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这次习作属于(  )的作文。

A.写人 B.记事 C.状物 D.写某个场景

2、下列对《惠崇春江晚景》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

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小燕子有着剪刀似的一样的尾巴。

B.蚂蚱的形态好把握,很好画。

C.我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是一朵荷花。

D.放学了,老师教训同学们路上要注意安全。

4、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形(zhuàng)        (lín)

B.麻(fán)            (cháng)

C.继(xù)             (cù)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看拼音,写词语。

yōu  xián_____     dīnɡ  línɡ_____

mó   ɡu_____     tòu   mínɡ_____

là   zhú_____     wēi   wǔ_____

chèn   shān_____    lì   hài_____

6、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谷( ) ( )

害( ) ( )

曾( ) ( )

 

7、我会填量词。

____顾客  一____布料

____裁缝店   ____师傅

____棉袄   ____剪子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shuǐ gāng kòng xì xiān qǐ mò duān yí fù

qián zi bó dòu bǐ jiào fù bù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叶落情深

秋风呼呼地刮着,就像一条条凶恶的鞭(biān)子不停地抽打着树妈妈。

孩子,别怕,太阳不是还在暖暖地照着吗?雪花狂舞的日子还远着呢!”白杨妈妈安慰着她的孩子,但声音低切,充满了伤感:只是你们又瘦又黄……”

妈妈,我们虽然瘦,可是也没得病呀!”“天气凉了,水分少了,我们吸不足水分就瘦了。”“妈,黄也没什么呀!”一片叶子说,只是秋风吹走了叶绿素,我们身体里积聚了太多的胡萝卜素,看起来才像穿了件黄袍子!”许多叶子赞同地点点头。

可枫树的叶子又为什么那么红呀?”白杨妈妈问。

孩子们( )地说起来——“秋天温度低了,枫树的叶子积累了较多的糖分来适应寒冷。糖分多了,叶子就会形成较多的另一种物质——花青素!”“花青素是红的,枫叶就红了,所以诗人说霜叶红于二月花!’” ……

你一言我一语,白杨妈妈乐了:没想到孩子们懂那么多道理!

过了会儿,白杨妈妈看着这些在风中飘动的小叶子沉默了

一片大叶子看着紧皱眉头的妈妈,深情地说,妈妈别难过,虽然我们就要离开您啦——可明年还要回来,和今春一模一样,裹一身绿裙子呢!”

所有的孩子都要离开妈妈吗?”一片小小的叶子问道。不都是。天冷了,小熊和她的妈妈一起藏到树洞里睡觉;小燕子和她的妈妈结伴去了四季如春的南方;小松枝和松树妈妈一起迎着风雪,共抗严寒;而柳树、桃树、梨树的叶子一到秋天就会变黄,随风飘落……我们离开妈妈是为了节省水分,让妈妈多些营养度过漫长的冬天啊!”

白杨妈妈含着泪点点头,模糊的视线里一片片叶子飘起来了,孩子们越飞越远,像一只只黄灿灿的蝴蝶……

1联系上下文内容,第⑤段括号中填入一个最合适的词语是(

A. 不慌不忙 B. 惶恐不安 C. 争先恐后 D. 谈笑风生

2秋天到了,白杨树的叶子又黄又瘦,这是因为:(

A. 秋风刮起来了,白杨树生病了。

B. 瘦是因为水分不充足,黄是因为树叶里有许多胡萝卜素。

C. 瘦是因为缺乏营养,黄是因为秋风带走了叶绿素。

D. 树叶在秋天都要变得又黄又瘦,最后落下变成养料。

3结尾那一只只黄灿灿的蝴蝶指的是(  

A. 各种树的落叶 B. 柳树、桃树、梨树的叶子 C. 美丽的蝴蝶 D. 白杨树的叶子

4从文中看,柳树、桃树、梨树、白杨树秋天落叶的主要原因是(  

A. 树叶总要离开大树妈妈的怀抱的。 B. 为了节省水分,为树木节省养分。

C. 离开了大树妈妈,树叶们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D. 树叶落下变成养分滋养大树妈妈。

5联系上下文,第⑦段和第⑩段中画线句子分别体现了白杨树妈妈怎样的情感?(

A. 为孩子的即将离去而难过;放心和不舍。 B. 为孩子的懂事而放心;感到伤心。

C. 为孩子的即将离去而开心;感到很不舍。 D. 为孩子的懂事感到开心;感到放心。

10、(二)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lán)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婉()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_的细雨  _______的露珠   _______的绿叶

________的梨花 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的海洋

【2】读短文,找出银梨果的特点填空。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

(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

(3)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再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千万别丢题!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 ”上。

【6】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请把原因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过年(节选)

梁实秋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惯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莱。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过年的哪几件事?       

(1) 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

【2】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欢过年。

【3】你能写一写你心中的“年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松树金龟子(节选)

法布尔

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羿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   这有可能。然而,尽管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也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声。 

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  

有的昆虫为了自娱、求偶等歌唱。这些昆虫中的大部分在遇到危险时就默不作声。稍有异常,纺织娘就不再歌唱。与之相反,知了一旦被捉就拼命大叫,比平时要响得多。

昆虫默不作声是否表示他很愉悦?它高声大叫是不是为了吓退敌人?如果金龟子和知了面对危险大喊大叫,

总而言之,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近在咫尺: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不作声: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把下列句子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

A.是为了求偶而歌唱?

B.那为什么纺织娘面对危险却要停止叫喊?

C.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3短文第一到二自然段写的是____________,第三到七自然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第三到七自然段中,作者探讨了哪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的句子,有人认为还没有搞清楚就不该写出来。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  ),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  )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用“_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3哪几句话说明了张择端在画这幅画时下了功夫?请用“﹏﹏”画出来。

4本段的写法是(  )

A.先概括后具体 B.先具体后概括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节

①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除了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年历,各自过自己的年节外,其他各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

②“年”的最初含义来自农业,谷子一熟为一年。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也不尽相同,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年,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年。到了西汉,汉武帝恢复了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年)。古时候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而不叫“春节”,“元”就是开始,“旦”是指早晨,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③春节是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从城镇到乡村,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有卖年画春联的,有卖灯笼爆竹的,有卖窗花脸谱……这“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过到正月十五。特别是在农村,过年的气氛更热烈,大年三十要守岁,包饺子,贴春联,放爆竹;大年初一要走亲访友拜大年……

④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人们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它便出来吃人。一个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恰巧有两个牧童在比赛甩鞭子。“年”忽听半空响起啪啪响声,吓得望风逃窜。“年”窜到另一个村子,它朝门缝里一望,那亮闪闪的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得溜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年”怕响、怕光。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想出了许多抵御“年”的方法,这些方法逐渐演化为过年的风俗。如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的。又如旧时把“对联”叫“桃符”,意思也是为了驱逐邪恶,后来才改叫“对联”或“春联”。再如,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除了准备同猛兽搏斗外,还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1第③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2第④段中出现“如”“又如”“再如”,下面对它们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A.使读者更清楚春节习俗的演变 B.形象地写出了春节的特点

C.为了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 D.清楚地介绍“年”怕什么

3为什么人们用“放爆竹”的方法抵御“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______

(2)“年”的最初含义与农业有关,历史上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尽相同。______

(3)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只是为了庆祝丰收。______

5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很多风俗,请你仿照例子,猜测你喜欢的风俗的来历。

例: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的。

_____________,这大概是从____________演变而来的。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圆圆的肥皂泡(节选)

“圆圆,你……干什么?”

“要送礼物啦爸爸,注意飞机下面!”

市长刚才就发现,飞机机腹下面吊着一个大环,那环的直径比飞机还长,显然是升空以后才展开的。整体看去,飞机和大环组成了一个在空中飞行的戒指。后来知道,那大环的结构同圆圆破吉尼斯纪录时用的环一样,由轻型金属管制成,管内充满了那种叫飞液的魔鬼液体。环面上罩着一层飞液的液膜,环上有无数的小洞,使飞液能够不断地从围成大圆环的细管中流出。

令人震惊的景象出现了,在那个大环后面,吹出了一个大肥皂泡!它反射着阳光,形状时隐时现。肥皂泡在急剧膨胀,很快,飞机与它相比只是透明西瓜上的一粒小芝麻

飞机拖着巨泡在城市上空缓缓盘旋,肥皂泡的膨胀速度大大减慢,但仍在继续着,最后,它脱离了飞机下的大环,独自在空中飘浮着。巨泡渐渐占据了半个天空,缓缓从空中降下来,当它降到足够低时,地面上的人们竟然在泡壁上看到了城市的高楼群的镜像,由于泡壁在风中的波动,高楼群扭曲变形,像是海中的植物林。这广阔的泡壁从上方气势磅礴地压下来,人们不由得捂住了脑袋。当巨泡接触地面时,地面上暴露在外的人们在身体穿过泡壁时感到脸上痒了一下。

巨泡没有破碎,而是成一个直径近十公里的半球形立在大地上。这座城市,连同边缘的一个火力发电厂和一个化工厂,全被巨泡扣在其中!

1圆圆用怎样的装置给爸爸做了一个“礼物”?(   )

A. B. C. D.

2画“______”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这句话通过把飞机和“它”相比较,突出了“它”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展开想象,发电厂被巨泡扣在其中,可能给人类带来什么麻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使句子更生动、具体

________微风________吹拂着柳丝。

②小红________跑进________教室。

________骆驼在沙漠里________走着。

________橡树________挺立在路旁。

________小鸟在树上________唱歌。

1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1)结合语境,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顺顺溜溜:___________________

严丝合缝: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句中表示瓢虫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句中的省略号省略了“我”想象中人长了复眼的样子,请联系全文展开想象,补充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改为陈述句)

 

2、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用加点的词造句)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妈妈送了我美丽的一条红裙子。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语段中的错误。

我家有小金鱼一条,它穿着一身红白相间的衣服,两只大眼睛特别炯炯有神看起来。它额头上有两个黄色的斑点,,显得非常神气。非常喜欢它,每天放学回来都要给它味食。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远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展示。(二选一)

1.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写你家是怎么过节的,要反映节日的习俗特点哟!把句子写通顺,写出过节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2.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呢?请选一处介绍给大家吧!把句子写通顺,尽量把其特点介绍清楚,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