那只只链扣,没有一个接口,(显然  突然)是用一块石料刻成的。人们连声叫绝。这时,众人都转过头来瞧那小伙子。只见小伙子不慌不忙地把一个小红布包放在张石匠手上。张石匠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慢慢把红布包打开。他一下子惊呆了。原来小伙子刻的是个石算盘。粒粒石珠有手指肚大小,拨动起来灵活轻便,乒乓作响。也是用一块石料刻成的。张石匠自愧不如,跪下就要磕头拜师。

1“/”画去短文中不恰当的词语。

2根据句子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_________

2)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_________

3张石匠和小伙子第一次比什么?第二次他们拿什么比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他们两个谁的手艺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小练笔。

这学期你读过的课外书是《_____》;印象最深的人或事是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敢碰你。我并不是懦弱。(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遇到困难时,同学们总是虚心帮助我。(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可以代替?(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看图回答问题。

1)上面三幅图,表现的是哪一个节日的风俗习惯?______

A.春节   B.元宵   C.七夕   D.重阳节

2)写出两句和这个节日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修改)

1马小虎又丢了书包一个。

2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3蜻蜓有一对大眼睛红玻璃珠似的。

20、修改病句。

1、所有的人都没有发出声音,广场上非常文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清早下了一天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子第一次看到了小鸟的歌唱,非常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每个人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有的是见多识广的“百事通”,有的是调皮好动的“捣蛋鬼”,有的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请选择自己身边一个最有特点的人写一篇习作。

提示:

1.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用一到两件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特点。

2.题目自拟。可以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如“百事通老师”、“我们班的捣蛋鬼”……

3.字数在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