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新疆博州初三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教育而言,应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良策不是陷于焦虑中而自怨自艾,而是让人工智能成为促进教育进步的一剂良药。

B. 作为一部充满天马行空想象力的武侠片,《奇门遁甲》杂糅的风格令好评与差评旗鼓相当

C. 公众舆论中关于老年教育的争论从未停止,很多人觉得老年大学的建设并非国家发展必需,只不过是精益求精

D. 文化危机是对传统文化的自暴自弃。一个抛弃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B.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错落有致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

C.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D.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无疑,这是码头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

②她却以文化的韧性在汉水人心中留下根蒂。

③有学者认为,码头足以将江风的多变、狡黠和包容刻入汉水人的灵魂。

④以码头为特色的世俗文化,表现在艺术上是码头工人那种坚韧、豪爽、诙谐、乐观的性格。

⑤千百年来,汉水码头几经兴衰起伏,纵然战乱人灾、水患火焚。

A.⑤①③②④ B.⑤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⑤①②④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旦手中有权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架势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B.“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青岛市喜迎宾朋,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的花卉和绿植景观营造出浓浓的盛会氛围。

C.这个艺术家是个不修边幅的人,所以人们难得见他剃一次须,理一次发。

D.面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我的心仿佛也在风口浪尖上颠簸。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歌首段是如何描绘秋风的肆虐的?

2从这首诗歌中,你看到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5)一条条街道宽又平,___________,一盏盏电灯亮又明,_________

(6)《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根据傅雷的说法,辑录的书信有四个方面的作用,请任写出其中两点。(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藏在咸菜里的卑微

①我出差偶遇一初中室友,正值饭点,两人心照不宣地扫视起道旁的餐馆来。走进饭店,服务员正分身乏术,顺手端上一碟泡菜“稳定军心”。

②“还记得你当年的咸菜么?”

③我耳根不由得发烫。十多年前我俩同在乡镇里的初中寄读,时值进城务工热潮,我的父亲养病于家,相对于其他同学我的家里自然拮据不少。

④除去部分走读生,同学们大多在学校蒸米饭再去食堂“购汤”,汤虽不贵,对我来说却是奢侈品。即便如此,母亲依然想尽办法保证我的营养,每周五回家,母亲便会在坛子里寻觅。她把几种自制的咸菜切咸小段,再与家里的腊肉一起翻炒,油冷却后用一大号塑料瓶装上,一周的食物便算是有了着落。

                     。或许是年龄渐长,抑或吃顺了口,渐渐的,一瓶咸菜只能勉强支撑到周三,母亲再加量,于是每周日我便驮着几斤白米、两大瓶咸菜奔跑在求学的路上。

⑥一次,吃完午饭返回寝室,还没进门,室友的菜汤便扑鼻而来,是菜油的香。脚刚迈过门槛,寝室便冲出一阵莫名的笑,我惊慌失措,匆匆窜出寝室,任腾腾热气和丝丝窃笑在寝室欢悦。那时的饭点,是他们的“避风港”,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寒风凛冽,我极少逾越。

⑦“摆脱咸菜”从此就成了我的奋斗目标。漫漫求学路上,只要稍有松懈,初中那段吃咸菜的日子便会浮现在眼前。工作陷入困境时,我总会暗自鼓励:总比那时人家喝着热气腾腾的菜汤,自己只能蜷缩在操场的角落里吃咸菜要好吧。我的嘴对“咸菜”讳莫如深,我将它深埋于心底的同时,也把那段求学的艰辛与自卑掩埋,小心翼翼,唯恐被别人刨出来。

⑧“你记得么,那次,那次我们偷你咸菜,你回来撞个正着?”

⑨我一愣。

⑩“那次啊,我们在寝室偷吃你的咸菜,你回寝室撞见后,我们都不好意思地在寝室笑那次。”室友着急地补充着。

“我们是实在禁不起你咸菜的诱惑,你知道学校食堂的汤,一大桶就最上面漂浮着几滴菜油泡沫,再说菜油哪比得上你家猪肉熬出的油香啊,更别说那被猪油炸过的咸菜了。”

良久,我半开玩笑地说:“我还眼羡了你们三年有热汤喝的日子呢。”

⒀“你羡慕了我们三年,我们得嫉妒你一辈子!你知道吗?初中毕业后我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咸菜了。在最叛逆的青春时光你的父母陪在身边保驾护航,我们几个的父母来去匆匆,一年就只有春节那几天能见到人影,你说我们得多羡慕你?一勺子汤能暖嘴、暖胃,能暖心?”

⒁望着室友皱起的眉头,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在关于生活的这场“辩论赛”里,据理力争似乎有违初衷,俯首认输也不是归宿,每颗生命里的富裕贫瘠都以别样的面容在另一颗生命中展开。餐馆里人头攒动,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起伏于街心,望着这些或从容或匆匆的脚步,我想此时又该有多少饥肠辘辘而又口袋空空的人在餐馆外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而餐馆里又有多少人正羡慕这些人家里燃起的等候团聚的光呢?这世上,没有两条相等的路,也没有两盏完全相同的灯,而每个人的人生里却包含着如此相似的禅意。

(选自《阅读》2018年第7期)

【1】作者回忆有关“咸菜”的往事,原因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作答。

【2】文章第③—⑥段插叙上学时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⑤段空缺处原有一段描写,下面给出的哪一个选项更适合填入?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每到吃饭时间,我都早早地端上饭盒,迅速跨进寝室,利落地在箱子里拿出咸菜瓶舀上两大勺,赶在室友回来之前躲到操场的角落,匆匆吃完。

B每到吃饭时间,我端上饭盒,跨进寝室,在箱子里拿出咸菜瓶舀上两大勺,赶在室友回来之前躲到操场的角落,匆匆吃完。

【4】有的人说本文的主题是回忆过去生活的艰辛,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有的人说本文的主题是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羡慕的目光里,我们都是别人眼中的风景。你同意哪种说法?联系全文内容作答。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我和这本书的故事

要求:①符合故事的特点,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