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交通破袭战”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 黄海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孟良崮战役
2、“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引导下,沿山间小路绕到敌人侧后方,出其不意地发动猛攻……敌人全线崩溃……”这段史实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甲午战争时期
C. 北伐战争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3、太平军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是在:( )
A.金田 B.慈溪 C.天京保卫战 D.天津
4、1915年,张小泉剪刀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剪刀远销南洋、欧美一带,门市平均每月销售大小各种剪刀计1万余把,获利颇丰。这一时期张小泉剪刀发展良好的客观原因是
A.一战爆发,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掠夺 B.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声名远扬
C.引进外国机器,生产设备先进 D.政府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
5、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 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 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6、下图所示报刊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于1896年8月9日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刊。此报刊主要宣传的新思想是
A.变法图强
B.扶清灭洋
C.仁政法治
D.师夷长技
7、1919年5月4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时间点,从那天开始,一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展开了。下列关于此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 B.前期工人阶级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C.后期运动的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D.后期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8、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里所说的“转折点”是指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三大战役的胜利
C.南京的解放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9、下边的时间轴,简要描述了一位伟大人物的一生。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
A.苏格拉底
B.华盛顿
C.马克思
D.恩格斯
10、“九州田地度春秋,三系杂交血汗凝。圆了禾下乘凉梦,沙漠海滩种稻成。”该诗意在礼赞
A.杨利伟
B.屠呦呦
C.翟志刚
D.袁隆平
11、如图所反映出的内容是( )
A.“总路线”的内容
B.“大跃进”的高潮
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2、据下表所示内容可知,新中国( )
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
| 钢产量 | 发电量 | 粮食产量 | 棉花产量 |
年增长率 | 60% | 35.2% | 3.7% | 4.7% |
A.建立了均衡的工业体系
B.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C.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3、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B.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C.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区
D.1992年,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1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鲜明地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在(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五大
15、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6、1918年8月,胡适出版了新文化运动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半年即再版,两年内发行万册以上。这部白话诗集的出版( )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
C.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D.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17、“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18、对联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我们可以从对联的内容去了解相关的事件及作者的情感,有这样一首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请问此对联写的是
A.浙江起义 B.安徽起义 C.惠州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9、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 “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的本质含义是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20、网络购物是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网络购物的流行,得益于
A. 航天技术的发展
B.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C. 生物技术的应用
D. 无线电技术的广泛使用
21、科学发展观是坚持________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的发展观。
22、1864年夏,湘军冲入城内。_____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_____农民运动失败。
2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____________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③__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24、1860年10月,_____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5、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_和平解决;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_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26、______年8月,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7、他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28、辛亥革命意义:(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_______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终结。 (思想)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_______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它对于封建体制的冲击、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进步意识的弘扬、风俗习惯的革新都是空前的。
29、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________、________壮烈殉国。
30、__________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51年,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1、先进的理论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是哪次会议?
(2)在哪次会议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
32、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
(1)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成表格。
战争 | 战后签定的条约 | 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 |
鸦片战争 | ① | ② |
③ | 《马关条约》 | ④ |
⑤ | ⑥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和斗争。请写出中国人民抗争的2个事件。
(3)从近代中国屈辱史和抗争史的学习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3、近代中国被外国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写出主要战争名称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中国沦陷的过程)。
34、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不断推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材料二: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这五年时间里,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并得到巩固。从1949年起国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工作,到1952年,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1954年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材料三:“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1)材料一中图1、图2所代表的两个文件分别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2)据材料二概括“1954年宪法”制定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民治”建立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