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三衢道中》本诗的题目意思是(       

A.在离开衢州的路上

B.在去往衢州的路上

C.在三衢山上讲道

2、下列带下划线的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听(qiè)    现(chén)  (sī)     (fēng)利

B.藏(chǔ)   (shǔ)   (shēn)   (níng)静

C.(jǐng)报  (zǎo)    (zhèn)定  (chuán)

3、我会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正确的打“√”)。

防( tí   dī   视(líng níng     sàn sǎn

nán  nàn   带子(xì   jì   折(qū   qǔ

 

4、选出下列对加横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 西岭千秋雪(放在嘴里)   B. 东吴万里船(停泊)

C. 幽草涧边生(爱)   D. 上有黄鹂深树(鸣叫)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mì mì____ fēng lì____ zī shì____

pǔ tōng____ wēi wǔ____   xùn sù____

lòu yǔ____ yīng ér____ sū xǐng____

chuí liǔ____

6、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2)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______

(3)兵来将挡,______________

(4)花中四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指的是:_______

(6)绿荫不减来时路,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描写的_________季节的景象。

(7)月黑见渔灯,______________。微微风簇浪,______________。(《舟夜书所见》清 查慎行)

7、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lián péng   cuì niǎo                 ruì shì                 bēi cǎn

ān wèi                 jiè chǐ   yī shēng                 tuò mò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外阅读。

五花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季的山的景色。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3】用“﹏﹏”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文段一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节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明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也成为了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白居易借中秋感怀:“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但中秋节盛行却在宋朝,辛弃疾在《一剪梅·中秋元月》中以“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一句,借月亮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至明清时,中秋节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传说非常多,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文段二

端午节,又称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受到尊崇的官吏,却被一位嫉妒他的官吏陷害,他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出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蛟龙的怒气。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唐代诗人文秀赞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曾描述:“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端午节时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用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制成的。

农历五月,也就是端午节所在的这个月份,对中国人而言,除了纪念屈原,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意义。许多中国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最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因此许多家庭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用来驱除灾害和疾病。人们还会挂带香包,这种香包是用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做成的,也可以保护人们远离疾病。

1请从短文中各摘抄一句你喜欢的关于中秋节和端午节的诗句。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段,梳理文章的内容。

(1)文段(一)主要介绍了中秋节的________,结尾处简单介绍了有关中秋节的____________。人们在中秋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等。

(2)文段(二)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________________。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下面对两个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一)的第1~2自然段都是围绕“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句话来写的。

B.文段(一)中引用唐诗宋词中的名句,是为了说明中秋节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C.文段(二)重点介绍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以及粽子的制作方法。

D.文段(二)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这句话来写的。

4仿照下面的句子,简要介绍一种节日食品或地方特色食品的制作过程。(提示:如饺子、煎饼、麻花等)

例:粽子是用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把这一段话读给同桌听,请他评一评。(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想一想还有谁来过?发挥你的想象,照样子,写一写。

_____,告诉我 _____

【3】假如你站在油菜花田里,你能像作者一样,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写吗?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油菜花,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和蜜蜂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连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 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和下面的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赞美——__________  __________

2蚂蚁忌妒蜜蜂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只夸奖蜜蜂,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给短文中的横线处补全对话。

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撤 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株颜色稍淡的,让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 精致)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字词,并用“?”标出来。

2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盏花的态度是(  )

A. 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

B. 没有耐性,心情烦躁,郁郁寡欢

C. 心血来潮,马马虎虎,很不情愿

3老奶奶最终的结果是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据说公元336年,有位德高望重的僧人路过敦煌的沙鸣山时,看见了沙鸣山在一片金光的笼罩之下出现了千佛的形状,于是他无比虔诚地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奉佛像。现在,在敦煌近500个洞窟中,有2400多座彩塑、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主佛卢舍那大佛,身高17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他面容端庄娴雅,表情温和亲切,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著名的露天大佛有17米高,端坐在危崖绝壁中,笑眯眯地俯视着芸芸众生。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云冈石窟的浮雕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每年都要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

1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石窟,其中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是_____________,讲述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故事的是_______,“东方的维纳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这三座石窟都是在北魏时期开凿的。______

(2)这三座石窟都是佛教胜地。______

(3)只有中国人喜欢去这三座石窟游览。______

(4)从这三座石窟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伟大。_____

15、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

松树,不是寻常的树木可以比拟的。不管是暖和的春天,炎热的夏日,清爽的秋季,或是寒风透骨的隆冬,它都一样青葱苍翠和茂密,充分表现出坚强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春天里,草木都长出了嫩绿的新叶。松树当然不会外,也蓬勃地生长,在和煦的阳光下,静静地听着人们的赞美。

转眼间,炎热的夏天来了。阳光虽然猛烈,但是松树的叶子,更长得密密麻麻的,它随着风儿摆动,发出令人爱听的松涛声。

秋风过后,梧桐的叶儿开始脱落了,其他的树木都披上了黄色的衣裳,只有直立的松树依然如故。它昂着头,任由风吹霜打,流露出一股英勇不屈的气概。

在呼呼的寒风吹袭下,草木全都枯萎了。这时,就只有那苍劲的松树,仍然披着翠绿的衣裳,英勇无畏地挺立着。天气越是严寒越是显出它那坚强刻苦的性格。

我们要像松树一样,有坚强的意志,有刻苦耐劳的精神。

【1】给短文加上题目。

【2】用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3】“松树当然不会例外”中的“不会例外”指的是什么?

_____

【4】松树一年四季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春天________;夏天________;秋天________;冬天________

【5】读完全文你想对小松树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可是您无论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会笑话您的。(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枣核走了!(扩写句子)

枣核_______地走了! 

3.照样子,改写句子。

:老虎很累。

老虎累得筋都快断了。

我很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每当我参加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的心情万分激动,心里有很多话要说……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①小虾有一幅钳子。

②龙一鸣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一顶黄色的帽子。

③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茄子、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④早上,奶奶买回了母鸡一只。

⑤燕子有一双翅膀剪刀似的。

20、病句修炼坊。

1.因为王敏改造了学习方法,所以增强了学习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非常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觉得很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这次习作,我们要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人物的特点指的是这个人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如技术特长、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特征等。题目自拟,注意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如“小博士”“小包公”“下棋高手”“家有虎妈”“惜时如命的姐姐”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