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设记 清爽 别至 扑腾

B.冰雪 戏要 分裂 娇软

C.布料 衬衫 流淌 思绪

D.莫非 池塘 题前 负责

2、下列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裁(fénɡ) 古(dónɡ)

B.嚷(rānɡ) 腾(zhé)

C.风(xuàn) 一烟(liù)

D.口(shēn) 红脸(zhǎnɡ)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小学生不要偏食,就可能营养不良。

B.如果太阳离我们太远了,看上去就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C.孩子的艺术天分和家庭熏陶一定可能有关系。

D.夏天的苏州是个美丽的城市。

4、看到天空中的火烧云时我会想到哪个成语?(  )

A.人山人海

B.争奇斗艳

C.学富五车

D.变化多端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按注音写词语。

kū  long pán  chan chì  bǎng bēi  cǎn dīng  zhǔ luò  tuo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并将第一行的八个字按音序排列起来

jù  lǒng

zēng  tiān

dàng  yàng

xiàn  mù

táo  tu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qīng  tíng

pí  láo

zhàn  lán

sài  pǎo

shǔ  ji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shāng  dìng

yì  lùn

zhǔ  xí  tái

rěn  bú  zhù

lǎo  bǎi  xì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交流平台填空。

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相似,可以___________来理解,可以___________来理解,可以__________来理解,也可以__________来理解。

1.我在读课外书的过程中,读到“踉踉跄跄”这个词时,我不明白它的意思。这时我可以用_______的方法来理解,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用你熟悉的一种理解方法,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对应的词语。

1.开始,天空chéng 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lán sè

2.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là zhú在发光。

3.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dāo jiàn 在阳光下闪耀。

4.只要我们仔细地观chá、寻找,就能从极pǔ tōng 的事物中找到美。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理解。

神奇的跳蛙

①青蛙吃什么?当然是虫子啦!你可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青蛙,除了吃虫子,它还吃剩饭、烟头等垃圾,它就是神奇的跳蛙。

②跳蛙是个大个子,身长有30厘米,体重有2千克,就跟一只鸡一样。

③跳蛙的食量大得惊人,平时它的嘴巴老是在动。

④大家别以为跳蛙是个懒家伙,其实,它可勤快啦!每天一大早,跳蛙就出门了。只见它在公共场所东嗅嗅、西嗅嗅,把人家遗弃的烟头、果皮什么的全往自己肚子里塞,原来很脏的地方,( )有跳蛙的身影出现,用不了多久,( )变得干干净净了。

⑤跳蛙脾气很好,( )它个儿很大,( )从来不跟其他动物打架。不过,要是认为它软弱可欺,那就错了。跳蛙有个了不起的领,它可以从肛门处向外喷射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毒性可强啦!不要说一般的小动物碰上了会丧命,就是人也会受伤。但跳蛙很少主动攻击别人,只有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它才会施展“魔法”。

⑥神奇跳蛙的家在澳大利亚,据说它很受当地人欢迎,因为可以用它来代替清洁工人打扫卫生。因此,它还有个美称,叫作“自然界的清道夫”。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只要……就…… 不但……还……

【2】读了这篇短文,我知道本文是从个子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跳蛙的。

【3】用“____”画出第④段的关键句,并根据关键句概括这段话大意。

大意: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跳蛙不爱吃虫子,但是爱吃剩饭、烟头等垃圾。______

(2)跳蛙有个美称,叫作“自然界的清道夫”,这是因为可以用它来代替清洁工人打扫卫生。 ______

(3)第⑤段中的“魔法”指的是跳蛙遇到危险时可以从肛门处向外喷射一种液体。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和一棵小树

一个男孩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脊髓灰质炎给他留下了一条瘸腿和一嘴参差不齐的牙齿。因此,①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和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的院子里。他叫孩子们每人栽一棵,并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好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为什么,他竟然萌生这样一种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日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他就再也没有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似乎显得更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爱的礼物。父亲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植物学家。②从那以后,小男孩就对生活有了美好的憧憬,慢慢地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他想,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棵小树是不是在长高?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看见父亲正在用勺子给自己栽的树苗浇水。顿时,他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培育着自己的那棵小树!他返回房间,禁不住泪流满面……

几十年过去了,那个瘸腿的小男孩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下来。

悲观——______ 幸运——______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______的憧憬   ______的月光   ______地发现

3读画“   ”的句子,从句①中我了解到他是一个______的孩子;从句②中可以看出他变得________起来。我觉得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文中的父亲或男孩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文段一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节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明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也成为了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白居易借中秋感怀:“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但中秋节盛行却在宋朝,辛弃疾在《一剪梅·中秋元月》中以“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一句,借月亮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至明清时,中秋节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传说非常多,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文段二

端午节,又称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受到尊崇的官吏,却被一位嫉妒他的官吏陷害,他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出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蛟龙的怒气。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唐代诗人文秀赞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曾描述:“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端午节时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用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制成的。

农历五月,也就是端午节所在的这个月份,对中国人而言,除了纪念屈原,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意义。许多中国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最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因此许多家庭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用来驱除灾害和疾病。人们还会挂带香包,这种香包是用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做成的,也可以保护人们远离疾病。

1请从短文中各摘抄一句你喜欢的关于中秋节和端午节的诗句。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段,梳理文章的内容。

(1)文段(一)主要介绍了中秋节的________,结尾处简单介绍了有关中秋节的____________。人们在中秋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等。

(2)文段(二)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________________。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下面对两个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一)的第1~2自然段都是围绕“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句话来写的。

B.文段(一)中引用唐诗宋词中的名句,是为了说明中秋节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C.文段(二)重点介绍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以及粽子的制作方法。

D.文段(二)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这句话来写的。

4仿照下面的句子,简要介绍一种节日食品或地方特色食品的制作过程。(提示:如饺子、煎饼、麻花等)

例:粽子是用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花钟》选段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 ……

【1】将原文补充完整。

【2】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3】选段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4】联系全文,我知道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的练习。

雾中情

①最有名的雾不在峨眉,而在庐山。

②有一年的国庆节前,我有机会登上庐山。我最感兴趣的自然是这里的雾。可是由于临近深秋,雾也不那么可人意,五天里每日秋高气爽,竟没有一丝云絮。

③就要离开了,一直没有见到雾,我有些遗憾。临行前夜,雾忽然不请自来。这一天本拟登仙人洞,走锦绣谷,然后再多看几处景致的。雾铺天盖地而来,在住处四周翻卷弥漫,抬头望去,树梢不见了,远峰消逝了,亭台楼阁隐在雾中,影影绰绰的,仙境一般。

④好浓烈的庐山雾!

⑤我走在锦绣谷的山径上,走在湿漉漉的草叶和树丛中,真像在一条牛奶河中潜泳。看不到前方的景致,也窥不见谷底的锦绣风光,途中一处又一处可登高远眺的巨石,可凭倚吟咏的栏杆,在雾中若隐若现。行人们信步登上,毫无险峻之感。

⑥借庐山云雾,我们一路由观景看景,化为听景摸景。我在这大雾中,恍惚看到了四时花开而灿如锦绣,看到那满谷争芳斗艳的山樱花、山梅花以及著名的庐山瑞香花和云锦杜鹃花,在微笑着摇曳,引得蜜蜂们嘤嘤嗡嗡唱情歌,蝴蝶们昏头昏脑献情诗。看到那怪松、石林,那泉洞、断崖以及如蛙吞云的蟾蜍石,岌岌可危的人头石,全在大雾中兀立着,尽管满眼是云翻雾涌,我却看到了这锦绣谷极其美妙的风光。

⑦想象和联想,大概正是庐山雾给你的最妙的礼物。

⑧告别庐山时,雾愈见浓醇了。乘公共汽车下山,缓缓的雾阻住了慢慢的车,玻璃窗沾上了几缕雾丝,清清的,仿佛沾着离情别绪。

【1】文中记叙游览锦绣谷时所使用的写作手法是(          )(多选)

A.想象

B.对比

C.联想

D.衬托

【2】庐山雾的特点,用文中的词来形容就是__________

【3】短文中画“ ”句子的好处是(       

A.提醒读者不要沉迷于庐山的雾中美景

B.强调庐山的雾太美了,使人浏览往返

C.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突出庐山的雾十分迷人

D.赋予庐山的雾以人的感情,它仿佛通了灵性一般,充满了离愁别绪

【4】作者说:“想象和联想,大概正是庐山雾给你的最妙的礼物。”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小陶土

在一个陶艺工场,有一团最老的陶土压在角落。他已经不记得上一次是什么时候被触摸了,因为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每天,重重的盖子都会被掀开,许多手会伸进来,快速地挖走一袋或一团陶土,小陶土会听到人们忙碌工作时愉快的声音。

有一天,一群小孩子跟着他们的老师来到工场。许许多多小手伸进桶子里,小陶土是最后一块被选中的,他总算出来了!“这是我的大好机会!”他在光线中眯着眼睛想。

有个男孩把他放在辘轳上,用最快的速度转动。“好好玩啊!”小陶土想。辘轳一边转,男孩一边试着把陶土拉起来做一个碗,可是后来放弃了,把陶土拍打成一个球去在窗边,急忙跑去跟朋友一起玩。

过一会儿,工场空荡荡的,房间既安静又黑暗。小陶土非常恐惧,他不只想念湿润的木桶,他也知道自己有危险。“完了!完了!”他想,“我只能待在这里干掉,直到变得像石头一样硬。”

又是阳光曝晒,又是晚风吹拂,他快要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了。他硬到几乎没办法思考,只知道自己满是绝望。“下雨吧。”他想,“来点水吧。”他叹息。“求求你。”干渴绝望的他最后挤出了这句话。一片浮云同情小陶土的遭遇。奇妙的事就发生了:豆大的雨点,打透开着的窗子,落在小陶土身上。雨下了一整夜,到了早上,小陶土已经变得像以前一样柔软。有声音传进工场里。一个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将他做成了一个杯子。小陶土得意地说:“终于——我成为一样东西了。”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雨水使陶士湿润和柔软。 ②男孩试着用陶土做成一个碗。 ③女孩将陶士做成一个杯子。 ④陶士快干掉了。⑤陶土在木桶里。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故事开始时,小陶土的愿望是__________

【3】小陶土后来能从木桶里出来的原因是( )

A.其他陶土全部用光了

B.他在其他的陶土上面

C.男孩特别喜欢小陶土,所以选了他

D.老师叫男孩使用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人像陶土一样,很容易被揉搓及塑造

B.世界上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C.找到目标是最快乐的事情

D.陶艺是世界上做善事最好的方法

15、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__________

水草丰茂的沼泽地带,居住着一群白天鹅。它们以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

一天,扑簌簌飞来几只黑天鹅。白天鹅群顿时出现了骚动,它们窃窃私语,这只生气地嘀咕:“啊呀,那不是乌鸦的颜色么?”另一只愤慨地表示:“黑得像木炭,太丢天鹅的脸了。”白天鹅们商量着如何驱赶黑天鹅,不再让它们在这里露脸。

然而,闻讯赶来的人们见到黑天鹅,无不欣喜若狂,赞不绝口:“黑天鹅,黑天鹅,多稀罕的品种,见到你们真是大开眼界。”“雍容华贵,端庄秀丽,太可爱了。”

白天鹅们开始是惊呆,继而是自卑,它们暗自叹息道:“看来,人们十分看重黑天鹅,我们将一钱不值了。”

谁知,人们爽朗的话语清晰地传来:“白天鹅,黑天鹅,黑白相间,交相辉映,大自然蕴含着的美,多么令人心荡神驰呀!”

白天鹅感动极了,它们欢唱着迎向了黑天鹅;黑天鹅分外快乐,扑打着黑油油的双翅,高歌奔向白天鹅。

从此,白天鹅和黑天鹅融合在一起,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1】根据词语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水源充足,牧草茂盛。( )

(2)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

(3)私下里小声交谈。( )

(4)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

【2】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后来,白天鹅感到自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6自然段,白天鹅和黑天鹅互相歌唱着迎向对方,它们会说什么?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写它的心里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口语交际。

学习了《和时间赛跑》后,我们都懂得时间多重要,我们应该要 珍惜时间,下面,让我们来写一份珍惜时间的计划书。

我的计划书

1.  

2.

3.  

 

17、用下列词造句。

1.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只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云彩变得又黑又重,雨点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下面一段话。(提示:共有5处错误,颠倒顺序、标点符号不恰当、重复用词、使用错别字、句子不完整各1处)

我和妈妈看日出一起去。开始,天空是粉红色的,渐渐地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生起来了。高兴地对妈妈说:“太阳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①佳佳能耐心接受同学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植树的积极性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同学们,你一定有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她)身上肯定有许多值得写的地方。今天就来写写你熟悉的一个人。先想想打算写谁,想想他(她)有什么特点、爱好……注意书写要工整,语句要通顺。300 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