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生物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与其所含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血红蛋白的特点是(   

A.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B.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被破坏

D.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发生分离

2、决定豌豆种子圆滑的是显性基因,用D表示,决定豌豆种子皱缩的是隐性基因,用 d 表示,皱缩种子的豌豆的基因组成示意图如下示,正确的是(   

A.

B.

C.

D.

3、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杂交,培育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大豆产业,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种类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物种多样性

4、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气体产量均下降

B.30℃时,酵母菌的活性最强

C.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活性逐渐减弱

D.40min时,温度越高气体产生量越多

5、我国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编织丝绸等技术。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成(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6、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分解者,多为腐生的细菌、真菌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7、下列动物中,亲缘关系相对最近的是( )

A.同种的动物

B.同科的动物

C.同目的动物

D.同纲的动物

8、下列有关染色体数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细胞内数量相同,而不同种的生物往往不相同

B.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内则成单存在

C.水稻一个体细胞内含12对染色体,一个生殖细胞内含6对染色体

D.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

9、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

B.结缔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10、下列哪一个细胞里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   

A.卵细胞

B.受精卵

C.白细胞

D.上皮细胞

11、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包含3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农作物

C.该食物网中能量损失最多的食物链是:农作物→麻雀

D.从长远角度分析,剿灭麻雀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12、饭菜打包放进冰箱比放在室温下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A.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

B.没空气,细菌真菌无法繁殖

C.温度低,细菌真菌死亡

D.温度低,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慢

13、如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吸烟行为会显著损害吸烟者的肺功能

B.肺功能为M时,非吸烟者的年龄大于吸烟者

C.年龄为N时,非吸烟者的肺功能更强健

D.随年龄增长,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一致

14、德国生物学家、艺术家恩斯特•海克尔在《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一书中,记录了一种海洋动物:它们有长长的柄,辐射对称的结构看上去像一盏精心设计的“吊灯”,它们捕食小型甲壳类动物,那些难以消化的甲壳,最后会被它们“吐出来”。由此可判断该动物属于(  )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

C.腔肠动物

D.节肢动物

15、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B.Q可以表示有性生殖

C.E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

D.F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16、“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伸,揭开了欧亚国家发展的新篇章。我国织丝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关于家蚕的发育特点,正确的选项是

A.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差异很大

B.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家蚕与蝼蛄、蟋蟀的发育过程完全相同

D.成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17、牛的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9条+X

B.29条+Y

C.29对+XX

D.29对+XY

18、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19、下列生物体现出的生殖方式与试管婴儿这种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A.组织培养蝴蝶兰

B.月季的扦插

C.植物异花传粉

D.克隆羊多莉

20、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生物的性状是受_____________控制的。

 

2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23、根据藻类植物生活环境和苔藓植物对有毒物质敏感的特性,常将_____植物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而将_____植物作为水域是否污染的指示植物。

24、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_____;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非常有限的,生物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_____;只有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逐代积累有利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_____被淘汰掉,即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5、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________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水稻与杂草的关系是_________关系。

26、发酵技术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_________ 创造出具有____________的微生物,以生产_______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27、人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______

28、我们吃的蜜饯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腊肉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

29、动物的多样性不仅指物种的多样性,还包括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多样性;因此,要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应该在以上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措施包括_____保护、_____保护与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

30、科学家利用动物做“________ ”,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相应的内容配对起来:

a.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A. 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 皮肤和黏膜 B. 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C. 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的反射弧中,若【1】代表皮肤里的感受器,当手碰到某种刺激(如火焰)时,感受器受到刺激会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会沿着【3】________传到脊髓里的【5】________,由此再发出神经冲动通过【4】________传达到手臂上的【2】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使手避开刺激手在避开火焰的同时,我们会感觉到疼痛,说明脊髓不仅具有反射的功能,同时还有________的功能

2)若手接触到火焰时能感觉到疼痛,但无法完成缩手反射,则受损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填编号)

34、下表是两个家庭成员中关于有、无酒窝遗传情况的调查记录(已知人类有、无酒窝分别由基因D、d控制)。请分析回答:

家庭

父亲

母亲

孩子

一号

有酒窝

有酒窝

无酒窝

二号

无酒窝

无酒窝

 

(1)一号家庭中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

(2)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____,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

(3)一号家庭中孩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表中的“?”应填写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