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山东临沂初二上册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全国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大约占5%

B.少数民族个数最多的省份是贵州省

C.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三个地区

D.各民族分布有“大聚居,小杂居”的特点

2、下列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的有:

A.小麦、玉米、谷子 B.小麦、玉米、棉花

C.水稻、大豆、谷子 D.小麦、甜菜、花生

3、青藏地区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吸引着各地的人们,近年来,前往青藏地区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结合下图,完成问题。

【1】近年来,人们前往青藏地区旅游很喜欢自驾,原因是公路运输(     

①方便灵活性强②通达地方较广③运输量大④受地形限制较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前往青藏地区旅游的人们,即便是夏季也能看到山上皑皑积雪,原因是青藏地区山地(     

A.降水丰富、湿润

B.海拔高、气温低

C.地形平坦、开阔

D.植被稀疏、荒凉

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   B. 壮族   C. 蒙古族   D. 维吾尔族

 

5、2月6日,台湾高雄市发生6.7级强烈地震,震后运往灾区的急救药品优先运用的运输方式为(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水路运输

6、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 东部和西部地区   B. 东部和中部地区

C. 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D. 中部和西南地区

7、就我国温度带、干湿地区而言,平潭综合实验区属于(   )

A.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B.亚热带、湿润地区

C.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D.寒温带、半干旱地区

8、下列词语,描述气候的是

A风和日丽   B四季如春 C电闪雷鸣   D狂风暴雨

 

9、下列城市名称的字体设计蕴含了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元素。据此,下列关于四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所在省区少数民族众多,是自治区 B.②--历史悠久,是黄河流域的文化古城

C.③--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 D.④--当地气候湿热,是我国水稻主产区

10、下列四个纬度中,最有可能四季分明的是

A. B.80°S C.10°N D.40°N

11、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下列地区中,夏季气温相对较低的是( )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2、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等

B.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C.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是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滞后的主要原因

D.东北三省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3、抖音平台推出“云游中国”活动,用直播形式推广25个世界遗产地。请你根据某次云游直播活动的截图信息,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本次直播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屋脊”指的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B.主播身着藏袍,只穿一只袖子是因为当地气候炎热

C.主播脸上有明显的高原红,是因为当地太阳辐射强

D.直播活动主要介绍了伊斯兰教的经书和壁画

【2】主播介绍当地种植的小麦、青稞单产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     ②水源充足,灌溉方便

③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④农业科技水平较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在某地美食一条街的牌匾和玻璃窗上,来自成都的小玲和小丹看到 “鲁菜”、“川菜”、“粤菜”、“湘菜”等招牌,如果他们想吃家乡菜,应该进挂哪种招牌的店

A.鲁菜   B.湘菜

C.粤菜   D.川菜

 

1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B.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

C.山区人口密度大,平原人口密度小

D.全国各地人口分布均匀

16、在我国被誉为鱼米之乡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 B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台湾岛

 

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其面积约为166万平方千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其常住人口约为2585万人。结合新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甲、丙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山脉都是地势阶梯分界线

B.两山脉都大致呈东一西走向

C.两山脉南北两侧都为盆地

D.两山脉南北两侧的主要少数民族相同

【2】下列有关乙、丁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河都属于内流河

B.两河水量丰富,注入大洋相同

C.两河冬季无结冰期

D.两河水源中冰雪融水占比较高

18、我国铁路网的分布特点是(  )

A. 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B. 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大

C. 东部密度小,西部密度小   D. 东部密度小,西部密度大

1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分布,正确的是(     

A.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B.南方少,北方多

C.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D.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

20、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关于该河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流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②最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③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④7~9月降水多,且为河流丰水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世界主要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

 

22、根据下列情境,将最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填入表中:

交通情境

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哈尔滨一箱急救药品运到广州,要求3小时内到达

新疆的天然气供应到上海市

500名连云港农村妇女前往新疆采摘棉花

一车活鱼要从上海郊区运到市区

运输方式

运输

运输

运输

  运输

运输

 

 

23、聚焦特征。受不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各地景观千差万别,区域特征独具特色。读图判断所属区域,将符合该区域特征的序号填入对应的表格中。

①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②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③东方甜岛   ④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⑤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⑥有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等著名景点   ⑦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   ⑧春秋季节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对应特征

____

____

____

____

24、把相关内容填入表中:

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类型

  

  

熟制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糖料作物

  

  

 

 

25、地壳的变动和   ,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6、我国的行政区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 纬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

27、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有辽中南工业基地、________工业基地、________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8、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是   山脉,注入   ,有     之称.

 

29、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6分)

 

 

30、陇海铁路两端连接了_________省和江苏省;_________铁路直接把北京与香港联系起来。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20.9%以上,收获了自2004年以来的“十九连丰”,在大国粮仓中持续贡献着东北担当。

材料二:按照人均400千克粮食需求量计算,2020年东北地区粮食可剩余量达到1.29亿吨(1290亿千克),输出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

材料三: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及哈尔滨气候资料图。

(1)东北三省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当地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形类型)地区

(2)东北三省2022年产粮逾1430亿千克,其主要生产的农作物有________、玉米、大豆、水稻等。

(3)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_______,主要社会影响因素是_______

(4)东北三省连年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简析该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一条即可)

32、读下面四幅气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表示降水年际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如果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____(灾害)。

(2)四幅图中,表示降水量季节分配的是____(填序号),此图可反映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规律是____

(3)四幅图中,表示降水空间分布规律的是____(填序号),此图的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____线,你能说出此线附近还有哪些重要的地理界线通过吗?____

3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配对。

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丁——_______

(2)A、B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地,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3)B、D两地中,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_______地,B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D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造成B、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4)C、D两地中,夏季较凉爽的是___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

34、贯穿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长江横向经济带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新支撑带,同时继续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将形成开放新局面。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终从上海市注入_______海。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图中①代表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水利枢纽。

(2)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农业发达,以________(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请你举例说明长江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一条即可)

(3)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长江上游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

35、习近平同志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阅读我国耕地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2)简述2011—2016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实际分析原因。

(3)从气候和地形类型两个方面概括我国耕地分布特点。

(4)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严守18亿亩的耕地红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