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新疆乌鲁木齐初二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共 60分)

1、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a72=a9 B. a7•a2=a14 C.2a2+3a3=5a5 D.(ab)3=a3b3

2、坐标平面上的点P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点P的坐标变为(  )

A.21 B.(﹣21 C.11 D.4,﹣2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弹簧的长度 y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 xkg)之间有如下表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 x 的增大而增大 B.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 1kg弹簧长度增加 0.5cm

C.所挂物体为 7kg时,弹簧长度为 13.5cm D.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 0cm

4、如图,在中,边上一点,若,则等于(

A.  B.  C.  D.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EG//x轴,BC//DE//HG//AP//y轴,点DCPHx轴上,A(12)B(-12)D(-30)E(-3-2)G(3-2),把一条长为2019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E-F-G-H-P-A…的规律紧绕在图形“凸”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  

A.(12) B.(-12) C.(-1-2) D.(11)

6、若直线ab,bc,则ac的依据是(   )

A. 平行公理

B. 等量代换

C. 等式的性质

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7、如图,已知四边形中,平分,下列说法: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道题:只闻隔壁人分银,不知多少银和人;每人7两少7两,每人半斤多半斤;试问多少人分多少银?(注:这里的斤是指市厅,1市斤=10两),设一共有x人,y两银子,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1

C.1

D.0

10、下列调查中,适宜全面调查的是(

A.了解某班学生的视力情况 B.了解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C.了解卷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D.了解池塘中现有鱼的数量

11、如图,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直线,在直线外任取一点,折出过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这样的直线只能折出一条,理由是( )

A.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2、任意给定一个非零数,按下列箭头顺序执行方框里的相应运算,得出结果后,再进行下一方框里的相应运算,最后得到的结果是(  

平方结果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题,共 40分)

13、完成下列推理说明:  

如图,已知B+∠BCD=180°B=∠D.求证:E=∠DFE

证明:∵∠B+∠BCD=180°(   ),

ABCD    

∴∠B=      

∵∠B=∠D( 已知 ),

∴  ∠ =   ( 等量代换 )

ADBE   

∴∠E=∠DFE   

14、为制订某区七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需要了解七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现有三种调查方案:①测量该区各学校男子篮球队、排球队中七年级学生的身高;②查阅外区各校七年级男生身高的统计资料;③在该区的城区和农村均任选几所学校,测量这几所学校七年级男生的身高.你认为上述调查方案中比较合适的是________.(只填写序号)

15、若方程组的解满足,则的取值范围______

16、若关于x的方程(1-m)x=1-2x的解是一个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7、已知a2+b2=30,ab=11,则(ab2_____

18、互为相反数,则__________.

19、若多项式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________________

20、如果三角形三个外角度数之比是3:4:5,则此三角形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共 30分)

2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并用式子表示出来.

1   2   3   4.

22、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2

23、解方程:(1

2

3

4

24、计算下列各题

(1)

(2) ()2|1|.

25、如图,点EF分别是ABCD上的点,DEAF分别交BC于点GH,∠A=D,∠1=2,试说明∠B=C.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在横线上补全推理过程或依据.

解:∵∠1=2(已知),∠1=3(对顶角相等),

∴∠2=3 ).

AFDE ).

∴∠4=D ).

又∵∠A=D(已知),

∴∠4=   ).

).

∴∠B=C   ).

26、甲、乙两人共同解方程组由于甲看错了方程中的得到方程组的解为,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得到方程组的解为,求出的正确值.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