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带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撒谎(sā) 挨挨挤挤(āi) B.挣脱(zhēng) 风号浪吼(háo)
C.积累(lěi) 一模一样(mó) D.海参(cān) 一溜烟儿(liù)
2、下面的句子中缺少的关联词是( )
童同( )学习优秀,( )乐于助人。
A. 虽然……但是…… B. 不但……而且……
C. 因为……所以…… D. 如果……就……
3、下列没有复眼的昆虫是( )
A.萤火虫
B.蜻蜓
C.蜘蛛
4、下列名人名言中,告诉我们要勇于改过的一项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C.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D.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5、给加点字补全音节。
干燥(z____) 概括(g____) 超过(ch___)
灼伤(zh____) 周末(m____) 鱼缸(g____)
钳子(q____ ) 搏斗(b____) 比较(j____)
6、反义词对对碰。
弯曲——(_______) 消失——(_______)
朴素——(_______) 绽开——(_______)
7、关联词语填空。
(1)(______)在白天开花,(______)有被灼伤的危险。
(2)你(______)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______)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3)(______)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它们(______)会打起来。
(4)大部分蜜蜂(______)飞到哪里,(______)可以回到原处。
8、读拼音,写词语。
xiàn rù hé dǐ xū yào lāo tiě niú
shuǐ xìng xíng shǐ mù liào gōng chéng shī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长得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但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形成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爬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儿,将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字词,并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画出来。
【3】下面哪个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 )
A.它长得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B.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4】用“﹏﹏”在文中画出一处你认为优美生动的语句。
【5】根据文中的描述,刺猬的硬刺有______作用?(填序号)
①保护刺猬不受强敌伤害 ②搬东西 ③把瓜柄扎断 ④加快刺猬的奔跑速度
【6】你还知道哪种动物身体的哪一部分有着怎样独特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纸的发明》选段,完成文后的练习。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千,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1】用“ ”画出蔡伦造纸过程的句子。
【2】用“~~~~~”画出蔡伦的造纸术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3】用“既……又……”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本课,你想对蔡伦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金色的沙滩上(节选)
画家小姑娘介绍她拴到的贝壳:“你看这是沙蜊子,这是大猫眼,这是小螺蛳,这是金海螺……你要哪 个?随你挑!”
小姑娘摇头,对画家说:“我不要,教师说了,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我要回家吃饭了!”
画家感动极了,她不知道怎么来感谢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只好把贝壳装进塑料袋里,忽然,他灵机一动,大塑料袋捅了一个洞。
美丽的贝壳从塑料袋里漏出来,一颗颗落在金色的沙滩上。小姑娘多么喜欢贝壳呀,画家希望好能悄悄捡起来,没想到小姑娘把他喊住了□□叔叔□您的贝壳掉了□□她弯下腰,把一颗颗贝壳拴起来,还给画家,画家心想:
【1】在文中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 ”划出写小姑娘不要画家贝壳原因的句子。
【3】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当小姑娘把贝壳还给画家时,画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写在文中横线上。
12、阅读课文《燕子》片断,完成练习。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图地荡漾开去。
【1】仿写词语。例:波光粼粼(ABCC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横掠”写出了燕子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沾”字写出了燕子飞行时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如果这只小燕子会说话,在飞翔的时候,它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冬冬把奶奶那柜子里的铃儿全都看了一遍,里面有大铃儿和小玲儿,发亮的铃儿和古旧的铃儿,上了漆(qī xī)的铃儿和没上漆的铃儿。
“太难猜了。”冬冬说,“快告诉我吧,您最喜欢哪只铃儿?”
奶奶把冬冬一把揽(nǎn lǎn)在怀里,紧紧地搂(lǒu luǒ)着她说:“我最喜欢的是每个星期六早晨听见你按响的那只门铃。”
【1】用“/”画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词语。
( )的铃儿 ( )的铃儿 ( )的铃儿
【3】第三自然段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分别是哪些?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是哪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 )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 )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 )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 ),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 )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语段中的括号里。
(奔 跑 甩 扯 扑 挂)
【2】“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中的“这个机会”指什么?用“____”画出来。
【3】读画“ ”的句子时要用_______的语气。这是鹿重新认识到自己的角和腿的价值:鹿角虽然____________,却让鹿差点儿_____________;鹿腿虽然__________,但是却让鹿___________。
【4】读了选文后,一位同学说:“美丽的鹿角一点儿也不重要,只有鹿腿才有价值。”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下面不能体现街市热闹的是( )
A.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B.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很多。
C.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
【3】从“_______”和“_______”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画上的人非常小。连这么小的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说明_______。
【4】你还搜集了哪些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要养成一回家就写作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个卖木雕的少年很质朴、很善良。(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维护了国旗和祖国的尊严。我赢得了外国人的尊重。(请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带着温暖和光明向我们走来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忘不了那只松鼠。 我在聚餐上说漏了嘴。(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国做的一切怎能不让人们感动呢?(改成用句号结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预备铃一响,语文老师就涌现在教室门口。_________________
(2)我介绍给来宾们学校的情况。______________
(3)我估计这道题你肯定做错了。______________
20、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小牛把土地爷爷送给他的那袋麦子很好地保存保护起来。
2.我们来到敬老院,走出校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
21、生活与语文。
昨天(6月20日)下午第三节课后,三年级(1)班的王红把一个红色的水杯落在操场上了,请你帮她写一个寻物启事,注意格式。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