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描绘的是海滨画面的一组词语是( )
A.一处院落 一点灯火明
B.千座高楼 百条商业街
C.一条小溪 一串辣椒红
D.一个贝壳 一船鱼虾肥
2、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禁________止(jīn jìn) 羊圈________(juàn quān) 投降________(xiáng jiàng)
载________重(zǎi zài) 处________境(chǔ chù) 差________不多(chà chā)
3、选字填空。
的 地 得
(1)官绅一个个吓( )面如土色。
(2)到了河伯娶媳妇( )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
(3)没钱的只好眼睁睁( )看着女孩儿被他们拉走。
4、下面书写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哺捉 据说 普通 两败具伤 春光明眉
B. 抖刷 派人 惊愕 焕然一新 繁花似锦
C. 轰明 年纪 茫然 目不转晴 满怀信心
D. 竖琴 冰箱 疲备 忍饥挨饿 合睦相处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掘出来,发现它还是那样_____、朴素、_____,被人们认为是___________的东西;而铁罐呢,连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和鹿》的故事选自《__________》。我还知道《_________》也是出自这本希腊民间故事集。
6、写出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1. 木(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
2. 宀(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
3. 忄(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
4. 亻(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
5. 日(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
6. 口(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
副____ 博____ 距____ 张____ 燥____
幅____ 搏____ 拒____ 帐____ 躁____
8、根据拼音写词语。
1.听到下课líng shēng 同学们陆续走下lóu tī
。
2.闭上眼睛,我的sī xù在茫茫宇宙中chuān suō
。
3.我国xiū jiàn的西藏铁路是我们的jiāo ào
。
4.小hú li捡到了一块qiǎo kè
力,开心地吃了起来。
9、课外阅读。
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䲟。䲟的体形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䲟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ěr)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
“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它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漂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
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
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前进—( ) 短暂( ) 附近—( )
【2】为什么说䲟在大海中乘“船”周游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䲟乘的“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鲫“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美餐”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生活中你都认识哪些鱼?你能说出这些鱼的名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一 枚 金 币
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
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它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金币想,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要把我当成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迎面又走来一个学者。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但这种人自视清高,甚至会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他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
这时,富翁匆匆赶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噢,主人在找我!”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富翁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放在一个孩子手上。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牧童接过金币,递给了学者,然后牵着水牛给了富翁。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面前,把钱给她了。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后心情怎样?为什么?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刚掉出来的金币看见了______,但它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______________。金币又看见________,它又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______________。金币接着看见了________,这一次它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金币最后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了吗?请你用金币的口吻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粽子
每年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用翠绿的芦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1】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圈一圈。
【2】读第二、三、四自然段,这几段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写粽子。
【3】用横线画出文中用比喻的句子,这个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简要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至少写两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白居易求教
唐朝时,长安有个文学家叫顾况,有点才气,但是性情高傲,遇到后生晚辈,常常倚老卖老。白居易听说顾况的名气,带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家去请教。
顾况听说白居易是官家子弟,只好接待。白居易拜见了顾况,送上诗稿。
顾况瞅了瞅年轻的白居易,又看了看名(帖 贴),看到“居易”两个字,皱起眉头打趣(叼 刁)难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顾况莫名其妙地数落了几句,还是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诗稿随手翻着,手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诗稿,轻轻地吟(颂 诵)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读到这里,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马上站起来,紧紧地拉着白居易的手,(热 激)情地说:“太好了!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刚才跟您开个玩笑,您别见怪。”白居易谦虚地说:“我会更努力地写诗!”
打这次见面后,顾况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才,逢人就夸,说白家的孩子怎么了不得,一传十,十传百,白居易也就在长安出了名。
【1】我会用“√”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字。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仗着岁数大,摆老资格。(_____________)
(2)指在某件事上,故意为难他人,使其难堪或办不成事。(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描写一开始顾况对白居易的态度的句子
【4】用“﹏﹏﹏”画出描写顾况读了诗稿后对白居易态度的句子。
【5】照样子,写词语:恭恭敬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说说短文中白居易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串快乐的音符
有一串快乐的音符。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搞不(清晰 清楚)。
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 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
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
在城市的一幢小楼上,有一扇小窗开着,对着星星闪烁的夜空。小音符们感到很好奇,就钻了进去。
哦,里面有个孤独的白头发的老奶奶。她的老伴去世了,她在思念老爷爷。
突然,她听到了从窗外飞进来的小音符们的歌。啊,多么熟悉的歌,这是老爷爷在年轻时就爱哼唱的歌。在老爷爷和老奶奶初次相识时,老爷爷就为老奶奶哼过这支快乐的歌。后来这歌(伴侣 陪伴)老爷爷和老奶奶生活了很长的岁月……
如今歌声又飞进来了,就像当年老爷爷在轻柔的月光下,轻轻地哼唱着。
老奶奶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终于笑了。
不知为什么,小音符们再也不想跑了。它们手拉手地钻进了老奶奶的心里,它们愿意留在那里。
【1】用“/”画去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读短文中画“﹏﹏﹏”的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请另外再续写一句:也许是_____________。
【3】不愿停留的小音符们,最终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的原因是( )
A.老奶奶喜欢听它们的歌
B.老奶奶懂得欣赏它们
C.它们能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
【4】读了小音符的故事,你有哪些话想对这些小音符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春天的雨点》片段,回答问题。
乌罕娜把达丽玛送以家门前,扭身走了。达丽玛摸着自己干干的衣服,望着老师细雨中朦胧的背影。她没答理跑来讨好的自己的叭儿狗,没去看心爱的小羊羔儿,不理睬调皮的小牛犊儿。细雨打湿了达丽玛的头发,她一直望着老师的背影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
绵绵春雨一直下着。第二天早晨,乌罕娜推开家门,只见达丽玛正高高举着一 把鲜红的雨伞,站在绿茸茸的草地上等待着她。看见老师出来了,达丽玛的笑脸像绽开的花朵。
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蓬勃的生机,春天的雨点儿,仿佛也落在了乌罕娜和达丽玛的心里。
【1】课文大搜索(在文中找到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 )的背影 ( )的原野 ( )的雨伞
( )的草地 ( )的花朵 ( )的生机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在这个比喻句中,把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的雨点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以“春天的雨点”为题,主要是因为( )
A. 这一天下着细细的春雨。
B.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心就像春天的雨点,滋润着她们的心田。
15、课外阅读
春联(节选)
①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②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p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列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此外,上下联平仄(zè)要相调。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zè)声。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③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譬(p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祈望与祝福的春联。“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春联的内容,不仅应符合作者自身的特点,还应体现出一种健康的审美趣味和追求。
【1】阅读第②自然段,判断下列哪些是春联的特点?是的画“√”,不是的画“×”。
(1)上下联字数相等。(_____)(2)感情要强烈。(______)
(3)词性要相对。(_____)(4)平仄要相调。(______)
【2】文章第②、第③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写的,请在文中找出来,抄写下来。
第②自然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
第③自然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春联的特点,读一读,连一连。
又是一年芳草绿 竹报岁平安
勤劳门第春光好 依然十里杏花红
梅开春烂漫 和睦人家幸福多
【4】根据短文第③自然段,你觉得下面这副春联应该贴在哪里?选序号填在括号里。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饭香菜美喜供佳宾醉饱( )
A.饭店 B.家里 C.商店 D.学校
【5】贴春联是我国春节特有的习俗。我国还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你一定了解了不少,快来告诉我们吧!
节日 | 过节时间 | 节日习俗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6】从古至今,流传下许多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如过春节时,看到家家户户贴春联,我们会想到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清明时节,看到天空中飘飘洒洒的雨丝,我们会吟诵诗句“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重阳佳节时,身处异乡的人们也会感叹道:“独在异乡为客,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2)铁罐把陶罐碰成碎片。(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1.选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
18、妙笔生花。
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想象一下雨后的彩虹,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语段。(1个错别字,2处语病)
“钉零零……”上课铃响了。我立刻走进教室,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圈画重点词用红笔。王老师看到后露出了笑容,满意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数学对我最感兴趣,所以特别爱做数学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盛教听到呼救声,飞奔过去,猛地跳了下去,脱去棉衣,从冰水里把朝鲜儿童救了上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涛带着爸爸去北京旅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有趣的一本神话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勤的园丁是李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动笔写一写你和书的故事吧!可以写你和书之间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你和小书架(小书箱、小书橱)的对话,还可以夸夸你的小书架。题目自拟。字数不少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