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中,甲为城市中心、乙为城市郊区、丙为远离城市的地区。乙地农民最有可能选择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A.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B.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蛋、禽生产
C.全面发展畜牧业
D.全部退耕还林
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自然和人文环境上有较大差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温上,南热北冷、南高北低
B.作物上,南麦北稻、南甜北甘
C.降水上,南湿北干、南多北少
D.建筑形式上,南尖北平、南高北厚
3、下列属于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俄罗斯
B.日本
C.韩国
D.菲律宾
4、我国全部位于热带的省区是( )
A.云南省 B.海南省 C.广东省 D.台湾省
5、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为( )
A泼水节 B.古尔邦节 C.三月三 D.那达慕大会
6、我国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
A.内蒙古、藏 B.黑、澳
C.新、台 D.黑、琼
7、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月O℃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热带和亚热带的界线 D.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8、世界上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加拿大、中国 B.俄罗斯、印度
C.美国、印度 D.俄罗斯、中国
9、我国煤碳资源最丰富、产量最大的省区是( )
A. 内蒙古 B. 山西 C. 陕西 D. 河南
10、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且是全国三大棉区之一。这个地区是(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新疆南部
11、在同样的图幅上,分别绘制下列地区的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全国地图
B.山西省地图
C.太原市地图
D.南郊地图
12、下列山脉中,属于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武夷山脉 B.长白山脉 C.大兴安岭 D.台湾山脉
13、造成日本东京与中国乌鲁木齐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14、关于我国地质灾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B.我国地震灾害分布范围广,但发生频率较低
C.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多,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D.同一地区,不会有多种地质灾害同时发生
15、我国既临渤海又邻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省
A.江苏、福建
B.云南、广东
C.山东、辽宁
D.上海、浙江
16、下列不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A.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B. 欧洲的西部 C. 非洲和大洋洲 D南、北美洲的东部
17、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①水田 ②旱地 ③荒地 ④林地
B.①旱地 ②水田 ③林地 ④荒地
C.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D.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草地
18、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19、暑假,某旅行社的“驴友”组织“览祖国大好河山,环保一路随我行”骑行活动,该活动分甲、乙、丙、丁四条路线展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四条线路中,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甲路线
B.乙路线
C.丙路线
D.丁路线
【2】甲路线途经区域盛产的水果不包括( )
A.香蕉
B.菠萝
C.柑橘
D.苹果
【3】该旅行社出发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B.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水运发达
C.濒临渤海和黄海
D.杭州西湖是该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
20、下列关于干湿地区和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地处湿润地区、暖温带 B.华北平原地处半湿润地区、中温带
C.四川盆地地处湿润地区、亚热带 D.海南岛地处湿润地区、亚热带
21、俄罗斯的气候主要以______气候为主,冬季______,夏季______。
22、我国最大的城市集群分布在 ,素有“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的岛屿是 。
23、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 ______ 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 ______ 月后由北向南撤退.所以,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开始 ______ ,比北方 ______ (长、短).
24、从五带划分来看,我国领土大部分在________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________带。
25、读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是我国最大的____盆地,该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以____族为主。
(2)图中A省区灌溉农业发达,特色农产品有____,为了农业灌溉,很早以前这里的人民就修建了一种叫“____”的引水工程。
(3)图中B地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试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____。人为原因____。
26、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____,____。
27、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把实行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8、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_______的融水。
29、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_ E__________
(2)图中等高距是____米,图中周庄的海拔高度在____ 米之间,周庄位于李庄的______方向。
(3)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____(填B或D)处最合适。
(4)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下游前进可以走出丛林脱险。他的做法是否正确_____;理由是_______。
30、下列货物需从下面起点运到终点,用什么运输方式最合适(在表中用“√”表示)
31、读图回答问题。
(1) 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是 (洋) B是 (山脉)D是 (首都)。
(2)美国农业生产特点是 , C是 (带)。
(3)美国的“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它位于 附近。
32、中央气象台2023年7月2日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颜色越深温度越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我国四大盆地中的____盆地出现了高温区,它主要位于____气候区。
(2)由图可知,我国东部热到蒸发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平原。热到融化地区主要位于____气候区。
(3)根据所学知识,同一天,全国气温最低出现在____高原,这里热意不显。
33、读“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和“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任务。
(1)季风区是指受________季风影响明显,降水________的地区。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于2021年10月26日在京隆重举行。从气候条件看北京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冬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有利于冬季奥运会的举行。
(3)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中国生产、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影响?请举例说明___________。
34、读中国政区图,回答问题。
(1)连接图中①②两地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其中①是________省的________市,②是________省的________县,此线东南人口________,西北人口________.
35、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实地考察了黄河河道水情,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1)指出黄河发源地甲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下游桃花峪到利津段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
(2)试从含沙量、流速两方面比较青铜峡与桃花峪附近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3)近年来乙所在河段流域的人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植树种草,打坝淤地。据此猜想本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与过去同期相比黄河入海水量的变化,并说出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