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是按照生活环境归类下列生物,则明显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项是( )
A.
B.
C.
D.
2、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临时装片时,看到了模糊的物像①,要想调节为清晰的图像②,正确的操作是( )
A.调节反光镜
B.调节遮光器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
3、下图为植物细胞生命历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表示细胞生长
B.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
C.细胞a、b中遗传物质不同
D.细胞a、b结构与功能相同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丰富的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5、下列空气相对湿度最小的地点是( )
A.教学楼前的广场
B.灌木丛
C.草坪
D.竹林
6、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生物学知识。下列做法与其目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贮存水果蔬菜时保持低温——促进呼吸作用
B.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移栽幼苗时带土坨——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
D.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强光合作用
7、生命神奇而美丽,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紫荆花开
B.青蛙抱对
C.种子萌发
D.珊瑚礁长高
8、所谓“三北”指的是我国的( )
A.东北南部、华北西部、西北
B.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
C.东北东部、华北西部、西北
D.东北西部、华北南部、西北
9、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 鼠妇的数量(只) | 光照条件 | 土壤 |
对照组 | 10 | ① | 湿润 |
实验组 | 10 | 明亮 | ② |
A.表格中的①应为黑暗
B.表格中的②应为干燥
C.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应遵循多个变量原则
D.可将鼠妇的数量减少到2只,不影响实验
10、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A.不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加强植物的呼吸作用
C.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D.使有光与无光形成对照
11、一台显微镜有5×、10×、16×三个目镜,有10×、40×两个物镜,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择的目镜、物镜组合是(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6×、物镜40×
D.目镜5×、物镜40×
12、通过生物学学习,相信你一定认识了很多生物。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持续长高的珠穆朗玛峰
B.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C.海洋中千姿百态的珊瑚
D.会洗衣做饭的机器人
13、小洋特别喜欢吃绿豆芽,为了健康他决定自己做。下面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为绿豆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子叶
B.浸泡后种子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
C.蛀虫的绿豆,环境条件适宜时也可以萌发
D.用大量水浸泡,绿豆会因缺少空气而不发芽
14、花生是我省的经济作物之一,“麻屋子,红帐子”,“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依次所指的结构是( )
A.子房、子房壁、胚珠
B.子房、珠被、受精卵
C.果皮、种皮、胚
D.种皮、果皮、胚乳
15、如图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靠1纤毛摆动进行运动,通过2表膜进行呼吸
B.3为口沟,是细菌等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通道
C.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底层
D.酵母菌、变形虫、衣藻和草履虫一样,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16、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兔
B.鹰→鼠→水稻
C.草→蝗虫→青蛙
D.草→食草昆虫→细菌
17、晓鹏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进行的操作和所做的记录中,正确的是( )
①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②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 ⑤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
18、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可能会发生中耳炎,那么细菌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部位是( )
A.鼓膜
B.听小骨
C.咽鼓管
D.内耳
19、如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过程,a、b、c表示液体,甲、乙是叶片有无遮光部分。相关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前植株需进行黑暗处理
B.a是酒精、b是水、c是碘液
C.叶片去除黑纸片后应避免光照
D.实验结果是甲不变蓝,乙变蓝
20、初中阶段,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呼吸作用的公式是( )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
B.二氧化碳+氧有机物+水
C.有机物+氮→二氧化碳+水
D.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21、环境中影响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它又区分为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22、食物中能为人体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 水 B. 无机盐 C. 糖类、蛋白质、脂肪 D. 维生素
23、人通过排汗、_________和呼吸排出体内废物,植物产生落叶带走废物,这说明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人体分为头、颈、躯干、____四部分。膈将躯干的体腔分为____和____ 。
25、对于每个生物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是阳光、_____、_____、_____、温度等非生物因素。
26、细胞结构中_________内贮存有遗传信息;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_________。
27、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这个实验最先是由_____发现的。
28、当莴笋等植物的茎被折断时,从茎的断面上流出白色的汁液 流出该汁液的结构是 。
29、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_____→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_____→表达和交流.
30、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
(2)图中生产者是 。
(3)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 和 。
31、请将下列植物类群与其相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藻类植物 A.有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 B.一般比较矮小,有茎、叶的分化,有假根
蕨类植物 C.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32、施莱登通过观察各种植物的不同部位,最终得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的结论。( )
33、膝跳反射可用于检测人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状况。下图为完成膝跳反射的示意图。
(1)人体完成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当用小锤敲击受试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相应的_________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传至图中所示的_________(填序号)神经中枢并发出指令,最终经_________传至效应器做出反应,受试者小腿抬起,完成膝跳反射。
(3)除了小腿向上抬起,兴奋还会经③传至受试者的[ ]_________形成被叩击的感觉,说明_________既有神经中枢,又有传导兴奋的功能。
34、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为显微镜的使用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和______【填字母】;如果在视野中已经找到物像,但物像有点不清晰,应调节[ ]______使物像更清晰。
(2)为了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应选择乙图中的镜头组合是______。【填番号或倍数】
(3)丙图中A是在显微镜下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图像。图像A效果欠佳的原因可能是: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______【选填“盖盖玻片”/“染色”】的操作步骤不规范所导致。
(4)小花在进行下降镜筒操作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图丁中的______【选填“A”/“B”】;小花在视野中央看到一个字母“p”,实际在玻片上写的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