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选项和加点字或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序号写在相应括号里。
【1】那时恐龙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 )
A. 遨游 B. 漫步 C. 游泳 D. 翱翔
【2】哈,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
A. 轻视 B. 探视 C. 视察 D. 监控
【3】闻名于世( )
A. 好闻 B. 听见 C. 出名 D. 消息
2、以下植物的种子不是在果实成熟开裂后进出,从而完成传播的是( )
A.豌豆
B.凤仙花
C.葡萄
3、下面哪首诗是苏轼所写的题画诗?( )
A.《元日》 B.《惠崇春江晚景》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选出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田中有株( )
A.大树 B.树枝 C.树桩 D.花草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A.大腿 B.胸部 C.脖子 D.头部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A.解释 B.放下 C.拿起 D.原因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A.恢复 B.报复 C.再;又 D.回答;答复
5、把词语补充完整.
名________中________ ________确________误 ________态________异
含________一________ ________明________俐 ________富________车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3分)
例:(雄壮)的国歌
( )的河流 ( )的翅膀 ( )的云朵 ( )的火焰
7、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花朵(______)了,花瓣在(______),露珠在(______),紫色的颜色在(______)。
2.一会儿,紫色的天空慢慢变(______)了,成了(______)的,然后又成了(______)的,(______)的。
8、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huà yuān yang yōu huì lú yá chóng gāo
jiǎn shǎo xiǎo xī guǎng fàn hé tún lóu hāo
9、粽子
每年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用翠绿的芦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1】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圈一圈。
【2】读第2、3、4自然段,这几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写粽子的。
【3】用横线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这个句子把 比作 。
【4】简要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山野散记
郭枫
我们来到乡村了。我们像放了假的小学生一样,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了。
呵!多美的旷野。同伴中,有人用感叹的腔调赞美着。不知道究竟是他寻到了诗,还是诗寻到了他?看样子他正沉醉在一种诗意的朦胧中。大家却被他认真的态度逗乐了。欢笑,如同飘荡的云朵一样,飞扬在十月的晴空里。
天空好蓝!蓝得晶莹,蓝得澄澈。偶尔滑过几片白云,宛若轻纱飞絮,玲珑轻薄而不可捉摸。十月,小阳春的天气哪!燕子呢?要是有燕子来剪云,多好。让燕子把云剪成软软的垫子,铺在绿色的原野上,躺在上面,去凝望蓝天,悠悠忽忽地什么也不想了。
已是深秋的季节了,原野,仍是一片葱茏的绿。在艳丽的秋阳下,稻田、菜畦、苗圃,都荡漾着绿波。有的深暗如蓝,有的淡青如翠,有的娇嫩如鹅黄。绿,丰沛而活鲜的绿,是春天的色彩啊!是的,南台湾永远是春天的世界。
踩着松软的泥土,心里的舒服感觉,好像捡回一份童年似的,竟有些飘飘然了!可不是?呼吸青草的气息,呼吸泥土的气息,呼吸着的,岂不就是童年的记忆和思念吗?在乡村里长大的,忘不了乡村,吸吮过泥土的乳汁的,忘不了泥土。我来了,来拥抱亲爱的村庄。
拥抱原野,拥抱蓝天,拥抱赶着路的小溪,拥抱吹着口哨的轻风,也拥抱每一个村人。乡村的人,永远是可爱的。那种傻里傻气的笑,绽开在大人小孩的脸上,多么美好!
这种笑,和他们单纯的言语一样,和他们笨拙的动作一样,在土里土气的味儿中,洋溢着纯真,洋溢着友爱。
大伙儿在唱歌了。
唱吧!在我们欢乐的时候。
【1】“飘飘然”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作者感到“飘飘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傻里傻气的笑”“单纯的言语”“笨拙的动作”和“土里土气的味儿”都是形容_______________(谁)的,作者用这些词是想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在括号里打“√”。
(1)欢笑,如同飘荡的云朵一样,飞扬在十月的晴空里。 ( )
(2)偶尔滑过几片白云,宛若轻纱飞絮,玲珑轻薄而不可捉摸。 ( )
(3)踩着松软的泥土,心里的舒服感觉,好像捡回一份童年似的。 ( )
(4)绿,丰沛而活鲜的绿,是春天的色彩啊! ( )
【4】“拥抱原野,拥抱蓝天,拥抱赶着路的小溪,拥抱吹着口哨的轻风,也拥抱每一个村人。”这句话采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文中画线句与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人和他年轻的儿子。这位老人养了许多匹马。有一天,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邻居们都替他惋(wǎn)惜,纷纷来安慰他们。老人却说:“丢了一匹马________可惜,________怎么见得这不是件好事呢?”
过了几个月,那匹马突然跑回来了,而且是带着一匹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的。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时,老人又对大家说:“大伙儿先别忙着祝贺,很难说这不是一件坏事。”果然,老人的儿子因为有了骏马,每天都要骑上跑一圈,不料,有一次不慎(shèn)从马上摔下来,结果摔断了腿。邻居们关心地前来探望,有的劝老人的儿子安心养伤,有的对老人表示同情。老人还是那句话:“不见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大伙将信将疑。
不久,边关起了战争,附近的青壮年都应征入伍,上了战场。等到战争结束了,活着回到家乡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战死了。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没有入伍,所以保全了性命。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合适的关键词是( )
A.无论 都
B.虽然 但是
C.因为 所以
【2】“疑”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疑”共________画,第10画是________。“疑”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不信,因不信而猜测;②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半信半疑”中的“疑”应选择解释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不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惋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画波浪线的句子,句子中“因祸得福”中的“祸”是指_____________,“福”是指________________。
12、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燕子(片段)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黃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 )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 )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 )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在括号内填上课文里的内容。
【2】画波浪线的句子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3】第一句话写了春天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
13、阅读理解
卧牛石的传说
在饮马河的靠山乡有一个村子,相传从前这里有一块形似卧牛的大青石,关于这块卧牛石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
从前有一个农夫,养着一头灰驴和一头黄牛,黄牛终日老老实实干活,而灰驴却处处偷懒。拉车的时候灰驴把车套拽得很直,却一点力气也不用,重量便全部落在黄牛的身上。农夫见黄牛累得浑身是汗,而灰驴一点汗也没出,就认为灰驴比黄牛的力气大。耕地的时候,黄牛只是低头默默地拉犁,而灰驴的眼睛总盯着农夫,一见农夫走近,它就赶忙伸出舌头去舔农夫的手,给农夫留下了一个忠心的印象。
有一天农夫要去河对岸买棉花,他嫌黄牛不中用,只用灰驴拉着车出发了。回来的时候,正赶上饮马河涨水,农夫坐在车上用鞭子指引灰驴从浅滩处过河,行至河中间时,水流湍急,漫过车厢。灰驴觉得横流不如顺水拉车省力,于是不听农夫的吆喝,径自向下流拉车,不管农夫怎么鞭打和吆喝,灰驴也不听,结果连人带车冲入了河中,那懒惰成性的灰驴也被江水淹死了。
黄牛在家耕完地,每天都卧在河岸上等它的主人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连等了几年,它都没能等回主人,它自己却卧在那里变成了一块卧牛石。
1.农夫认为 的力气最大,因为
2.农夫让灰驴从浅滩处过河,灰驴为什么不愿意?它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带来什么后果?
3.文中的农夫、黄牛、灰驴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请你用三句话分别评价一下。
14、小猫请客
小猫今天可高兴了。他在村东的小河里钓到了一条足有半斤重的大鱼。半斤重的鱼虽说算不上什么,但这可是他有生以来钓到的最大的一条鱼。回家的路上,兴奋不已的小猫决定晚上请自己的好朋友都来分享他收获的喜悦。
走到村口,他正好碰到了兔子,就冲他扬扬手中拎着的鱼说:“请你告诉小伙伴们,晚上都到我家,我请大伙儿喝鱼汤。”“好的!”兔子答应一声,便一团雪球似的弹射了出去。他来到场院,对小鸡说:“小猫今天钓到一条10斤重的大鱼,晚上请我们都去尝尝鲜哩!”
“真的?”
“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还能有假!”
“那我得马上通知鸭。”鸡说。
他连飞带跑地感到池塘边,对小鸭说:“小猫今天钓了一条50斤重的大鱼。晚上请我们都去。”
“真的?”
“兔子刚才亲口告诉我的,还能有假!”
“那我得现在就去通知猪。”鸭说。
他跑到树林,对小猪说:“小猫今天钓了一条100斤重的大鱼。晚上请全村的人都去吃鱼哩!”
“真的?”
“鸡说兔子亲眼看到的,还能有假!”
“那我得立即回家。”
“干什么?”
“我得顺便把我家那口直径三米的大锅扛去。小猫家哪有那么大的锅来烹调那么大的鱼呢。”鸭听了,直夸小猪想得周到。小猪告别鸭,便急匆匆地朝家里赶。
到了晚上,小猪扛着大锅,和全村老老少少一起拥到小猫家,把小猫家挤得水泄不通。小猫一看这情形,傻了眼。但任凭他浑身上下都是嘴,也解释不清,而且越解释越复杂。
“明明钓了半斤的鱼,硬说100斤重。害得别人将大锅都搬了来。”“是呀,不想请就算了,干嘛要捉弄人呢!”“真想不到小猫会是这种人。”
大伙儿扫兴极了,小猫也感到十分委屈。他觉得其中一定出了什么问题,否则,半斤重的鱼绝不会变成100斤,请小伙伴绝不会变成请全村人。然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1】文章开头说“小猫今天可高兴了”,这是因为:( )
A. 小猫钓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条鱼。 B. 小猫今天晚上要请大家到家里吃饭。
C. 小猫今天去村东的小河里钓鱼了。 D. 小猫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好朋友。
【2】小猫钓到的鱼的重量是:( )
A. 半斤 B. 10斤 C. 50斤 D. 100斤
【3】小猪带大锅到小猫家的原因是:( )
A. 小猪很贪吃,想多吃点儿。 B. 小猫告诉它要带上大锅来。
C. 小猪担心小猫家没有大锅。 D. 小猪想试试自己新买的锅。
【4】文中最后一段说“ 小猫也感到十分委屈”,小猫委屈的原因是:( )
A. 大家都喝了鱼汤,只有小猫没喝到。 B. 大家没吃上100斤的大鱼,都怪它。
C. 全村人都到了小猫家,把房子挤坏了。 D. 小猫没有捉弄人,却被大家误解了。
【5】文中最后一段,小猫觉得“ 其中一定出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个问题是:( )
A. 小伙伴们在传话时没有实事求是,而是随意夸大。
B. 小伙伴们在说鱼的重量时,一个比一个说得重。
C. 小伙伴们商量好办法,和善良的小猫开了个玩笑。
D. 小猫觉得自己太自私,只请好朋友,没请全村人。
15、课内阅读。
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那时,无数的孩子会从家里冲出来,打雪仗、堆雪人、滑雪……这样,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乘法是这样的:“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以“春雨贵如油”,等于“春风又绿江南岸”,又等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最后等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选文写的是“我”想象在宇宙的另一边,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的情况。
【2】根据选文第1自然段填空。
大地万物 + ______ = 一片白茫茫
大地万物 + ______ = ______
【3】选文第2自然段中的诗句都是描写________(季节)的,在“竹外桃花三两枝”一句中,我是通过“________”一词看出来的;在“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句中,我是通过“________”一词看出来的。
【4】发挥想象,写一写秋天的加法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句话用了__的修辞手法,把____比作____,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鹿角____________的特点。
请你用上面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大象的耳朵真大。
_________________
(2)“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仿写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
“真糟糕,这么简单的题被我做错了!”王琳________________
(3)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题文)填空
我知道孙悟空是 中的人物,《海的女儿》的作者是 。我还知道鲁迅的原名叫 ,冰心的原名叫 。爱迪生是 国著名的 。
18、你知道哪些传统文化?你觉得有必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同学们练写毛笔字的积极性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情地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晨,我喝了一杯牛奶和两片面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分别骑着自行车和汽车出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郑明穿着棉衣和围巾上学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这段话(有五处)。
我们的校园真美丽!走进校园,你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的鲜花和迷人的香味。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荡。校园里可热闹了?同学们有的在足球场上踢球绿草如茵的,有的在大榕树下玩耍,有的捡起花瓣美丽的做书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一写。
在昨天下午第三节上体育课的时候,小明把自己的校服忘在了学校操场上,今天上学时才想起来,去操场找却没有找到。请你帮他写一则“寻物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