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北风和太阳》这个故事选自哪本书?( )

A.《中国古代寓言》

B.《伊索寓言》

C.《克雷洛夫寓言》

D.《拉封丹寓言》

2、下列对带点的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岭千秋雪(包含)

B. 幽草涧边生(喜爱)

C. 东吴万里船(湖泊)

3、下列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A.压根儿:根本的意思。

B.百发百中:指的是发射一百次就能中一百次。

C.捧腹大笑:用手捂着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控制。

4、下面寓言故事中,主人公是南郭先生的是(     

A.《季子投师》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杯弓蛇影》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按照示例的特点写成语。

示例: 南辕北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落落大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三番五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填一填。

  (   )的阳光   (   )地歌唱

  (   )的金光   (   )地劳动

 

 

7、多音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zhēng dòu   fāng xiāng   zhăn shì fēng mì 

zhǔn què shòu mìng   jiān qiáng   yán tú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理解。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段话选自《_____》,从第一句话推断出前文写了桥的________

【2】这段话是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请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美观

互相缠绕,吐出水花

________

________

 

【3】“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用了“似乎”这个词,说明_____________

10、活动结束后,妙妙找到了中国又一伟大发明——印刷术的相关知识,快来了解一下吧。

印刷术的发明

佚名

①印刷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②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手抄的书籍。手抄不仅费时、费事,而且容易抄错、抄漏。书籍抄本的数量有限更无法大批量复制,严重制约着信息的传播,给文化发展带来了阻碍。

大约在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应运而生。雕版时,在平滑木板上粘贴上抄写的书稿,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接着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覆上纸,字迹就留在了纸上。

④雕版印刷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复制的速度,但同时雕版印刷也存在明显的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第二,版片存放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第三,雕版中的错别字更改起来非常困难。

⑤宋仁宗庆历年间,发明家毕昇(shēng)总结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一种更先进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

⑥毕昇用质细且带有黏(nián)性的胶泥,做成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字像一枚枚印章,放在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脂、蜡、纸灰等混合物,铁板四周围一个铁框,然后按照文章内容在铁框内将要印的字按顺序排好,摆满就是一版。排好后将版用火烘烤,使松脂和蜡等熔化,与活字印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压,只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进行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以继续使用。

⑦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用这种方法进行大批量的印刷时,效率非常高。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

⑧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它为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选文有删改)

【1】(信息提取)读文章,梳理并填写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

_______

在宋仁宗庆历年间

________

雕版印刷术

_______

【2】(说明文语言)第③自然段“大约在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应运而生”,对句中“大约”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词语可以删掉,删掉后意思不变。

B.这个词语不能删掉,删掉后与事实不符。

【3】(句段作用)选文第④自然段是围绕“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A.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B.中心句,总结全段的作用)。

【4】(内容理解)结合第⑦自然段我们可以知道活字印刷术的优点:第一,可以实现大批量印刷,效率高;第二,可以___________;第三,可以________

11、读课文,回答问题。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荷叶多、绿、圆的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儿的?

刚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要开的花骨朵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我爱花城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 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本文是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2"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1)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象而感到迷乱。(  

2)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3)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4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写了菊花的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用“____”画出描写菊花色彩各异、五颜六色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菊花千姿百态的句子。

6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进”一词可以改成“ 创造”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四字词语把蔡伦造纸的过程补充完整。

_____→捣烂成浆→______________

【4】2010年8月2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月球背面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昇和张钰哲。这足见蔡伦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那么请你用一句热情洋溢的话来赞美蔡伦吧! 要求使用比喻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认真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练习   

(篮蓝  蓝蓝)的天空,电(杆  竿)之间(联  连)着几(根  痕)细线,多么(像  向)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只  支)正待演(奏凑)的春天的(替  赞)歌。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

(篮蓝  蓝蓝)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杆  竿)      (联  连)________

几(根  痕)________细线        (像  向)________五线谱      

________(只  支)(替  赞)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不能用短文中出现的量词)

________天空      ________细线

________细雨      ________赞歌  

(3)这段话把________比作五线谱,把燕子比作________。

15、阅读天地。

纸的发明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___学富五车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___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___再后来___有了蚕丝织成的帛___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___帛比竹片___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蔑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成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进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州,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设会的进步和文划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1请给第二自然段的横线处加上标点符号。

2这篇文章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叙述的。你是根据哪些词语或短句判断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错别字并改正。

错别字______→改正后______

错别字______→改正后______

错别字______→改正后______

错别字______→改正后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照样子,写句子。

:乘客把空姐叫到了跟前。

空姐被乘客叫到了跟前。

1.黑暗把天边最后的一丝亮光吞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风把小船吹得东摇西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睡得正香,一阵沙沙沙的声音把我吵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听监考教师念《乌鸦兄弟》两遍,学生一边听,一边完成下列1、2两题。

1.乌鸦兄弟的窝破了一个洞,他们都觉得______,结果洞越来越大。冬天到了,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窝里,结果窝 _______,两只乌鸦 ___________

2.听完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很灵敏。(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预备铃一响,语文老师就涌现在教室门口。_________________

(2)我介绍给来宾们学校的情况。______________

(3)我估计这道题你肯定做错了。______________

20、小老鼠,你一定要改掉挑食的坏习气。(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春天》

提示:春天到了,一颗颗种子发芽了,钻出了地面,它们会看到什么?联系你看到过的春天景色,展开想象,以《春天》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