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诺曹去猩猩法官那里告骗子的状,竟被坐了( )的牢。
A. 一年 B. 六个月 C. 四个月 D. 一个月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心痒(yǎng) 掏出(tāo) 要决
B. 枣红(zhǎo) 拌糖(bàn) 掀搅
C. 流淌(tǎng) 广播(bō) 捂着
3、下列句子中表述完整准确的一项是( )
A.列车行驶在。
B.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完成任务了。
C.我不断地改进我的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D.柳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妹妹非常喜欢家里的小花狗,总爱轻轻地抚摸小狗的脑袋用她的小手。
B.春天到了,校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
C.姐姐非常疼爱我,她总是把自己最心爱、最喜欢的东西留给我。
D.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背着书包开心地走出了教室。
5、认真听两遍音频,按要求做题。
1.我国北斗系统共经历了______个时期。
A.1 B.2 C.3
2.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在______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A.西昌 B.酒泉 C.北京
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我国北斗系统是世界三大导航系统之一。______
(2)北斗导航系统的成功,迈出了我国航天强国坚实的一步。______
4.听了短文,我此刻的心情特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
“凶”第1笔是_____,在写这种笔画较少的字时,要把笔画写得_____;“蓬”是_____结构的字,第4笔是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石头书》一文中,“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画”指的(_____)(_____)(_____)。
⑵、恐龙的种类(______),形态更是(_________)。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认识了许多恐龙,有(____)、(_____)、(_____)等。
⑶、台风(________),像头(_______),呼呼地向着城市(______)。可是,他很快发现,(____)巩高了,树木(____)了,人们(________),一点也不惊慌。这段话告诉我们气象卫星有(______)的作用。
8、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要美观。
zī shì bǎo cún fēn fānɡ jì xù
qiān xū xiōnɡ měnɡ xīn shǎnɡ fù zé
9、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根据文段内容把蔡伦造纸的过程补充完整。
剪碎或切断→_____→捣→_____→_____
【2】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当你在一张张白纸上画画、写字的时候,你想对蔡伦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完成课内阅读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1】这段话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用来具体描绘“烂漫”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赶集__________
A.集合,聚集。 B.集市。 C.集子。
(2)烂漫__________
A.因水分过多或过熟而松软。 B.腐烂;破碎。 C.形容程度深。
【3】在喜欢的句子后面打上“√”,并写出理由。
(1)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朝一个方向聚拢来…… ( )
(2)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 )
理由: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传 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们仍然顽强地坚持学习。
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黄土块(代 带)替。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能抄一课学-课。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教科书啊!
【1】划掉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然——(_____) 困难——(_____)
渴望——(______) 只能——(______)
【3】给下列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环——(________) (________)
科——(________) (________)
仍——(________) (________)
难——(________) (________)
【4】写出这个片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
12、开心阅读(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古诗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去火清热□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荷叶不怕油污□不怕水浸□不怕烟熏口用荷叶煮成的粥□碧绿清香□清爽可口□
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所以我更爱荷叶。
【1】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用波浪线画出荷叶样子的语句。
【3】在“□”里填入适当的标点。
【4】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
A.“我”不爱荷花,只爱荷叶。
B.荷花不值得赞美。
C.荷花值得赞美,但荷叶更值得赞美。
13、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用所填关联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介绍赵州桥时,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这段话的总起句是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树木的芽高高地在空中过冬。林繁缕叶子在秋天就枯黄了,但它的芽在地面上的枯茎中活着呢,颜色还是绿绿的。触须菊、卷耳、石蚕草以及许多其他更矮小的草儿,也都是在地面上过冬的。它们在积雪下保全了芽,准备浑身碧绿地迎接春天。还有许多种草儿,把芽保藏在地底下过冬,鹅掌草、铃兰、舞鹤草、柳穿鱼等的芽,在根状茎上过冬;野大蒜、野葱等的芽,在地下鳞茎上过冬。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的芽,就在这些地方过冬。那些水生植物的芽,却埋在池底或湖底的淤泥里过冬。
【1】根据全段的内容,在横线上给这段话加一句总起句。
【2】这段话从 这两个方面按从里到外的顺序介绍芽儿过冬的。
A.树木和矮草 B.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C.草类植物和水生植物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放风筝
阳春三月的一天,几朵白云在空中悠悠地飘着。我无意地向天空望了一眼,忽然我的视野中多了一样东西,飘来飘去,忽上忽下。我瞪大了眼睛,看清了——原来是一只粉红色的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
啊!这风筝给静静的天空带来了几丝生气,使天空变得更加迷人,更有诗情画意了。
放风筝的孩子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晴,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那悠悠的白云。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喊着:“风筝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风筝翱翔(áo xiáng)于蓝蓝的天空中,牵动着我的心。我正看得入神,那风筝却忽然向下坠(zhuì)去。远处,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风筝线,风筝终于落地了,孩子呆呆地站在花坛旁,看着面前的一畦(qí)花苗。
天空又静了,连云儿也好像不高兴地徘徊(pái huái)着。真可惜,这醉人的景色,瞬(shùn)间便消逝(shì)了。孩子却跑了。风筝,在花坛旁平躺着。我呆望着天空,站了很久。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那孩子又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就像一朵白云悄悄地飘过来。他一手抱着一个花盆,来到风筝坠落的地方, ,—双小手 ,小心翼翼地把花盆里的花苗拔出来, 。噢,他刚才踩倒了几棵花苗,从自己家里移来几棵补上了。
云儿多么纯洁,就如同孩子的心。
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朵朵云儿也似乎高兴地笑了。
【1】按照顺序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序号。
A.扒开松土 B.栽进土里 C.蹲下来
【2】按短文内容连线。
风筝落地, 天空诗情画意。
风筝又飞起来, 天空又静了。
风筝飞起来, 天空越发美了,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凤筝是一只粉红色的、没有尾巴的风筝。
B.“风筝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这句话表现了孩子认为风筝放得太高很危险,应读出担心、害怕的语气。
C.“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这句话借赞美天空来赞美男孩的心灵美好。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高兴地叫起来。(填神态动作的词,不能与示例相同)
“哦,这真是一个让人感到意外的消息。”小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每天晚上收听广播和电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弯一弯腰,捡起近在咫尺的垃圾,张一张嘴,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与必要性。下面请你给大家写三条关于环境的广告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写句子。
(1)鲁滨孙在洋面上遇到了风暴。(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我房里已经有点顺序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下得太大了,以至于把我的山洞的一边冲塌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下课后,飞快地跑出教室。
2.有一次,我用一根小棍轻轻点了它一下,它立刻转动身体,向我高高举起那大
钳子剪刀似的。
3.李老师举起那根教鞭高高地,却又轻轻地放在讲桌上了。
20、修改病句,共3处。
在鼓号声中一阵,入队仪式开始了。鲜艳的队旗迎风飘荡,雄壮的队歌在校园里回响。一百多名同学加入了少先队,戴上了五颜六色的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同学们,这学期,在《剃头大师》一文中,我们认识了“胆小鬼”小沙和“害人 精”老师傅,在《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中,我们又见识到了裁缝的“慢性子”和顾客的“急性子”,这些人物,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生活中,我们也会接 触到许多人,亲人、老师、同学、邻居……哪一个人最有特点?又给你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象呢?让我们也拿起笔来,写一写。
具体要求:
1.想一想:这个“人”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为他(或她)想一个贴切的称呼,拟一个能体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2.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这个特点,也可以通过人物的一系列的行为来写人物的特点。
3.语句通顺,书写认真,字数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