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亡”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亡:丢失;灭亡;逃跑;死掉。
亡国( )逃亡( )阵亡( )亡羊补牢( )
2、选词填空。(2分)
持续 连续
(1)那哀痛的日子( )了很久。
(2)小弟弟( )五天没来上学。
爱惜 珍惜
(3)学了《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要( )生活。
(4)每个少先队员都要( )公共财物。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句妙在( )
A.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B. 运用拟人、夸张手法,自然贴切。
4、明明的妈妈经常看明明的日记,下面对她的劝说得体的一项是( )。
A.阿姨,您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隐私。
B.阿姨,您不知道侵犯别人的隐私是犯法的吗?
C.阿姨,我知道您这样做是出于对明明的关心,但是明明长大了,请您对明明多些尊重与信任吧!
D.阿姨,偷看日记的感觉是不是很好啊?您怎么能这样做呢?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呈现(chén chéng) 雕饰(diāo diào) 光芒(máng mǎng) 模型(xín xíng)
蜡烛(nà là) 存在(cén cún) 振翅飞翔(zhèn zhèng)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听到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的消息,我_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祖国太伟大了!”
(补充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带有动作或者神态的提示语。)
2.裁缝又补充一句:“我指的是明年冬天。”(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仿照例句,围绕一个意思把句子补充完整。)
雨下得真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每小题中,含有错别字的一个选项是:
1. (_____)A. 抚摸 B. 架驶 C. 煤炭 D. 完好无损
2. (_____)A. 历害 B. 庭院 C. 宽阔 D. 百看不厌
8、看拼音,写词语。
fù zé má fan chuàng jǔ zhì huì xiōng měng
fēn fāng biàn rèn là zhú yōu xián jiǎng zhuàng
9、快乐阅读。
蚂蚁的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liǎo le),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bēn bèn )向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是同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chǔ chù)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胃口,触角就摆动得(de dé děi)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的景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面留下一种气味,回来的时候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
(1)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抄抄写写。
同心协力 猛烈 辨别 消息 碰撞
(3)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 经常 ( ) 特别( )
反义词: 经常( ) 特别( )
(4)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5)短文分别从( )、( )和( )三方面介绍了蚂蚁的趣闻。
10、课内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
①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②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③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是501只。
④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xìn),驻扎在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联系第2自然段,我知道了“形态各异”是指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为了将这一中心意思写清楚,作者主要是从 和 两个方面对这些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3】卢沟桥上狮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A.形态各异 B.大小不一 C.难数清楚
【4】短文中说“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主要是因为( )
A.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B.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
C.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历史非常悠久。
11、课外阅读。
生命的美丽
在南极这个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这份美丽来自顽强。在长城站西边的山麓(lù),有一座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我真想采一丛留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已有几千年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
这份美丽来自和谐。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慕已久的企鹅,尽管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手指,一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喜爱企鹅,岂止是感情丰富的女性,我的镜头也时时追逐着它的倩影。企鹅在自己的属地上繁衍儿女,颐养天年。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天趣。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生命的美丽。
【1】这篇短文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写的。
【2】分别找出第二、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很想采一丛地衣做纪念,后来为什么又改变了主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麦哨(节选)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芽针”来。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_的麦叶______的脸蛋______的油菜花______的新装
【2】“那齐刷刷的麦,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是一个___________句(修辞)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画线句子写出了哨声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本文写了______季孩子们在___________里______,表达了作者__的心情。
13、阅读
蜻蜓
初秋,村外的池塘里,水清如镜,一大群蜻蜓互相追逐,飞来飞去,时而俯冲下来,尾巴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又立即飞向空中,池塘里留下了一圈圈的波纹,慢慢地向四下扩散。见到这般景致,我便想起了“蜻蜓点水”这一成语,它是用来形容做事肤浅不深入的。对于人来说,这只是根据对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做出的结论。对于蜻蜓来说,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原来,在池塘水面上点水的是一群雌蜻蜓,它们之所以用尾巴点水,并不是要深入下去,或者测量水的深浅,而是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蜻蜓卵很小很小,它们落入水中,随着水的波浪游来荡去,开始了水中的生活。经过水温的孵(fū)化,蜻蜓卵变成了幼虫,这幼虫叫作水虿(chài),它身体扁阔,成长条状,头部比较大,很像小蝎子的模样。一个秋冬的时间,水虿在水里经过十几次痛苦的蜕皮,才能渐渐长大。待到第二年春天,水虿顺着水里的草茎,或从池塘的岸边,爬出水面,不吃也不动,再经过几天的时间,又进行一次痛苦的蜕皮,水虿就变成了成虫,它长着两只圆圆的大眼睛、两对透明的翅膀和一条长长的尾巴,这就是新一代的蜻蜓。
起初,蜻蜓的身体和翅膀都很软,可是很快就变得硬朗起来,它便展翅飞上了天空。这时蜻蜓开始了新的生活,白天捕蚊虫,夜晚落在草茎上休息,经过一个春夏的生长,蜻蜓成熟了。初秋,于是又有了蜻蜓点水的故事。
蜻蜓是一种益虫,有人做过统计,一只蜻蜓一生中可以吃掉2000多只蚊虫,为人类除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爱护蜻蜓,不要捕捉它们来玩。
【1】蜻蜓生长需要经历几个阶段?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1)在池塘水面上点水的是一群____。
A. 雄蜻蜓 B.雌蜻蜓 C.水虿 D.蜻蜓卵
(2)“蜻蜓点水”对蜻蜓来说是____;作为成语来讲是形容____ 。
A.做事肤浅不深入
B.要深入下去,测量水的深浅
C.为了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
D.为了显示飞行技术高
(3)蜻蜓产卵的时间是____ 。
A.秋冬 B.春天 C.夏天 D.初秋
【3】为什么说蜻蜓是益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益虫呢?试着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海棠
在我们这里,迎春花开还算不上到了春天,只有海棠花开的时候,春天才是真的到了。
海棠有四品,这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gěng)海棠。也就是说,木本海棠分为四种。其中垂丝海棠的花形最美,花色最为艳丽。春风浩荡,垂丝海棠朵朵弯曲下垂的花苞芳容半吐,临风摇曳(yè)。
我有三棵垂丝海棠,年年这个时候开花。它们含苞待放时,是淡淡的粉红色,开了,就呈粉白色,花瓣犹如少女粉面,红润可人。与梅花不同,海棠的花芽和叶芽同时生长,花在新绿的嫩叶掩映下,显得特别春意盎然。随着海棠的绿叶渐多,花亦飘落,可见李清照“绿肥红瘦”不是瞎写。
海棠花好看,但无论什么品种的海棠花都没有香味。
我这里还有几棵深山海棠,花自然没有那些名贵品种的海棠花雍(yōng)容娇嫩,只是簇簇白色小花,不过它开过花后能结果实。随着秋风秋雨,叶子渐渐变黄之际,海棠果也变成红色,像一颗颗红珊瑚珠子。待叶落冬至,寒枝上错落垂悬着艳艳的红果,别有一番韵致。
【1】木本海棠分为___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艳丽的是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我能想象到“绿肥红瘦”的场景: 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迎春花虽然开得比海棠花早,但海棠花开才是春天到来的标志。(________)
(2)海棠生长的过程与梅花不同,海棠的花芽和叶芽是同时生长的,并且随着叶子的增多,花儿会慢慢减少。(________)
(3)深山海棠虽然很名贵,但是没有什么香味,它们的花可以一直开到深秋。(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怪人”法布尔
法布尔( )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是一位作家。《昆虫记》就是他写的。由于法布尔在观察昆虫的(习惯 习性)时,常常如醉如痴,所以他被人们称为“怪人”。
有一次,他(爬 扒 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竟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至周围站满了人,他都不曾发觉。有人骂他是“怪人”,可他全不觉得,就像没听到一样。又有一次,法布尔(爬 扒 趴)上果树看蜣螂的活动,看得忘了时间,直到有人喊:“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法布尔在学校教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小路上观察昆虫。有一次,他大清早就躺在一块石头旁。几个农妇清晨去摘葡萄时看见他,到黄昏收工时,发现他还在那里。农妇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花了一天工夫,就只看着一块大石头,简直中了邪!其实他是在观察石头旁边的昆虫。
法布尔活了90多岁,他把毕生精力都倾注在了昆虫学的研究上,成为19世纪著名的科学家。
【1】法布尔是哪个国家的昆虫学家?( )
A.美国
B.法国
C.中国
D.英国
【2】给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下列选项最合适的是( )
A.因为……所以……
B.既……又……
C.尽管……可是……
D.虽然……但是……
【3】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习惯 扒 爬
B.习惯 趴 爬
C.习性 爬 趴
D.习性 趴 爬
【4】人们用“全神贯注”来表示做事情时的投入,下列哪个四字词语最能概括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
A.脚踏实地
B.勤学苦练
C.如痴如醉
D.夜以继日
【5】简答题。
(1)这位“怪人”是谁呢?他写过什么巨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出法布尔观察昆虫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为什么把法布尔称为“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布尔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短文和自己的看法谈一谈。(至少说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练笔。
我们可以从陶罐和铁罐的语言中看出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最近,三(1)班组织了一场以“对我影响最大的寓言故事”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开朗活泼的张天和安静内向的林月在讨论要不要参加。请你根据两位同学不同的性格特点,完成对话。
张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通过印刷,使得人们传递信息方便多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敦煌石窟使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生活风貌,也使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绘画艺术。(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州桥很坚固。赵州桥很美观。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造句。
例句: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___
19、修改病句。
1.一天,两天,三天,十天过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超市里有毛巾,肥皂,火柴及许多日用小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宁说:“明天秋游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天秋游啰!”明明大声叫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去拿桌上的书。”叔叔继续说道:“翻到72页,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今年暑假。我参加夏令营有机会。夏令营活动真是丰富多采,有画画、跳舞、唱歌、朗诵……这次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又开阔了我的眼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有特点的人。身边的同学、亲人、老师等,这些人或是“故事大王”,或是“幽默王子”,或是“小书虫”,或是“热心肠”……请选择其中的一位,抓住具体的事例,写出他(她)的特点。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文中如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请用“××”代替。
③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④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