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将物镜由低倍转换为高倍,则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体积变化和视野亮度变化分别是( )
A.细胞数量增加、体积变大、视野变亮
B.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C.细胞数量增加、体积变小、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2、如图是菠菜叶片结构示意图,结合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②③⑥
B.菠菜叶①中的气孔数目多于②
C.④的张开和闭合是由⑤控制的
D.⑥中的导管主要运输水和无机盐
3、大白菜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含铁的无机盐
B.含氮的无机盐
C.含磷的无机盐
D.含钾的无机盐
4、在进入青春期,男女同学的身高、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从下图可以看出( )
A.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B.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征
C.“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引起这种变化的器官是子宫
D.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来得迟
5、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 )
A.食物稀少
B.适应寒冷气候
C.繁殖后代
D.躲避伤害
6、同学们一起在公园内调查生物,小丽的做法错误的是( )
A.注意安全,与同学们一起行动
B.看见一只蝴蝶马上记下来
C.看见一只讨厌的老鼠,不记录
D.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
7、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B.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的是单细胞生物
C.由一个细胞构成,可以独立地完成生命活动
D.单细胞生物都是自然界的消费者
8、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以下选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项是( )
A.蝴蝶、水、细菌
B.太阳、狂犬病毒、小草
C.猫、蘑菇、草履虫
D.含羞草、小鸟、钟乳石
9、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胚乳四个部分组成
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③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
④红豆杉、银杏、苏铁的种子外都没有果皮包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关于沼泽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沼泽植物占优势
B.能净化水质
C.能蓄洪抗旱
D.动物的种类很少
11、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是为了( )
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蒸腾作用
C.减少水分吸收
D.增加水分吸收
12、习总书记指出“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就是指生物的生活环境
D.生物圈就是生物的栖息地
13、在“探究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某小组发现施加含氮无机盐的番茄幼苗长得粗壮高大,颜色鲜绿;而另一只浇自来水的番茄幼苗长得细弱矮小,颜色发黄。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 )
A.制订计划
B.提出问题
C.实施计划
D.得出结论
14、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少。造成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土壤
B.水分
C.光照
D.空气
15、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是( )
A.林奈
B.达尔文
C.哈维
D.李时珍
16、下列有关生物圈、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一条河流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包括动物和植物
D.“草→狐→兔”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17、关于树木移栽的做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B.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增强光合作用
C.在傍晚移栽是为了增强呼吸作用
D.移栽后遮阳是为了降低光合作用
18、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会逐渐消失,主要原因是 ( )
A.细菌和真菌分布十分广泛
B.动植物的遗体会自行分解
C.被食腐动物当作食物吃了
D.腐生细菌、真菌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19、小刚因饮食不合理,特别消瘦。小刚要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达到正常的体重,除了增加食量外,还需要适当增加摄入量的是( )
A.水果
B.牛奶
C.蔬菜
D.肉类和油脂类
20、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其中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而真菌可以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地衣中真菌和藻类之间的这种关系是( )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21、叶的光合作用与叶绿体有关,叶片的叶肉细胞和_____中含有叶绿体。
22、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_____。如人可以通过_____、_____和_____将其排出。
2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细胞的结构,可以使用_________对其进行染色。
24、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_,最大的血细胞是_________。
25、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6、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
27、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__→实验→__→表达和交流.
28、新鲜的肉放久了会腐烂,而且夏天鲜肉腐烂要比冬天腐烂得快些.鲜肉腐烂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同学假设,鲜肉腐烂与它的含水量有关.为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他的假设:取一块瘦肉平分成两份,用烘干机将它们的水分烘干,再分别放入两个干燥的培养皿中.甲培养皿置于冰箱里,乙培养皿放入温暖的地方,且在肉片上滴加少量水.请据此
(1)本探究实验设计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你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是________培养皿的肉先腐烂.
(3)他获得的实验结果能不能验证他的假设?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4)你认为这一实验该怎样改进才较合理?________
(5)重复实验的意义是什么?________
29、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30、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________等生命活动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_______。所以,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
31、人体生命活动需要多种无机盐,如果摄入的某种无机盐过少,则会出现相应的缺乏症状。请将A~D所代表的缺乏症状与①~④对应。
32、如果吃饭太安静的时候,可以边吃边大声说笑,活跃气氛。(____)
33、 下图为小明同学“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内容,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他应该在图甲中滴加______(选填“生理盐水”或“清水”),理由是_______。
(2)图乙、图丙、图丁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步骤是为了能够在显微镜中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
(3)进行图丙所示操作时,眼睛要注视所指部位,其目的是为了避免______。
(4)戊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请指出图中的错误:_______。
(5)下图中A→B→C→D 是小明用该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从A→B需要将装片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观察时,看到物像由C→D的过程,他的操作是_______。
3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
(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昆虫与杂食性鸟的关系是_____.
(2)此图只表示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是_____.
(3)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_____、_____大量繁殖,毁坏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