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爽”共有11画,第二笔是竖撇。

B.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C.《叶公好龙》这个故事揭露了某些人虚伪的面目,他们好像很喜欢某种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

D.《元日》这首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春节的习俗有喝屠苏酒、贴春联、放鞭炮等。

2、下面的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的是(   )

A.《狐狸和葡萄》 B.《狼和小羊》 C.《小马过河》 D.《农夫和蛇》

3、下面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是哪一项( )

他们俩的相貌得远了,怎么会认错呢?

A.不相同;不相合

B.错误

C.缺少;欠

D.不好;不够标准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守株待兔》让我明白了做事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B.《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的坐车人因为事先没有看准方向,且不听朋友劝告,最终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C.《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并正视自己的短处。

D.《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美丽的外表和实用的价值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按要求造句。(4分)

栩栩如生情不自禁喜出望外应有尽有中选一个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其……不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题型】语言表达

【适用】较难

【标题】2013-2014学年辛庄联小三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回忆课文内容,按要求填空。(7分)

(1)大明湖畔,柳树郁郁葱葱,像垂下无数条碧玉丝带。你会联想到起唐朝___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_”是唐代诗人   《嫦娥》中的诗句。

(3)本学期,你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很多课外阅读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如《         》,请说出你喜欢主人公的原因   。

【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3-2014学年辛庄联小三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8分)

近义词:仿佛(   ) 忧伤(   ) 立即(   ) 注视(   )

  难过(   ) 匆忙(   ) 快乐(   ) 突然(   )

反义词:缩小(   ) 灵活(   ) 减少(   ) 喜欢(   )

  危险(   ) 熄灭(   ) 犹豫(   ) 吃力(  

 

6、看拼音,写汉字。

dào  yìng chí  táng   xīn shǎ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

shī zi   rú hé dài  jià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7、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作者是_______ 代诗人  _______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句诗出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 代诗人  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看谁的字写的最漂亮。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外阅读。

植物的“感情”

有人说“草木无情”,但是仔细观察,植物似乎也是有感情的。

含羞草像小姑娘一样怕羞,用手一碰,它就羞答答地闭起了叶片。向日葵特别爱太阳,脸儿总是跟着太阳转。西红柿很喜爱音乐,每天为它播放三个小时乐曲,能促进它迅速生长。

更奇怪的是,有的植物碰到合不来的伙伴会萎靡不振。所以,有经验的农民就给它们安排能够和睦相处的邻居。

大豆和玉米是一对好邻居。大豆根瘤能供给玉米营养,而玉米根扎得较浅,绝不跟大豆争夺养料。棉花特别欢迎大蒜在它身边,因为棉花怕蚜虫,而蚜虫又特别怕大蒜分泌()出的气味。

黄瓜讨厌西红柿,这两位做邻居,黄瓜会越长越瘦。如果让菜豆角和黄瓜做伴,黄瓜会变得水灵灵的。娇嫩的花儿脾气就更大了。铃兰花和丁香花“势不两立”,铃兰发出的香气会使丁香窒(zhì)息而死。如果换成勿忘我做铃兰的邻居,它们就像竞赛似的,花儿开得又大又鲜艳。

植物有“感情”,不是因为它们有产生感情的大脑,而是由于生长的本能。它们有时为了争夺阳光和土壤(rǎnɡ)中的养料而“打架”,有时别的植物分泌的东西恰恰是自己喜欢的,而有些植物分泌的却是邻居们的致命毒素。至于有的植物听了音乐能促进生长,这是它们吸收了声音的能量,加快了新陈代谢的结果。

【1】短文第______至第______自然段具体讲了植物伙伴之间的关系。

【2】短文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特点?把它们的名称在文中圈出。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中。

①彼此相处融洽。( )

②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下去。形容双方仇恨深,矛盾大。( )

【4】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铃兰花和丁香花适合做邻居。( )

②棉花欢迎大蒜在它身边,是因为大蒜绝不跟它争夺养料。( )

③播放音乐能促进西红柿生长,因为西红柿吸收了声音的能量,加快了新陈代谢。( )

【5】题目中的“感情”为什么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没关系。到那时我就把头发烫起来。于是,我的头发就会变成树林!小鸟、松鼠、小虫子们,都来到这里,这座树林别提有多棒了。”

小叶和小美听得入了神,羡慕地说:“哦,这真是太好了。”

“哦,真是太好了……”

小真的头发快点儿长长就好了。

1为了不让长头发拖在地上,小真想出了什么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

2小叶和小美原来觉得________________,到后来她俩却______________,这前后态度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1、阅读练习

神秘的太平洋赤道

①茫茫的太平洋上,“实践号”耕波犁浪,航行在赤道海域,使我有机会亲眼目睹了那里的风光。赤道的风光确实是奇特的。那里四季如夏,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气温一般在摄氏三十度左右,昼夜温度差只有两度。

②赤道海域降水频繁。有时一边是晴日当空,一边却是______________。有时太阳出得好好的,不一会儿,海面上天连水,水连天,黑压压的一片,一场暴雨哗哗倾泻。一道道垂天而下的雨帘,如同瀑布一般,撒落在海面上,看去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

③赤道上空的云变幻莫测。举目望天空,有时彩云如孔雀开屏,有时细云如一条条缓缓的小溪。最美的要算色彩艳丽、斑斓绚丽的彩霞了。你看,当火辣辣的太阳落向西边天际的时候,天空中的朵朵白云被染成紫红色衬托在蓝天上,显得分外美丽。不一会儿,太阳接近水天相交处,天边顿时像烧起一片火。通红的云霞,如同万面红旗招展。眺望远方,一片灰、白、蓝、红色交织在一起的云彩,宛若一幅五彩缤纷的水彩画。

④遥远神秘的太平洋赤道,给我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回忆。

【1】认真读读第②自然段,把画横线处的句子补充完整,注意字数相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把彩云比喻成了_____,把细云比喻成了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主要通过写________来突出赤道风光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庐山的云雾(节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绵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1】这段话共有(   )句。

【2】用直线划出这段话中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的句子。

【3】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齐白石画虾

齐白石小时候是个放牛娃。他每次放牛回家,到池塘边洗手,都会看到虾在水里游啊游,游得很有趣,于是就把虾画了下来。以后,他就把画虾作为特别的爱好。

齐白石五十七岁那年,一天,他从木柜里取出一幅虾的画,看着看着,不禁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按照古代画家画虾的方法画的呀,像死的一样……”他越看越不满意,就叫家里

人买来几只活的长臂虾,把它们养在大水碗里。

他每天对虾进行观察、写生。有时用笔杆碰一碰虾,只见虾“腾”地跳了起来,他立刻把这个姿态画下来。就这样看了画,画了看,天长日久,他所画的虾像活的一样,身体有透明感, 虾须似乎一碰就会动起来

【1】联系上下文, 解释下列词语。

自言自语:________________ 写生:________________

【2】齐白石为什么能把虾画得像活的一样?

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

【4】中国有很多著名的画家,你能说出几个画家的名字吗?你能说出他们的代表作吗?试试看哦,你是最棒的!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毽(jiàn)子

我们小时候踢毽子,键子都是自己做的。

首先要做毽子托。选两个小钱,大小厚薄相等,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接着要缝鹅毛管——一鹅毛管缝在毽子托的一面。最后插鸡毛,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后,一只毽子便做好了。

鸡毛必须是公鸡毛,而且只能用大尾巴之前那一部分,以够三寸为合格。鸡毛要“活”的,即活公鸡身上的。活鸡毛做的毽子毛茎柔软而有弹性,踢起来飘逸潇洒。死鸡毛做的毽子踢起来就发死发僵。鸡毛里讲究要“金绒帚子白绒哨子”,即从五彩大公鸡身上(拔 拨)下来的,毛的(末 未)端乌黑闪金光,下面的绒毛雪白,次一等的是芦花鸡毛。赭(zhě)石的、土黄的,就更差了。

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里面都有一两只足以自豪的毽子。踢毽子是乐事,做毽子也是乐事。一只“金绒帚子白绒哨子”,放在桌上看看,也是挺美的。

【1】在文中的(   )中选择正确的字,画“√”。

【2】毽子的制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鸡毛必须是__________,而且只能用__________那一部分,以够__________为合格。鸡毛要“活”的,即__________身上的。

【4】活鸡毛做的毽子毛茎柔软而有弹性,踢起来飘逸潇洒。死鸡毛做的毽子踢起来就__________发僵。

15、课外阅读。

蜻蜓

初秋,村外的池塘里,水清如镜,一大群蜻蜓互相追逐,飞来飞去,时而俯冲下来,尾巴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又立即飞向空中。池塘里留下了一圈圈的波纹。慢慢地向四周扩散。见到这般景致,我便想起了“蜻蜓点水”这个成语,它是用来形容做事肤浅,不深入的。对于人来说,空只是根据对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对于 蜻蜓来说,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原来,在池塘水面上点水是一群雌蜻蜓,它们之所以用尾巴点水,并不是要深入下去,或者测量水的深浅,而是为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蜻蜓卵很小,它们落入水中,随着水的波浪荡荡来荡去。开始了水中的生活。经过孵化,蜻蜓卵变成了幼虫,这幼虫叫做水虿(chài),它身体扁阔,呈长条状,头部比较大,很像小蝎子。一个秋冬的时间,水虿在水里经过十几次蜕皮,,才能渐渐长大。等到第二年春天,水虿顺着水里的草茎,或从池塘的岸边,爬出水面,不吃也不动,再经过几天,又进行一次蛟皮,水虿就变成了成虫,它长着两只贺圆的大眼睛、两对透明的翅膀和一条长长的尾巴,这就是新一代蜻蜓。

起初,蜻蜓的身体和翅膀都很软,可是很快就变得硬朗起来。它便展翅飞上了天空。这时蜻蜓开始了新的生活,白天捕蚊虫,衣晚落在草茎上休息。经过一个春夏的生长,蜻蜓成熟了、初秋,又有了“蜻蜓点水”的故事。

蜻蜓是一种益虫,有人做过统计,一只蜻蜓一生中可以吃掉个2000多只蚊虫,为人类除害做出不小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爱护蜻蜓,不要捕捉它们。

【1】蜻蜓生长要经过几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1)在池塘水面上点水的是一群_______

A.雄蜻蜓 B.雌蜻蜓 C.水虿 D.蜻蜓卵

(2)“蜻蜓点水”对蜻蜓来说是________,做为成语来形容________

A.做事肤浅,不深入, B.要深入下去,测量水的深浅。

C.为了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 D.为了显示飞行技术高

【3】蜻蜓产卵的时间是( )

A.秋冬

B.春天

C.夏天

D.初秋

【4】为什么说蜻蜓是益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益虫呢?试着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学会劝说。

一天下课时,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你正好看见了,这时,你准备怎样劝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荷叶挨挨挤挤的,真好看。(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饭后,爸爸妈妈有时经常到公园去散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疫情期间,大家都很少出门,大街上没了往时的热闹: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18、本学年我们重点阅读了《大林和小林》 《安徒生童话》 《中国神话故事》和《快乐王子故事集》这几本书。你对书中的哪个人物(或故事)最感兴趣?为什么?请你结合书中内容简要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

瑞恩的募捐活动还在陆续。

20、修改病句。

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山坡上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盛开着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迎春花、淡紫的牵牛花一丛丛……等我活泼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

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妙笔生花。

人是最善于学习的,能不断地从周围的事物中学到东西,从而丰富自己的思想。下面给你提供几种事物现象,你能从中联想到什么?选一则把它写下来,作文题目自定。

1.蚂蚁采食;2.母鸡带小鸡;3.蜜蜂采蜜;4.蜘蛛结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