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自从修了公路,一向 的小山村也热闹起来了。
A.沉静
B.平静
C.清静
D.僻静
2、下面对《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叙述特点时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B.都采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小动物特点鲜明。
C.情感上,《猫》自始至终都是喜爱之情,《母鸡》是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前后感情对比强烈
3、以下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②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孩子赤着脚。
③松脂球变成化石。
④父亲接过来,仔细看了看,说:“这是琥珀,孩子。”
⑤松脂球被淹没在泥沙下面。
⑥孩子踏到沙里一块硬东西,出于好奇把它挖出来。
A.⑤③①②④⑥ B.⑤③①②⑥④ C.③⑤①②⑥④ D.③④②①⑤⑥
4、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
A.欲将轻骑逐(骑兵) B.平明送客楚山孤(天刚亮)
C.逢老媪方磨铁杵(正在) D.博学多通(通过)
5、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籍 闪烁 呵斥 譬如
B.泥沙 甜蜜 警戒 隐形
C.隧道 描会 藤萝 舞蹈
D.旗干 支撑 解闷 逃气
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进功 B. 斑白 C. 琴弦 D. 撤退
7、范成大所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中有( )的身影。
A.蜻蜓 菜花
B.蜻蜓 蝴蝶
8、我会拼,我还会规范地写词语。
lǐng xiù wéi kàng zhuó shí qū gǎn biǎn qǜe zhì bìng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9、阅读《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卜算子是它的(_____)。
【2】这词的韵脚字是哪些?_________。
【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4】请你再写出两三句咏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讲述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按课文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恰当内容。
巴斯德是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创始人→( )
→( )→战胜狂犬病是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11、阅读。
游乐山
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
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只见苍松翠柏遮天蔽日,一束束光柱和山间弥漫的晨雾交映在一起,形成无数个五彩的光环,叫不出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生机。
半山腰有一块草地。油炸豆腐干!麻辣豆腐脑!个体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给游人增添了无限乐趣,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领略乐山小吃的风味。
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眺望四周景色。西面的峨眉山仿佛近在咫尺,大渡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马路笔直,高楼林立,高低不一,层层堆叠;往南是宽阔的马路,通向五通桥。
我站在乐山上,真是太美了!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舒畅—( ) 增添—( ) 眺望—( ) 乐趣—( )
【2】在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写下来。
______ ______
【3】把短文第二~四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可知作者是按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
【4】作者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看到了西面的______、______,北面的______,南面的______。
【5】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用“——”把它画出来。
【6】把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精段探究。
走着走着,青铜放慢了脚步。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那双芦花鞋上。雪在芦花鞋下咯吱咯吱地响着。他越走越慢,后来停下了。他看看天空,看看雪地,最后又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上。"不自年现变,他觉得双脚暖和和的。
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他弯下腰,捡起了那双芦花鞋,放到眼前看着。因为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竟然没有一丝污迹,看上去完全是一双新鞋。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
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1】“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
【2】“他看看天空,看看雪地,最后又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上。”青铜这时心里在想:__________。
【3】联系课文,说说青铜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请你展开想象接着往下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松鼠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在数枝底下,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的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但是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叉中间。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数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她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又暖和又安全。
松鼠常吃的食物是松子,榛子和橡栗,有时候也吃鸟蛋。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常常直着身子做在树枝上,用前爪捧着往嘴里送。秋天,松鼠就储藏过冬的食物,把它塞到老树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冬天,它们有时候也用爪子扒开厚厚的积雪寻找雪底下的食物。
松鼠的肉可以吃,尾巴上的毛可以制画笔,皮可以做衣服。
【1】在第一句中用“ ”划出能表达喜欢松鼠的词语。
【2】填空。
松鼠的四肢______,行动______,面孔______,眼睛______,毛色______,尾巴______。
【3】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课文还介绍了松鼠的那些习性?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短文选自《_______》。
【2】用“_______”画出科学家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句子,用“﹏﹏”画出科学家由这块琥珀产生的推测、想象的句子。
【3】用“‖”给这一自然段分层,写出层意。
【4】“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句中“它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是因为______________。
【5】这块琥珀在科学上的研究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_。
【6】那么对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你又有什么新的推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洞一团漆黑,难道能看见什么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列病句。
1.李玲和小倩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课铃声一响,校园立即渐渐地热闹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一段话。
有一天上课时。我忽然觉得肚子痛得直不起腰。老师问明了情况,背我立即到医院;晚上,老师又冒雨敢到我家来关怀我。我怕当误了学习,急得哭了。老师又亲切地安慰我,“别着急,等你身体好了,我会给你补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错字、病句、标点有错误都要修改哦。)
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有桂花,月季花,菊花和桃花等,它开得最美。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荡;教室里,窗明几静,同学们大声地阅读着课文。我们的校园真美丽、漂亮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是一位母亲以“我”的口气把对孩子想说的话写了出来,我们每个同学一定也有很多话对家长说,今天就给你这个机会,把对家长想说的话写下来,题目自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条理清晰,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