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词填空。(4分)
再 在 ( )见 ( )家 ( )三 现( )
辛 幸 ( )福 ( )苦 ( )勤 ( )运
2、“人们立即动手, ,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横线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
A. 辗转反侧 B. 翻来覆去 C. 三番五次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栋(dòng)
B.拜访(bài)
C.一篇(piān)
D.气喘吁吁(yú)
4、《赶海》一文中,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我”小时候唱的那支歌,这种写法叫( )
A. 总领全文 B. 总结全文 C. 首尾呼应 D. 承上启下
5、法布尔是________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有《____________》。
他曾经说过:“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会怀疑为止。”针对法布尔的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题
【1】近水知____,近山识 _____。
【2】路遥知______,事久知_______。
【3】美不美_____,;亲不亲,______________。
【4】差之毫厘,______________。
【5】人无远虑,__________________。
【6】天时不如_____,______ 不如________ 。
【7】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8】一年之计在于_____ ,一日之计在于_______,一家之计在于_______,一生之计在于_______。
【9】_____________,无心插柳柳成荫。
【10】____________,用在一朝。
7、根据古诗写出相应的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__)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_____)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sū xǐng xiū jiàn zhǔn què fēn fāng
mò shēng kūn chóng biàn rèn zǔ lì
9、酒劲
英国的、法国的、中国的酿酒师约在一起,拿一只小白鼠小试牛刀。先是英国酿酒师拿了本国的威士忌酒在小白鼠鼻子前晃晃,结果小白鼠晕了。接着法国酿酒师拿了自己的马爹利酒在小白鼠的鼻子前晃晃,小白鼠又晕了。最后中国酿酒师给小白鼠嗅了嗅中国的“二锅头”酒,不料小白鼠转身就进了洞。英国、法国师傅正准备好好嘲笑中国师傅一番,小白鼠又出来了,怀里揣着块砖头直嚷嚷:“猫呢?猫呢?拍死这小子!”
这则童话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心里的“快乐”“骄傲”“希望”各指什么?
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 )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来。
【3】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____,眼睛和耳朵____,牙齿_____,门牙_____。 它们四肢____,跑起来很快。爪子____、____。浑身长满了_____。
【4】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5】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很多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都有着独特的作用,你能试着找一种动物写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地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立刻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又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第一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义词。
后退——(_____) 危险——(_____)
【3】用“ ”画出文中一个排比句。
【4】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句子。
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不改变意思,给文中画“____”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把文中画“﹏﹏”的句子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叶落情深
①秋风呼呼地刮着,就像一条条凶恶的鞭(biān)子不停地抽打着树妈妈。
②“孩子,别怕,太阳不是还在暖暖地照着吗?雪花狂舞的日子还远着呢!”白杨妈妈安慰着她的孩子,但声音低切,充满了伤感:“只是你们又瘦又黄……”
③“妈妈,我们虽然瘦,可是也没得病呀!”“天气凉了,水分少了,我们吸不足水分就瘦了。”“妈,黄也没什么呀!”一片叶子说,“只是秋风吹走了叶绿素,我们身体里积聚了太多的胡萝卜素,看起来才像穿了件黄袍子!”许多叶子赞同地点点头。
④“可枫树的叶子又为什么那么红呀?”白杨妈妈问。
⑤孩子们( )地说起来——“秋天温度低了,枫树的叶子积累了较多的糖分来适应寒冷。糖分多了,叶子就会形成较多的另一种物质——花青素!”“花青素是红的,枫叶就红了,所以诗人说‘霜叶红于二月花!’” ……
⑥你一言我一语,白杨妈妈乐了:没想到孩子们懂那么多道理!
⑦过了—会儿,白杨妈妈看着这些在风中飘动的小叶子沉默了。
⑧一片大叶子看着紧皱眉头的妈妈,深情地说,“妈妈别难过,虽然我们就要离开您啦——可明年还要回来,和今春一模一样,裹一身绿裙子呢!”
⑨“所有的孩子都要离开妈妈吗?”一片小小的叶子问道。“不都是。天冷了,小熊和她的妈妈一起藏到树洞里睡觉;小燕子和她的妈妈结伴去了四季如春的南方;小松枝和松树妈妈一起迎着风雪,共抗严寒;而柳树、桃树、梨树的叶子一到秋天就会变黄,随风飘落……我们离开妈妈是为了节省水分,让妈妈多些营养度过漫长的冬天啊!”
⑩白杨妈妈含着泪点点头,模糊的视线里一片片叶子飘起来了,孩子们越飞越远,像一只只黄灿灿的蝴蝶……
【1】联系上下文内容,第⑤段括号中填入一个最合适的词语是( )
A. 不慌不忙 B. 惶恐不安 C. 争先恐后 D. 谈笑风生
【2】秋天到了,白杨树的叶子又黄又瘦,这是因为:( )
A. 秋风刮起来了,白杨树生病了。
B. 瘦是因为水分不充足,黄是因为树叶里有许多胡萝卜素。
C. 瘦是因为缺乏营养,黄是因为秋风带走了叶绿素。
D. 树叶在秋天都要变得又黄又瘦,最后落下变成养料。
【3】结尾那“一只只黄灿灿的蝴蝶”指的是( )
A. 各种树的落叶 B. 柳树、桃树、梨树的叶子 C. 美丽的蝴蝶 D. 白杨树的叶子
【4】从文中看,柳树、桃树、梨树、白杨树秋天落叶的主要原因是( )
A. 树叶总要离开大树妈妈的怀抱的。 B. 为了节省水分,为树木节省养分。
C. 离开了大树妈妈,树叶们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D. 树叶落下变成养分滋养大树妈妈。
【5】联系上下文,第⑦段和第⑩段中画线句子分别体现了白杨树妈妈怎样的情感?( )
A. 为孩子的即将离去而难过;放心和不舍。 B. 为孩子的懂事而放心;感到伤心。
C. 为孩子的即将离去而开心;感到很不舍。 D. 为孩子的懂事感到开心;感到放心。
15、课内阅读。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选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展开的,重点描写了赵州桥________________这一特点。
【2】根据选段内容判断正(√)误(×)。
(1)选段第一句话在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
(2)作者通过描写石栏上三种不同的龙的图案,具体表现了桥的美观。
( )
(3)“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龙的栩栩如生。 ( )
【3】想象画面,请仿照选段内容,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出栏板上其他龙的姿态。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一说,写一写
打电话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光:小明,我是小光。有事吗?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光:噢!怎么回事?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光:我找芳芳去,她会帮忙的。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光:不客气,这是应该的。
17、按要求写句子。
(1)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就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裁缝说:“我还没开始裁料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修好了我不小心弄坏的课桌。(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上的星星闪闪的。(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全场的老师、同学被我笨拙的表演逗乐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虎把墙抓了个窟窿。(改为被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凌晨四点,牵牛花开放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街上人很多。(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挖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文段,将存在的问题改一改。
在一颗高大的大柳树旁,有一小片肥沃的土地,刺猬就在这里开发了一个约10厘米深、20厘米宽的洞。我马上只看了它一眼就喜欢上它了:它像睡着了一样,它的头朝腹部弯曲,身体缩成一团,翻来翻去愣是连眼睛都找不着。
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
________
(2)教室里的掌声激烈而持久。
________
(3)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继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________
21、习作天地。
题目:欢乐的节日
要求: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完成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介绍这个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等。要求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