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填空。
1.一份策划书,一般包括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几部分内容。
2.信一般包括称呼_________大部分。信封一般情况下,左上角写收信人的__________,信封的中间写收_______,信封的右下角写______的地址和邮政编码。
2、看拼音,写词语。
pái huái chì luǒ luǒ zhēng róng nuó yí yī wēi
( ) ( ) ( ) ( ) ( )
niàn dao jīng huáng dān ge bàn dǎo jiǎo chán
( ) ( ) ( ) ( ) ( )
3、按要求填空。
小学六年的生活一晃而过,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表示时间易逝的成语)。我们即将升入中学了,我想以 “______________”(填恰当的名言警句或谚语等)来告诫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在即将离别之际,我还想祝愿我的同学_______!祝愿我的老师________!祝愿我的母校_______!(每个横线上填写一个表示祝福的四字词语,不能重复)
4、把划线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t___ | j___ | x____ | zh____ | l____ |
颓丧 | 眷恋 | 狡黠 | 累赘 | 蹂躏 |
___uó | ___ǔn | ___ì | __àn | ____uō |
婀娜 | 吮吸 | 炽热 | 渲染 | 戳穿 |
5、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表格。
作品 | 作者 | 文章的主题、写法 |
《鲁滨逊漂流记》 | ___ | 梗概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养牧种植、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 |
《骑鹅旅行记》 | ___ | 主人公_______意外变成了_______,并在阴差阳错情况下与______一起踏上了奇妙之旅。 |
《汤姆・索亚历险记》 | __ | 文章体现了汤姆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
6、阅读理解。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直”意思是:( )
A. 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B. 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C. 挺直,使笔直
D. 直爽,直截
【2】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 )部,余下的部分是(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 )。
【3】“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选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
采得百花成蜜后, ?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
【2】选择下面汉字的正确解释。
(1)尽(_______)A.完 B.都 C.全部用出
(2)占(_______)A.占据 B.姓 C.处于某种地位
【3】运用“不论……还是……都……”这几个关联词,说一说第1、2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两句诗中与“甜”字相呼应的字是“___”,与“辛苦”相呼应的词或短语是“_______”。
【5】这首诗借蜜蜂歌颂了________,讽刺了________。
8、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其中三、四两句,一问一答,出人意料,情趣盎然。请你具体说说三、四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 久久地坐在床前。
【1】这一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文章的作者是俄国作家_______。
【2】这段话主要对人物的哪方面做了具体描写?(选择正确的答案打“√”)
(1)神情( ) (2)动作( )
(3)心理活动( ) (4)神态( )
【3】在这短短的片段中作者一共用了 7处省略号,来表现桑娜内心的____。(请在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
【4】下面两句话中带横线的字意思都是“承受”,请分别指出所“承受”的事。
(1)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非……不可”写一向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段话反映了桑娜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训练
长江——祖国第一大江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大江、大河。它们像祖国妈妈身上的血管(guǎn),给祖国带来了生命的力量(liàng)。同学们,你知道吗?在祖国的千万条江河中,哪一条最长呀?祖国最长的江河就是长江。它从祖国西北的青海省唐古拉山开始,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一直流入东海。长江一共有6300多公里长。万里长江是祖国的第一大江,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江。
【1】给“世界著名”换个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国最长的江河是________,共有________公里长, 从________开始一直流入________。
【3】文中哪句话是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学与问
①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②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③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你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 ”就是这个道理。
④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⑤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道理”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2】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两个具体事例,请简要概括。
事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填入文中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阅读短文第4段,完成练习。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全文中还起到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大科学家沈括读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提出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件事他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的办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文章,你认为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
儿子常年在外工作,春节很少回家,可母亲总盼着儿子能回家过年。终于有一天,母亲得到了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家里的喜讯。
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点不安,她想预先知道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
母亲望着两屉包好的饺子,失望极了。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也知道即便礁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
这个聪明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注射器,调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
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味道如何。儿子连说“好吃”。这时,母亲得意的举起那支注射器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饰得让他察觉不出来。
可是,儿子流泪了。他在想,这些年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曾吃过很多饺子,那些饺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意儿子的口味?为了让儿子吃到咸淡适中的饺子,母亲竟想到了这样高妙的法子。吃着这些交织着母亲爱与智慧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感动?
我相信,铭记着这则故事的人一定会珍惜母亲做的每一餐饭,会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出一种难得的滋味。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鸟来啄食。幸福的小鸟啊,你无须付费,只管用欢畅的啄食来尽情享用这人间佳肴吧。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前面横线上。
【2】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向儿子夸耀自己想出让饺子变咸的好方法时,儿子为什么听着听着就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鸟来啄食。”句中的“小鸟”指( )
A.文中的儿子
B.所有母亲的孩子
C.作者自己
【5】故事里儿子吃饺子,为什么说是“交织着母亲爱与智慧的饺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母爱如三月的和风,拂去我们心灵的尘埃;母爱如潺潺的流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还如什么呢,请接着往下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的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不引人注目,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的,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几年前,我和爸爸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我刚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儿。
“不要采。”爸爸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采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真的吗?”
“爸爸还骗回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们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
爸爸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的小黄花默默地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啊,花生花,我爱你!
【1】从文中找出“AABB”式的叠词,再写出三个:
文中:
拓展: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普通( ) 索取( )
【3】认真读文,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不( )人 ( )( )有致
( )人心( ) 引人( )( )
朴实( )( ) ( )( )无闻
【4】用“~~”在第2自然段中画出一句比喻句,并再写一句比喻句:
【5】从文中找出与“空花”相关的语句,用“ ”画出来,想一想,从文章的内容中可看出作者的什么感情?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崖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清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1】文中画有横线句子内容就是这首钢琴曲《_______》所展现的内容。
【2】请把短文中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样子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短文中描写海面静态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陶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写句子,要求不改变原意。
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读一读,用黑体词语写话。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用例句表达手法写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4)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修改病句)
17、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我能把握住得分的好机会,这次篮球比赛我们就不会输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迅速暗下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百花园。
1.仿照例句的句式所用的修辞手法,仍以“她”为开头写两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前进。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她 。
2.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成反问句)
3.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缩句)
4.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改成拟人句)
5.晚霞映红了天空。(改成比喻句)
21、以《我的课余生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用词准确,标点正确。 2.语句通顺,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