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表示“本想往南,而车却向北行。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的成语是( )
A.自相矛盾 B.南辕北辙 C.掩耳盗铃
【2】上题中选择的成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出门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B.做事要听别人的劝告。 C.行动和目的要一致。
2、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A.方帽子店的主人保持优良传统,帽子店的生意日益兴隆。
B.急性子顾客一次次要求赶进度,慢性子裁缝在那个冬天就把衣服做好了。
C.枣核既勤劳又聪明,是爹娘的好孩子。
D.“漏”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怪物,老虎和贼都害怕它。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宇宙的另一边》的作者是中国的季颖。
B.《我变成了一棵树》是顾鹰的作品。
C.《宇宙的另一边》里的“我”躺在草地上看星空。
D.《我变成了一棵树》中妈妈没有认出变成大树的英英。
4、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矛屋(máo) 明媚(mèi) 锄头(zhù)
B. 无赖(lài) 照顾(gù) 选择(zé)
C. 昼夜(zòu) 耕地(gēng) 婴儿(yīng)
D. 竹筐(kuāng) 撒尿(nào) 蚯蚓(yěn)
5、按要求补充完整,你肯定行!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志者,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无再少年。
(4)八仙过海,__________________。
(5)日日行,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骄傲的铁罐瞧不起任何人。(_____)
2.我只是偶尔去一次外婆家。(_____)
3.大家纷纷夸奖枣核。(_____)
4.这艘船的造型很特殊。(_____)
7、读课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__________)的妹妹头 (____________)的被子 (__________)的头发
(__________)的蛋卷 (____________)地荡来荡去 (__________)地坐着
8、看拼音,写词语。
wǎn fàn hú zi xiōng měng wēi wǔ zhèn jìng
fǎn tuī lì tiān rán qì huǒ shāo yún jīn càn càn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我们在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城堡。一个伙伴说:“我驾驶飞机去轰炸。”有人反驳:“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我说:“挖地道,从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们趴在沙堆上,从四面八方挖地道。我们比赛看谁先挖到城堡下面。我挖呀,挖呀,终于挖到了城堡下面,把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轰塌了。我们欢呼胜利,欢呼炸死了魔王,欢呼救出了公主。
【1】仿写词语。
四面八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方法”指:________________。
【3】用“终于”一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是一组________句,表现了孩子们炸死魔王,救出公主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0、夏日的小朋友是快乐的,瞧,他们正捧着课外书,津津有味地阅读呢!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芭蕉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树。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跑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 。”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乐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在第2段结尾,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
文中分别用“老芭蕉”和“小芭蕉”比喻什么?
文中赞颂了人民教师的什么精神?
写一段赞美你身边的老师的话。
11、课内阅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 )。白荷花在这些( )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 )儿。有的( )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 )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 )得马上要( )似的。
【1】按课文原文填空。
【2】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
【3】朗读这段话时,为突出荷叶的“多”,应把词语______读成重音;为突出白荷花的姿态美,语速应该_________。
【4】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窗边的小豆豆>节选—新学校》一文,完成习题。
①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校门了,小豆豆停了下来。小豆豆以前的学校,大门是用气派的混凝土柱子做成的,上面醒目地写着学校的名字。可是,这个新学校的大门却是用矮矮的树做成的,而且树上还长着绿色的叶子!“从地里面长出来的门呀。”小豆豆这样对妈妈说。然后,又加上了一句:“肯定会越长越高,不久就比电线杆高啦!”
②的确,校门是两棵活的树。小豆豆靠近大门,马上把头歪到一边。原来,大门上挂着写着学校名字的牌子,可能是被风吹的吧,已经歪到了一边。“巴一学一园。”小豆豆歪着头,念着牌子上的字,然后问妈妈:“‘巴’是什么意思?”
③正在这时,小豆豆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只有在梦里才能见到的景象。她弯下腰,把头钻进大门旁边树木枝叶的空隙里,向大门里面张望。“妈妈!那是真的电车吗?停在校园里面呢!”的的确确,那是真正的电车,一共有六辆,但已经不再跑了,停在那里当作教室。小豆豆觉得真像在梦里一样。
④电车的玻璃窗反射着清晨的阳光,闪闪发亮。小豆豆的眼睛不由得一亮,脸颊上也焕发出快乐的光彩。
【1】仔细阅读第①小节,找出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1)反义词:(_______)—(______) (2)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下列汉字的构字特点,分别写出它们的意思。
歪:________ 甭:________ 嫑: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的确—的的确确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小节第二句话写了小豆豆三个连续的动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他十分(___________)的心情。
【5】第③小节中,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提到了小豆豆像“在梦里”,这样的写法叫( )
A.承上启下 B.概括全段 C.小结全段 D.前后呼应
【6】这篇文章重点写了学校的两个地方,一个是(_______),一个是(______)。文章最后一小节出现了两个“亮”,第一个“闪闪发亮”写出了__________;第二个“不由得一亮”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大力士”——蚂蚁
说蚂蚁是个大力士,你一定不会信。那么我们就请大象、骏马、黑熊来和蚂蚁举行一次负重比赛,以其自身体重拖动货物的重量作为评定胜负的标准。比赛结果出乎意料:体魄雄伟的大象垂头丧气,它只能拖动比自身重四五倍的货物;英姿勃勃的骏马也无精打采,它也只能拖动相当于自身体重五倍的东西;而那傲慢自大的黑熊也不得不甘拜下风了,它所能拖动的东西还不到自身体重的五倍……而蚂蚁却轻而易举地扛走了超过自身体重几十倍的东西,获得了金牌。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佩服别人,自认不如。 (_______)
(2)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_______)
【2】短文中有一对近义成语,它们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大象、骏马、黑熊和蚂蚁比赛负重,评定胜负的标准是( )
A. 拖动的货物的重量。
B. 拖动货物的距离的长短。
C. 自身体重的大小。
D. 自身体重拖动货物的重量。
【4】把文中画“____”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乎意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文中最能体现比赛结果“出乎意料”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②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③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 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反义词:短暂——________ 慌张——________
近义词:迟疑——________ 猛然——________
【2】指出画线句运用的描写方法,推测英子的心理活动。
A语言描写;B.外貌描写;C动作描写;D.神态描写;E心理活动描写
第①句:________ 她可能在想:________。
第②句:________ 她可能在想:________。
第③句:________ 她可能在想:________。
【3】文中两次写到同学们给英子的热烈掌声。我从第一次掌声中听出了同学们的________,从第二次掌声中听出了同学们的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
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小短文,完成答题。
一只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一位男孩看见了,惊喜地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蚂蚁越过太平洋啦!”小蚂蚁听了很( ),心想:“啊!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都被我征服了,我多伟大!得赶快回去,向伙伴们炫耀一番!”于是,他调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
不想,归途中他不知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飘落在一片汪洋之中。幸好,又被那位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枯枝,带他脱险,一面叹息道:“唉,真可怜,连这么个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
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么?”
面对赞颂,需要的( )陶醉,( )深思:自己是否名副其实?
【1】下列词语最适合填在第一段的括号里的是( )
A.满意 B.同意 C.得意 D.介意
【2】联系上下文,下列关联词最适合填入第三段的一组是( )
A.不是……而是…… B.即使……也…… C.只有……才…… D.虽然……但是…
【3】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分别指的是( )
A.大西洋和珠穆朗玛峰 B.珠穆朗玛峰和太平洋
C.珠穆朗玛峰和大西洋 D.太平洋和青藏高原
【4】男孩叹息是因为他( )
A.看不起小蚂蚁不能跨过土堆和水洼。 B.怀疑以小蚂蚁的力量不可能过得去。
C.同情蚂蚁,觉得它的力量十分弱小。 D.责怪风把小蚂蚁吹得腾空而起。
【5】小蚂蚁疑惑不解的原因是( )
A.他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跨过小土堆和小水洼。
B.他觉得自己很厉害,没有什么能难倒他。
C.他要好好思考该怎么样才能跨过去。
D.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一味骄傲自大。
【6】以下选项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是( )
A.勇敢的小蚂蚁 B.男孩的小蚂蚁 C.骄傲的小蚂蚁 D.汪洋中的蚂蚁
【7】读完短文,你有什么话想对小蚂蚁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面对赞颂,需要的不是陶醉,而是深思:自己是否名副其实?”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在“____”上填写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马小虎____________地说:“糟糕,我又把课本忘在家里了!”
(2)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下面的病句。
春天我喜爱,这是非常美丽的季节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小童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2)“真的,明天去参观博博物馆!”同学们都高兴地叫起来。
“我终于会拼图啦!”弟弟_________。
18、仿照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完成仿写。
例: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一段话。
今天中午,我亲身检验了母亲洗衣服的坚幸,想到了不禁孟郊流传千古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不错,只能亲身经历的道理,才能深刻地领会其中的含义,正如未经沙场的将军永远只会纸上谈兵,未经搏斗的雄鹰,永远只是天空中的摆设,未经磨练的孩子,永远只是手中的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猫。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老虎、狗熊、狐狸、猴子,好玩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天,我们一块儿去牧场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一摞书是张光明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我们的祖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请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要求: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经过,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