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鹿角和鹿腿》这个故事,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B.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C.事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我会选。
清澈(chè zhé) 喘气(zhuǎn chuǎi) 湛蓝(shèn zhàn)
卷走(juàn juǎn) 裸露(guǒ luǒ) 雨水奇多(qí jī)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母亲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B. 春节里人们习惯贴春联、放鞭炮
C.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4、读一读下列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寻找——找寻 B.积累——累积
C.牛奶——奶牛 D.代替——替代
5、读句子,能在括号里填上与加点字词意思相反的字词。
①不知怎么回事,_______的水竟然变得浑浊起来。
②我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有______有略,重点突出。
③不知怎么回事,喧闹的教室突然_____了下来。
6、补充词语并填空。
( )( )私语 ( ) 涛 澎 湃 ( )色( )异
物产( )( ) 恍( )惚( ) ( )( )降临
(1)他们俩在一块儿_________,不知谈论些什么。
(2)我们的国家地域辽阔,_________。
(3)每当_______,小楼上便飘出一阵绝妙的琴声。
7、我是“的”,我的后面是名词,我的前面应该填写什么呢?快来试一试吧!
( )的泥土 ( )的生活 ( )的经验 ( )的图案
( )的花期 ( )的花蕾 ( )的景物 ( )的记忆
8、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以前没有电灯,天一黑,我们就xùn sù点燃一根最pǔ tōnɡ
不过的là zhú
,房间内立刻拥有jīn càn càn
的ɡuānɡ mánɡ
。
9、阅读理解题。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 我会根据字音写汉字。
wèi dǎ liè gū dān shī qún dà yàn
( )王( )时,遇见一只( )的( ),他发现这只大雁
jiàn shāng lā xián gū yàn
飞得很慢,判断这是一只受过( )的大雁,只要一( ),那只(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已是( ),便会从空中掉落下来。
2.判断下列句子的语气。
A. 惊讶 B. 怀疑 C.肯定 D. 谦虚 E. 询问
(1)“是吗?”“你真有这样的本事?”( )
(2)“大王,我不用箭,只要一拉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
(3)“你是怎么知道的?”( )
(4)“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
(5)“啊!”“真有这样的本事!”( )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它飞得慢,是因为 。
它叫得悲惨,是因为 。
它一听到弦响,就掉下来,是因为 。
4. 更羸不用箭将大雁射下来的故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迪?
10、阅读在线。
啄木鸟和白桦树
一只啄木鸟落在一棵高大秀丽的白桦树上,“梆”的一声,吃掉树皮上的一个蛀虫,白桦树很不高兴。
“你为什么咬了我一口?”“你的皮肤上有一个蛀虫。”
“一个小虫子有什么了不起,丝毫也不会影响我的美丽!”“它会变多的。”
“那也犯不上用那么大力气,咬得我好痛!”“好,我下次注意。”啄木鸟飞走了。
第二天,啄木鸟又落在白桦树上,“梆、梆”吃掉树皮下几个蛀虫,白桦树生气了。
“你咬得我更痛了!”“蛀虫已经钻到你的皮肤里 了。”“我看你是嫉妒,存心把我美丽的皮肤搞坏。”“对不起。”啄木鸟飞走了。
第三天,啄木鸟又飞到白桦树上,“梆、梆、梆”吃掉树干深处的一些蛀虫,白桦树恼怒了。
“你这狠心的家伙,还有没有完?痛死我了!”“蛀虫已经沉入到你的躯干了。”
“什么虫子不虫子,我看透了,你是别有用心,想在我身上给自己做窝。”
“……”啄木鸟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飞走了,再也没 回来。
不久,蛀虫蛀烂了白桦树的树心,高大秀丽的白桦树逐渐凋残,最后变成了一根朽木。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嫉妒____ 树干____ 家伙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写下来。
近义词:秀丽——__________
反义词:高兴——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_顺序写的,能表示这种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白桦树长了虫子,因怕疼不让啄木鸟医治,变朽。
B.有了病应该及时医治,不能怕疼。
C.有了缺点、错误,不能怕别人批评、指正,否则就害了自己。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和邻居阿成哥跑到村边小溪里,在竹(荫 阴)下静水处,轻轻(锨 掀)开小石块,或者把手(抻 伸)到大石块下捉了一些小虾,带回家养在缸里。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象 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_____________的,胡须也_____________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_____________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汉字。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蹦去(bèn bèng) 细长(cháng zhǎng) 碰到(pèng pèn) 猛烈(měn měng)
【3】请将“一突一突、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三个词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4】“小虾”和“老虾”的区别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2段的内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题。
秋天到了,果农们又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水果又丰收啦,发愁的是需要做的事太多了。要把果子从树上摘下来,要把它们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卖,实在忙不过来。
你会想,可以让机器人来帮忙呀。是的,现在已经有了会干农活的机器人。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进纸箱,然后运到指定的地方。
这些机器人这么聪明能干,看来真是果农的好帮手呢!可是果农还是不太满意。如果没有电,他们是要“罢(bà)工”的,果园那么大,到处是果树,不可能让机器人拖着长长的电线走来走去。你会想,可以用电池呀!那就得经常给机器人充电或者换新电池。因为电池的电很快就会用完的,没电了,机器人就会“饿倒”。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
能不能让机器人自己充电呢?科学家正在研究这样的机器人,它们只要“吃”树上掉下的水果就可以干活。这种机器人的肚子里,如果装了特殊(shū)的电池,就可以把吃进去的水果变成糖,再把糖变成电。在收获的季节里,这些机器人只要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就能不停地工作。
有了这种“吃”水果的机器人,果农们就轻松多了,只要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它们就行了。要是有机器人报告,地上的水果不够“吃”了,主人就会立刻告诉它,从树上摘些果子“吃”吧。
1. 将词语补充完整。
又( )又( ) ( ) 聪明( ) 走来( )
2. 我会写出近义词。
高兴 ( ) 密密 ( )
轻松( ) 立刻( )
3.果园机器人主要能做什么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如何让机器人自己充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妈妈说话了,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
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哎呀,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1】起先,“我”真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可为什么现在却觉得“变成了树真麻烦”呢?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2】“我”的秘密在文中指的是( )
A.“我”的肚子饿了。
B.“我”变成了一棵树。
C.水珠是从“我”嘴巴里流出来的。
【3】最了解“我”的人是谁?为什么这样说?(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叶公好龙
古时候有个叶公,非常喜欢龙。他穿的衣服上绣着龙,戴的帽子上镶着龙,住的房子也一样,墙壁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这些龙张牙舞爪( )回旋盘绕( )好像在云雾里飞翔( )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这么喜欢龙,就决定去拜访他。霎时间,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真龙到了叶公家里,把头伸进了南窗,把尾巴绕到了北窗。
叶公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连忙跑走了。原来他喜欢的不是真龙。
【1】“好”字有两个读音:hǎo,hào。在“叶公好龙”中“好”字应读作______,表示__________的意思。
【2】这篇短文主要讲了______【谁】_____________【怎么样】,后来____________的故事。
【3】用“ ”划出具体写叶公喜欢龙的句子。
【4】给文中带“﹏﹏﹏”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5】读句子,完成练习。
(1)霎时间,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真龙到了叶公家里,把头伸进了南窗,把尾巴绕到了北窗。(“雷电交加”是什么意思?从“把头伸进了南窗,把尾巴绕到了北窗”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公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连忙跑走了。(联系上文,想一想,从带点的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蛙声十里出山泉
有一次,大作家老舍先生给国画大师齐白石出了这样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他(盼望
希望齐白石根据这首诗的意境画出一幅画来。
在一般人看来,这句诗是个很难画的题目。因为在一幅画上,既要表现出蛙声,又要表现出十里山泉的景象;既要有声响效果,又要有空间的距离。究竟怎样才能画出这样的画呢?老舍先生岂不是在难为这位老画家吗?然而经过几天的构思,齐白石竟按照老舍出的题目把画完成了。当这幅画展现在老舍面前的时候,老舍一边(观赏 欣赏)着画面,一边连连称赞。从此,这幅画就成为齐白石绘画中的一张名作了。
这幅画究竟是如何描绘这一句诗的呢?我们只要欣赏一下画面就知道了:在一幅立幅画面上,画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一道道清泉自乱石山飞流而下,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顺着清澈的泉水,摇摆着小尾巴被冲了下来。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画面上虽然没有画青蛙,但这些小蝌蚪却给人以暗示,使人感到,在山泉的深处仿佛听到了一片朗朗的蛙声。当我们看着飞流的泉水,就会联想到十里之外的优美景色……蛙声伴着泉水的声音,仿佛奏着迷人、动听的交响乐曲。
齐白石先生的这幅画构思相当(精巧 巧妙)。分析这幅画成功的原因,构思奇巧含蓄恐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主要表现在,画家用小蝌蚪的形象画出了十里之外的优美意境。这幅画以含蓄的表现,使人展开想象的翅膀:站在画前,“听”到了画外之音,看着有限的画面,思想飞向了无限的画外天地。
【1】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画“?”。
【2】文中画线的句子起到了_____的作用。
【3】用“ ”画出描写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图的句子。
【4】齐白石先生的画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乐园。
1.按要求写句子。
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用“像”写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个关于燕子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诗句。
四海之内都会有知心朋友;尽管远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写古诗句的意思。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知道,我会填。
1.“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比喻______________。
2.“无穷的宝藏”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加工厂。
1.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怎么能在马路上踢足球呢?(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
3.小明做完了老师所有布置的作业。(修改句子)
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晚饭后,爸爸妈妈经常常常一起到公园去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的语文课上,我首先第一个举手回答了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多次反复地讲这个故事,我都快背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
4.周末,我在家里写了一篇习作和一幅画。
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中修改病句。
①太阳岛的夏天是人们度假的好地方。
②我推测蜜蜂可能一定找不到家。
21、阅读下面一段话,想一想这段话写了雨后哪些景物。再仿照着写几句话。
雨过天晴,天边挂起了晚霞。柳叶、小花滴着晶莹的水珠,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小青蛙跳上岸呱呱地叫着……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雨过天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