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
A.这个裁缝的手艺不怎么样,衣服上的线缝都走得歪歪斜斜。
B.那只木桶里装满了竹筒粽子,全是外婆今天做的。
C.我一坐车就晕,只想呕吐,更别提说话了,连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D.姐姐在手抄报上写了几条谚语,为了区分,她是用不同颜色的笔写的。
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回(故 顾) 光(彩 采) (带 代)替
羡(慕 暮) 花(废 费) (享 亨)受
3、下列选项中,( )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A.《守株待兔》
B.《陶罐和铁罐》
C.《鹿角和鹿腿》
D.《池子与河流》
4、选一选 填 一填 。
A、急忙 B、匆忙 C、慌忙
1.小偷的企图被识破后,( )地逃走了。
2.要迟到了,他穿好衣服,( )地赶往学校。
3.西门豹带着卫士来了,巫婆和官绅 ( )迎接。
5、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绽开——( ) 艳丽——( ) 适宜——( ) 灼伤——( )
大致——( ) 观察——( ) 密切——( )
6、查字典填空。
(1)“辕”字应查大写字母( ),音节是( ),部首是( ),除去部首还余( )笔,在“南辕北辙”中的意思是( )。
(2)“辙”字应查大写字母( ),音节是( ),部首是( ),除去部首还余( )笔,在“南辕北辙”中的意思是( )。
7、读拼音,写词语。
(1)雨后天气特别liáng shuǎng(______),小鸭子在湖里bō shuǐ(____),激起一层层波纹。草地里还冒出了许多小mó gu(_____)。
(2)一chuàn chuàn(_____) féi zào(_____),穿过cháng láng(____),yuè guò(____)高山,飞过那么多地方,依然是那么jiāo yàn(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huā bàn lián péng pò liè zī shì fǎng fú
wǔ dǎo tíng zhǐ běn lǐng qīng xiāng suí fēng
9、课外阅读。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_________。
【2】妈妈读《罗摩衍那》时,“我”要怎样做?用“ ”在文中画出来。
【3】“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顽皮( ) 喜欢恶作剧( )
可爱( ) 热爱和依恋妈妈( )
不听话( ) 喜欢和妈妈捉迷藏( )
【4】如果你也能变,你要变成什么?你会为妈妈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
10、屠格涅夫小时候,特别喜欢读寓言故事。
一天,一位大作家到屠格涅夫家做客。屠格涅夫的妈妈为了显露儿子的
才能,便对儿子说:“快朗诵一则先生写的寓言!”屠格涅夫朗诵得流利,也很动听。
大作家很高兴,亲切地问:“你喜欢我的寓言故事吗?”屠格涅夫认真地回答:“喜欢。但是我更喜欢克雷涅夫的寓言。他写的寓言 比你的更好!”大作家听了一点也没生气,从心里佩服这个孩子。可是,屠格涅夫的妈妈却急了,她瞪了儿子一眼。
客人一走,屠格涅夫的妈妈就把儿子教训一顿:“你怎么能当着大作家的面说他的作品不如别人呢?”屠格涅夫不服气( )他大声争辩说( )克雷涅夫的寓言就是好( )我怎么想就怎么说( )难道叫我说谎吗( )
妈妈听了儿子的话笑了。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
(2)在短文第四自然段的括号里加上标点。
(3)短文有两处地方描写了屠格涅夫的妈妈神态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再想一想,妈妈神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大作家听了一点也没生气,从心里佩服这个孩子。”大作家不生气,佩服他的原因是
(5)你觉得屠格涅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11、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与春节、 中秋节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后期。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他在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仪式。旧时,各家在门上插艾草,贴纸符;小孩还穿绣有老虎的肚兜和鞋,或佩戴艾草香囊,以期“驱鬼除邪”。后来,在五月初四,家家户户还用青芦叶包裹糯米煮食,称为“粽子”。粽子馅儿有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及虾子酱等。粽子形状多样,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初五上午,人们洒雄黄酒、 悬挂艾草,以驱除毒蛇、 蜈蚣、 壁虎等动物。吃午饭时,人们还要饮上几杯雄黄酒。据说蛇类最怕雄黄, 《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那天饮了丈夫许仙倒的一杯雄黄酒而显露原形的。
如今,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备佳肴的习俗久盛不衰,许多农家仍用艾草熏烟。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视(_____) 隐藏(_____)
【2】下面对“端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月的开端。
B. “午”通“五”,“端”是“一头”的意思。
C. “端”是开始、起初的意思,“午”与“五”同音,因此称五月五日为端午。
【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如今,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粽子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微群阅读。
语段一
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语段二
山茶花之所以这样美,是因为山茶花骨朵儿有股特别劲儿。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儿。山茶花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了来年新花的骨朵儿。原来山茶花的骨朵儿是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着。下了那么大的功夫,花了那么多的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1)两个语段都写了山茶花的美丽。语段一写了山茶花开花时的______和______;语段二写了山茶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开出那样美丽的花。
(2)两个语段都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茶花独特的品质。
【2】语段一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语段二语言朴实,又饶有趣味。你喜欢哪一个语段的风格?抄写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分析它好在哪里。
例: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
这句话按照山茶花生长的顺序详细描写了它开花时的姿态,写出了山茶花开得多么慎重、认真。
抄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人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shèn)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正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有501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在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这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为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形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A.卢沟桥是一座______________,它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B.短文开头引用一句__________,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____” 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是从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狮子的。
【4】文中有一处省略号,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
【5】卢沟桥为什么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海底世界》选段,回答问题。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防卫——_______ 缓慢——_______
【2】短文分别写了海底的 和 ,请用“ ”画出这两个自然段中的中心句。
【3】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是《昆虫记》中的三个片段,请借助关键句概括段意。
(一)
一只腰肢纤细、身材玲珑的小虫子,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来,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根红丝腰带——这就是赤条蜂。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从外表看,萤好像是纯洁而善良的。可是事实上,它却是一个凶猛无比的食肉动物。通常,它主要俘虏蜗牛。这一点,人们都知道。但是人们却不知道萤稀奇古怪的捕食方法。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独特的捕食方法。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螳螂真是一位建筑奇才。在产卵的同时,它用自己排泄出来的泡沫制造出软得像糖一样的包被物来保护卵。同时,它还能制造出遮盖用的薄片和幼虫通行的小道。而做这一切工作的时候,螳螂只是站在巢的跟脚处,一动不动地就建起了一座了不起的建筑。它那粗壮而有力的大腿,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竟然没有用武之地。因为所有这些复杂的工作,完全是尾部的小“搅拌机”完成的。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比较下列每组的两个句子,第二句运用了加点的词语后,有什么好处?
1.它们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运用了“两点四十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运用了“大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
(1)“呜——扑”是拟声词,读到这我仿佛看到一只独角仙(____)地飞来,(____)的一声摔在灯下。拟声词的运用,生动地再现了独角仙飞得(____),摔得(____)的情景。
(2)这样的句子真有趣!我也能用拟声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仿照例句写一个小昆虫或小动物的外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道墙壁还会‘冒汗’吗?”
19、修改病句。
1.他想问个究竟,找到智慧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写了非常好的作文两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运动会上,五个三年级(2)班的学生得了名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每天学习坚持八个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明把鞋子穿好,套上袜子站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一年有四个春夏秋冬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我轻轻点了它一下用一根小棍,它立刻转动身体,向我高高举起那大钳子剪刀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快乐的一天
提示: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