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丽丝为什么会去追兔子? ( )
A. 她不想睡着 B. 她听到兔子说话 C. 她看到兔子拿出一块怀表
2、结合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晨,准备到一位朋友 家去。( )
A.使用
B.吃
C.费用
【2】“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
A.看护
B.防守
C.遵守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我第一次住蒙(mēnɡ měnɡ ménɡ)古包,虽说没有家的温馨、舒适,但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我有一位亲人,他在我偶犯错误时给我以教诲,在我蒙(mēnɡ měnɡ ménɡ)头转向时给我以启迪,是我生活中的指南针。
(2)鼻子刚刻出来就会自己往外长(chánɡ zhǎnɡ),不一会儿长(chánɡ zhǎnɡ)成一个怪模怪样的长(chánɡ zhǎnɡ)鼻子。
4、齐老师是杜小杜的亲____。( )
A. 叔叔 B. 舅舅 C. 伯父
5、看拼音,写词语
jī hán jiāo pò | yā què wū shēng | shòu yì wú qióng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xǐ chū wàng wài | wú yǐng wú zōng | qīng xī kě biàn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6、看拼音写词语。
学校的操场边上xiū jiàn________了一座花坛,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春天,花儿开放,争奇dòu yàn________, 迷人,引来了mì fēng________、蝴蝶等kūn chóng________,真是热闹啊!
7、填写下列诗句中的精灵,并读一读。
1.两个________鸣________,一行__________上青天。
2.__________噪林逾静,________鸣山更幽。
3.几处____________争暖树,谁家____________啄春泥。
4.儿童急走追___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
8、看拼音,写词语。
yàn wĕi duăn xiăo xíng zhuàng făng fú chù jiăo
qiān xū pèi hé jiăn yàn dīng ling liáng shuăng
9、课外阅读。
梧桐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堆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用“ ”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下列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B.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
C.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
D.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3】“你”指的是( )
A.阳光
B.梧桐树
C.火苗
D.落叶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什么关系? ( )
A.前后呼应
B.总分关系
C.因果关系
【5】校园里的梧桐树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朋友?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
“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
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
【1】看到街上出现了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的反应是______。
【2】哪句话写出了方帽子店主的儿子跑得很快?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方帽子店老板的儿子为什么喜欢戴圆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照样子,写词语
荡来荡去 ________ _______
一突一突 _______ ________
【2】这段话写了两种不同状态的小虾:①_________;②________。
【3】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体现了小虾_______的特点。
【4】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还有的________。(展开想象,补充语句)
【5】小虾生气时的样子是怎样的?用“一”画出相关的句子。
【6】从哪里可以看出小虾的搏斗十分激烈?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12、课外阅读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_________) 争论(__________)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小白鸽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燕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麻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黄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片段一
大洋洋底也和大陆上一样,有着复杂多变的地形。最壮观的是海底山脉,这些山脉雄伟挺拔,高可达两三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山脉。面积最大的海底盆地是大洋盆地,它的面积占大洋的一半,比地球上整个陆地面积还要大。最奇妙的是深海平原,它处在大洋盆地中最深的地方,平坦得很难找到一点起伏,是地球上最平坦的地方。最深的是海沟,深达11034米。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搬到海沟里去,峰顶距海面还差两千多米哩!
片段二
陆地上的动物会发出各种叫声。“汪汪汪”是狗叫;“咪咪咪”是猫叫;“咩咩咩”是羊叫;“喔喔喔”是公鸡叫。黄莺的叫声像唱歌那样动听;鹦鹉还会跟人学说话呢。海洋里的鱼也和陆地上的动物一样会鸣叫。你听:那赛音鱼发出的声音,像琴声一样悠扬:狮鱼发出“哈哈”的笑声;气球鱼发出“呼噜”声音,好像熟睡的人在打鼾。
【1】片段一具体地写了海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采用先________后________的方式来构段的。
【2】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是为了突出 ( )
A.海沟深
B.珠穆朗玛峰的高
【3】片段二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
【4】用“‖”把片段二分为两层,并写出每一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
【5】这两个片段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蜜蜂群居于蜂箱或树洞中,空间狭小、阴暗。数万只蜜蜂拥挤在一起,蜂窝类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都适合微生物的生长,但在蜂窝内储存的花粉、蜂蜜等食物都不会腐败变质。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发现,原来在群蜂中有一种叫蜂胶的物质。蜂胶对蜂窝内的病菌、霉菌都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它是蜜蜂清洁环境、杀灭病菌、保证健康的良药。蜂胶是蜂蜜从胶源植物的新生枝芽处采集的树脂类物质,经蜜蜂混入其上顎腺、蜡腺的分泌物,反复加工而成的胶状物质。由于树胶具有较强的黏性,所以采集难度大大超过采集花蜜,通常每群蜂每天只能生产0.2克蜂胶。
【1】概括出短文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介绍蜂胶作用的语句,用“﹏﹏﹏”画出介绍蜂胶产生过程的句子。
【3】文中加点词语说明_____________。
【4】请你针对短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蜂
在九月里的一天,我和我的小儿子保罗跑出去,想去瞧一瞧黄蜂的巢。
小保罗的眼力非常好,再加上特别集中的注意力,这些都有助于我们的观察很好地进行。我们两个饶有兴趣地欣赏着小径两旁的风景。
忽然,小保罗指着不远的地方,冲着我喊了起来:“看!一个黄蜂的巢。就在那边,一个黄蜂的巢,比什么都要更清楚呢!”果然,在大约二十码以外的地方,小保罗看见一种运动得非常快的东西,一个一个地从地面上飞跃起来,立即迅速地飞去,好像那些草丛里面隐蔽着小小的即将爆发的火山口,马上要将它们一个个喷出来一般。
我们小心谨慎地慢慢地靠近那个地点,生怕一不小心,惊动了这些凶猛的动物,引起它们对我们的注意和攻击,那样的话,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
在这些小动物们的住所的门边,有一个圆圆的裂口。口的大小大约可容下人的大拇指。同居一室者来来去去,进进出出,摩肩接踵地向相反的方向飞去飞回,不停地忙碌着。
突然,噗的一声,我不觉吃了一惊,但是马上又醒悟过来了。我忽然想起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很不安全的时刻。要是我们太靠近去观察它们的行踪,就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因为,这样的不速之客会让它们感到不安,会激怒这些容易发脾气的战士来袭击我们。因此,我们不敢再多观察了。再观察下去就意味着要“牺牲”更多的东西了。
我和小保罗记住了那个地点,以便日落后再来观察。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这个巢里的居住者,全体都应该从野外回家了。那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观察了。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__________)
(2)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__________)
(3)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__________)
【2】短文中有一个关键句,能很好地体现小保罗观察事物时的优点,请用点标出来。
【3】下面句子中画“ ”的部分按括号中的要求修改是否合理?为什么?
果然,在大约(去掉这个词语)二十码以外的地方,小保罗看见一种运动得非常快的东西(改成“快速飞的黄蜂”),一个一个地从地面上飞跃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和小保罗观察得十分细致,否则不可能写得这么清楚。请用“﹏﹏﹏”画出能体现作者或小保罗观察细致的句子。(最少两处)
16、读词语,写一写你的发现。
①咳嗽 呕吐 唠叨 嘀咕
②辩论 谚语 讲话 访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飞倦了的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上的人形态各异: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诗句。
(1) ______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
(2)清明时节雨纷纷, ________________。
(3)独在异乡为异客, 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联欢会开始了,整个会场充满了热闹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午,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去参观画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毛豆、红豆、扁豆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所有的人都没有发出声音,广场上非常文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清早下了一天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子第一次看到了小鸟的歌唱,非常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项游戏或运动,再跟同学一起玩一玩,做一做,注意观察活动过程和体验当时的心情。然后把活动的经过和感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