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广西贺州初一下册期末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承担责任=代价+回报。这个公式说明(       

A.承担责任的代价总是大于回报

B.承担责任只有精神方面的回报

C.承担责任意味付出和获得回报

D.承担责任的回报总是大于代价

2、2023年9月24日晚,杭州亚运会游泳女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冲刺阶段,越南选手位居最后一名仍坚持不懈。全场观众为她加油鼓掌,陪伴她游到终点!赛场观众们的行为(     

①扰乱了赛场的正常秩序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③彰显了良好的国民素质       ④展示了文明有礼的国家形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对法律知识的解读正确的是(       

序号

法律知识

解读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

主刑

管制、拘役、罚金、没收违法所得

法律服务机构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诉讼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一员,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总是与我们的角色紧密相连。下列关于责任与角色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是完全不一样的

B.一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C.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D.每个人在同一时期只承担一种社会责任

5、能直接体现漫画主要寓意的有(     

   

①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②违法无小事,我们应该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的行为底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与之主旨一致的是(     

①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②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④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下列体现了业缘关系的有(     

①小赣和小鄱是老乡②小吉和小辰是兄妹

③小阳和小景是同事④小于和小九是同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8、下列名言能体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2年3月,甘肃省首例“高空抛物罪”案件在某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陈某酒后因琐事与妻子发生争吵,将位于4楼家中的两盆盆栽从窗户向外扔出,致楼下停放的车辆多处受损,其行为情节严重,已构成高空抛物罪。涉案人陈某被依法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对此,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A.陈某的行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B.法院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C.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自觉抵制高空抛物行为

D.拘役四个月属于附加刑,罚金1000元属于主刑

10、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因偷逃税款6.43亿元,少缴税款0.6亿元,相关部门依法对黄薇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被告人仇子明因诋毁、贬损在中印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的戍边英雄,被法院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11、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网传“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某学校有学生失踪,并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经当地公安机关查证,该信息为谣言,涉嫌造谣的违法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并关闭了其造谣的相关网络平台。面对网络谣言,青少年应该(     

①尊重事实,遵守法律②顺手转发,不管后果

③冷静判断,学会查证④不经思索,一味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集体奖花落“银发知播”。这个群体由13位老院士、老教授、中小学老教师组成,他们退休后转战互联网把短视频变成科普课堂将拼音、电工、天文、物理、文学等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大众。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银发知播”为社会大众树立良好榜样

②“银发知播”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③互联网助力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④“银发网红”影响着网络社会和互联网文化圈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3、大学生徐某与王某因琐事在宿舍内引发争吵,进而引发肢体冲突,徐某拳击王某致其倒地,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徐某被依法判刑。这警示我们要(     

A.珍爱他人生命,守住行为底线

B.自觉遵守法律,坚持严格执法

C.拒绝负面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D.制定法律规范,要求大家遵守

14、人民网连续12年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网络征集活动,该活动让越来越多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建议抵达两会的会场。这一活动体现了网络(     

A.开辟人际交往新通道

B.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C.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15、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了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段话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只有投身于社会才能走向成熟

C.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拓展

D.个人力量渺小对社会发展没有影响

16、2023年央视《诗画中国》全面升级。千古丹青季,诗词与古画陶冶人们的情操,体现科技与艺术氤氲融合之美,展现家国情怀的源远流长。这说明我们(       

A.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

B.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C.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D.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下列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有(     

①社会大局稳定                                   ②文化利益

③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                  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以下行为符合文明有礼要求的是(   

①衣着整洁,注重礼仪②谈吐有节,守时守约

③自以为是,孤芳自赏④道貌岸然,口是心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9、“天宫课堂”第四课于2023年9月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通过网络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科普授课。这体现了(     

A.网络促进社会生产的新变革

B.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C.网络拓宽了人们交往的朋友圈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20、自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以来,“交换徽章”风靡于赛场内外。“能交换徽章吗”迅速拉进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运动员、志愿者、媒体记者等通过交换一枚枚小小徽章,结识新交,留下属于亚运会的别样记忆。这体现出(     

①自强不息②爱岗敬业③尊重他人④文明有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没有国土、人口和主权,国家就不能生存。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有同学说: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维护国家利益责无旁贷。还有同学说:当前学习最关键,关心国家发展,报效祖国是长大以后的事。

请你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在车上,小华同学和同伴只要看到新鲜事物就大喊大叫。同车老师提醒他们保持安静,小华辩解道:“我们平时学习那么紧张,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还不让我们放松放松?”

请运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相关知识,评析小华的说法。

23、   2021年4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决定》指出,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自觉置身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强化责任担当。

近年来,贵州省纪委监委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让群众反映问题更便捷,建设更加高效的举报平台,织密群众监督网,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看到这两则信息后,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权力的规范运行需要将其置于阳光下,也需要公民积极行使手中的监督权。”

你是否赞同该网友的留言?请判断分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某初级中学学生丁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上初二后,他更沉迷于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再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件去卖,甚至常常向低年级同学索要财物,稍有不从,就大打出手。因为影响恶劣被学校处于勒令退学的处分。丁某辍学后在网上结交了一些网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为了网友的“哥们义气”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将对手刺成重伤,最后受到了刑罚处罚。  

(1)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丁某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说明了什么?

(3)从丁某的犯罪历程中启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25、

材料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材料二: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2017年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教育部全国教育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2017年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全国约有10万余所中小学的学生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观看了直播并同步开展晨读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宪法意识,某校决定开展一次宪法宣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在校园中,你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形式开展这次宪法宣传活动?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宪法精神?

【你的行为,彰显法治观念】

26、被誉为“大国工匠”的徐立平,是雕刻火药的高级技师,他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他一次次的精雕细刻,使火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在他身上体现了做精、做细、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弘杨工匠精神,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的“中国工匠”。(注:工匠精神是指工医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国工匠“徐立平彰显了哪些优秀品质?

(2)结合材料,谈谈新型劳动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27、阅读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1)上述漫画反映了男女生交往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

(2)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你认为男女生应如何正常、健康的交往?

 

28、我国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