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
瓢虫都是益虫。
A.正确
B.错误
2、小豆豆第一次来到车站,想做卖车票的人,可最后还是决定做什么?( )
A.间谍 B.化装成售票员的间谍
C.在街头宣传的艺人 D.光荣的老师
3、下列顺序错乱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金秋果实成熟,让人一看就垂涎三尺。 ②夏季果园里的树木长得十分茂盛。
③教学楼矗立在果园旁,给果园增添了无限的情趣。④冬天来了,白雪覆盖在树枝上,景色十分壮观。
⑤春回大地,桃花盛开,我冒着细雨观赏果园美景。
A.③⑤②①④ B.②④③⑤① C.②⑤④③① D.③②⑤④①
4、下列对《惠崇春江晚景》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
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5、词语模仿秀。
1.例:各式各样(ABAC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例:密密麻麻(AABB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例:又湿又滑(又A又B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例:哈哈大笑(AABC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多音字组词。
劲jìng(_______)jìn(________) 宁níng(________)nìng(________)
乘chéng(_____)shèng(______)
7、仿例子,在括号里写出反义词。
例:高( 低 )
( )静 得( ) 吞( ) 详( ) ( )守( )退 ( )终 ( )吸 是( ) 爱( )
8、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xiān xì chuī fú gǎn jǐ chūn rì sǎ luò
zhān shī jù lǒng wū hēi hú miàn huó pō
9、课外阅读理解
小可的愿望
①三(2)班有个出了名的“小胖子”—小可。他总是挺着个大肚子。别看他体育成绩不理想,但在他心中却有一个愿望:在学校运动会中为班级争光!
②开学半个学期了,学校要举行运动会。这天,小可“噔(dēnɡ)噔噔”地跑进班主任王老师的办公室。王老师……我……我要参加跑步比赛!”可王老师却犯了难,这次运动会,学校限定每班只有6个名额(é),而班里比小可跑得快的人多的是。“小可,你为什么想参加跑步比赛呢?”“因为我想为班级争光!”他的语气十分坚定。“小可,你的勇气和热情值得表扬,可是为了公平起见,要在班里举行预赛,最后看成绩再决定人选……我就参加预赛!”
③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小可每天放学后都在学校的操场上练习跑步。他迈着企(qǐ)鹤般笨拙的步子,在风中一甩一甩地挥动着双臂,背影就像电影《功夫熊猫》里那只憨(hān)态可掬(jū)的熊猫。看到这一切的王老师真希望奇迹出现。
④预选赛当天,奇迹真的出现了。小可跑了第6名,他高兴极了,终于有机会为班级争光了。他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练习,跑出更好的成绩。
⑤比赛当天,发令枪响,小可在跑道上奋力奔跑。眼看其他选手们一个个超过自己,他咬牙坚持着。这时赛场上爆发出震天响的助威声:“小可—加油—你是最棒的!”那是王老师和全班同学从心底发出的呼声。此时,小可的愿望实现了,而这愿望与输赢没关系。
【1】文中小可心中的愿望是____
【2】“学校要举行运动会,小可去班主任王老师那里报名,并决定参加班级 预赛。”写这个内容的是:
A.第①自然段
B.第②自然段
C.第③自然段
D.第④自然段
【3】在第③自然段中用“——” 画出小可练习跑步时样子的句子。
【4】对第⑤自然段中“小可的愿望实现了,而这愿望与输赢没关系。”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小可刻苦练习给班级争了光,输赢已经不重要了。
B.小可刻苦练习、奋力拼搏给班级争了光,输赢已经不重要了
C.小可在比赛场上奋力拼搏给班级争了光,输赢已经不重要了。
D.小可在学校跑步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为班级争了光。
【5】小明想借助下面的表格复述故事,请你帮他把小可的表现填在相应的空格里。(填序号)
①小可每天放学后都在学校的操场上练习跑步。
②小可跑进王老师的办公室,说想参加比赛,为班级争光。之后他决定参加预赛。
③小可在跑道上奋力奔跑,咬牙坚持。
④小可进入决赛,高兴极了,下决心努力练习。
时 间 | 小可的表现 |
开学半个学期 |
|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 |
|
预选赛当天 |
|
比赛当天 |
|
10、美文赏析。
袋鼠和蜗牛
袋鼠从蜗牛身旁经过,被蜗牛叫住了。“你见到我为何不打招呼?”蜗牛责问道。
“对不起,我没看见你。”
“没看见?”蜗牛生气了,它喘着粗气说,“你是鼠,我是牛,我看见了你,你怎么会看不见我呢?你这鼠辈竟敢目中无人!”
袋鼠说:“你怎么是牛呢?牛我见过,比我还大哩!再说,我也不是鼠呀。”
“不对!”蜗牛说,“如果我不是牛,大家为何叫我‘蜗牛’呢?既然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都是牛,那我蜗牛自然也是牛了。同样,如果你袋鼠不是鼠,那黄鼠、田鼠以及家鼠什么的,就都不是鼠了!”
袋鼠不想同蜗牛争辩,乘蜗牛不注意,它悄悄地走开了。它清楚,尽管蜗牛有一个牛的名字,并且口口声声称自己是牛,但人们不会把它看成牛的,就像自己叫袋鼠,大家从不把自己看作鼠一样。
【1】蜗牛生气的原因是( )。
A.袋鼠看不起它 B.袋鼠没和它打招呼
C.袋鼠说它不是牛
【2】“争辩”的反义词是( )
A.沉默 B.辩论 C.争吵 D.狡辩
【3】“目中无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袋鼠为什么不同蜗牛争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想对文中的蜗牛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直通车。
精卫填海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远回不来了。炎帝固然痛念他的女儿,但不能用他的光和热来使她死而复生,只好独自悲伤罢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灵化作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大小有点像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她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因此她常常飞到西山去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翔着,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想要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露出雪亮亮的牙齿,凶恶地嘲笑着:“小鸟儿,算了罢,你这工作就算干上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呢。”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终尽,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恨我这样深呢?”
“因为你呀——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有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要被你无情地夺去。”
“傻鸟儿,那么你就干吧——干吧!”大海哈哈地大笑了。
精卫在高空悲啸着:“我要干的!我要干的!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难道不能把你填成平地?”
她飞翔着,啸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进大海。她就这样往复飞翔,从不休息,直到今天她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1.用本单元学过的童话、寓言、神话这几种体裁去衡量,《精卫填海》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卫”是________的女儿________的化身。她想填平大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难道不能把你填成平地?”改为陈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个故事里,大海被塑造成一个反面角色,为什么?用“ ”找出描绘大海的可恶的神态和语言。
12、家乡的蒿笋
①我的家乡——武进市,有一种“专利特产”——蒿笋。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过了这个地段,穿乡过村,也难于寻觅它的踪迹了。家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王母娘娘下凡云游人间,来到我们这鱼米之乡时,看到这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善良,心里留恋不舍,离去时便把头上的银簪留在了江边。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洁白美味的蒿笋。
②每年初春,江边的芦苇刚刚发芽,蒿笋便随之探出了小脑袋,到了春夏之交,芦苇在河滩上织成青纱帐,蒿笋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变得白白胖胖了。它们把身子隐藏在芦苇丛中,等待人们去采集。人们把新鲜的蒿笋剥去外皮,便露出里面洁白无瑕的笋芯(xīn),鲜嫩得仿佛吹弹可破——这便可以用来制作鲜美的菜肴了。
③蒿笋的吃法很多,( )每种做法各有各的妙处,( )总少不了鲜、嫩、香、脆这四大特点。这个季节,正值长江边上又一特产——籽虾上市的时候。于是,蒿笋烧籽虾也就成为家乡的一道名菜,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条托金虾”。瞧,白嫩的蒿笋上托着鲜红金亮的籽虾,红白相间,看一眼就会使人心醉;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仿佛渗入了每一个细胞,使人胃口大开,垂涎欲滴;夹一段放入口中,只那么轻轻一咬,随着“咔”的一声脆响,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一直鲜到心里。
④蒿笋( )香浓味鲜,美味可口,( )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多种微量元素,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呢!
⑤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作客,勤劳善良的家乡人们一定会让您尝尝家乡的珍品——蒿笋!
【1】请在第③、④自然段的括号里分别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作者依次介绍了有关蒿笋哪些内容?请你将下列选项按照文中的介绍顺序进行排序。____
【3】蒿笋做的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好吃。
【4】家乡的蒿笋有个奇怪的特性( )
A. 它是王母娘娘的银簪变成的。
B. 它要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才能用来制作菜肴。
C. 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
【5】文章介绍了有关蒿笋的______道名菜。
A. 一 B. 两 C. 三
【6】“银条托金虾”中的“银条”指的是菜里的__________。作者通过多种感官对这道菜进行了具体描写,它看起来“红白相间”,________起来“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________起来“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
13、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这段话时,要用( )的语气。
A. 慷慨激昂 B. 快乐骄傲 C. 恋恋不舍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作者想象的部分。
【4】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列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
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快乐:________
骄傲:________
希望:________
【5】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题。
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在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事情是这样的:这年春天,成千上万的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这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1.我会给加粗的字注音。
濒临( ) 疲劳( ) 踏着( ) 载着( )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量词。
一( )车站 一( )列车 一( )小姑娘
一( )燕子 一( )客人 一( )大雪
3.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什么麻烦?
4.“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从这几句话你看出了什么?
5.发挥想象说一说,“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15、课外阅读。
春天的拜访
叽叽,喳喳,学着小鸟的鸣叫,学着小鸟的歌唱。
春天,我们走进树林。
去拜访野花,去拜访草叶上的雨滴,去拜访新发的嫩芽,去拜访小鸟。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包括我们自己。
姑娘们采了多少野花啊,美丽的花冠,把她们打扮成林中公主。
我们不但喜欢采花,我们还喜欢小鸟。
这片芬芳的树林,住着许多小鸟。
有鹧鸪,有斑鸠,有杜鹃和画眉,还有栀子花雀,有布谷鸟和山喳子……
鸟儿们在这里捉虫,在这里唱歌。它们用歌声和飞翔传递友谊,传递树叶和花朵的悄悄话,传递树林里的故事。
看见我们,鸟儿们还有些害怕。它们飞到高高的树枝上,躲藏了起来。哦!朋友们,你们错了,我们不再是淘气包,我们不会再捕捉你们了。看!我们带来了什么?
草编的鸟巢!木制的小屋!
喜欢这些礼物吗?盼望你们多下蛋,多孵鸟宝宝。
快来看看你们的新居吧!鸟巢编得多么精细,又柔软又暖和。木制的小屋来自童话王国。
叽叽,喳喳,我们和小鸟声声呼应了。
【1】“叽叽”“喳喳”是小鸟的叫声,请照样子再写几个表示声音的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我们”在树林里拜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
【4】“我们”以前做了什么使得小鸟躲了起来?这次“我们”给小鸟带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文中前后呼应的句子。
16、句子练习。
①我们要虚心帮助同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张择端 画 名扬中外 一幅 的 了 画(连字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给我买了钢笔一支。(改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调整句序:正确的句序应是:
①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②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③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④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⑤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扇蹦貌。⑦不久,布谷鸟也来了。⑧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19、修改病句。
阳春三月,沉睡的柳树蒙蒙细雨唤醒。她吮吸着那雨露甜润的,慢慢地长出了惹人喜爱、讨人喜欢的嫩枝绿叶。
________
20、修改下面两句话。
(1)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养了一只小狗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寻物启事。
三(2)班的小明今天(5月20号)上体育课时,把一串钥匙落在了操场上。请你帮他
写一则寻物启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