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N2O3)是茶叶中特有的一种氨基酸,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下列关于茶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茶氨酸分子由26个原子构成
B.茶氨酸属于氧化物
C.茶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D.茶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
B.氨气
C.五氧化二磷
D.金刚石
3、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海水利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海水淡化;②海水提镁;③海水“晒盐”;④海水“制碱”。以上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厨房里烧鸡蛋汤的操作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打破蛋壳倒入碗中
B.加水搅拌
C.下锅烧开
D.盛入碗中
5、人类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
B.海水蒸发
C.钢铁锈蚀
D.木材燃烧
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是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所以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也很丰富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可用于制取氧气,所以能用于制取氧气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7、春节将至,年味渐浓。下列春节民俗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悬挂灯笼
B.燃放烟花
C.裁剪窗花
D.张贴春联
8、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质量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7 | 20 | 1 | 3 |
反应后质量/g | 3 | 5 | x | 32 |
A.x=1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1
9、推理和总结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点燃氢气前要验纯,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进行验纯
D.铁比铝更容易生锈,所以铁比铝更活泼
10、吸烟时,烟草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
A.N2
B.O2
C.CO
D.CO2
11、学化学,用化学。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灭火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冬天用煤炉取暖时注意室内通风,以防煤气中毒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时,要先做灯火实验,否则进入可能会发生危险
12、最新的科技成果如下图所示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D.从表示方法看: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1:2
13、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湿衣服在太阳下更容易变干
D.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14、下列实验中都用到了水,有关水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B.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治污染空气
C.燃烧条件的探究烧杯中的水——只提供热量
D.排水收集气体集气瓶中的水——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且便于观察
15、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学习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氧化物都是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都是氧化物
C.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16、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一种新的磷酸盐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磷原子的中子数是15
B.磷的元素名称是P
C.磷原子的质量为30.97
D.磷原子的电子数是15
1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下列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甲物质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总数一定不变
18、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铜元素:CU
B.氧化镁:MgO2
C.5个钠离子:5Na+
D.氦气:He2
19、硫酸亚铁在强热下可发生反应:,则X的化学式是
A.S
B.FeO
C.SO2
D.O2
20、2023年9月23日晚,在万众瞩目之下,杭州亚运会的“数字火炬手”与最后一棒火炬手齐心协力点燃了象征亚洲大团结的亚运主火炬。这座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下列关于甲醇(CH3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4∶1
B.甲醇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甲醇由1个碳元素、4个碳原子、1个氧元素组成
21、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们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如图所示,在野外做饭时人们会在一片空地上用石头围成一圈,在图内点燃木柴生火烹煮,结束后浇水熄灭火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木柴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浇水熄灭火堆是为了使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C.将木柴底部架空是为了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
D.点火前将周围的枯树枝清理干净,防止引起火灾
22、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资源 |
①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找泄漏点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能防止煤气中毒 | ①我们应该有计划、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石能源 ②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 |
C.化学与环境 | D.化学与生活 |
①城市的公共交通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②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 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②用铅笔芯粉末能使铁锁开启灵活 |
A.A
B.B
C.C
D.D
23、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纺织厂、煤矿的矿井内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露位置
D.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24、往AgNO3 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A.Fe(NO3)2
B.Cu(NO3)2和Fe(NO3)2
C.AgNO3 和Fe(NO3)2
D.AgNO3 和Cu(NO3)2
25、如图试管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可使U型管液面左高右低
A.氯化钠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2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转化为生活用水
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D.农林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
27、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饼干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变软______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______
(3)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______
(4)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浑浊______.
28、金属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
(2)A中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可能有的溶质是___(填化学式).
2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铁锅是厨房中常用的炊具,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铁锅作炊具主要是利用铁的______性。
②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应具有______性(填“热塑”或“热固”)。
③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______。
④请你说出一个厨房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__。
(2)现有C、H、O、C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最常用的溶剂______;
②建筑业常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其主要成分是______;
③用作补钙剂的盐______。
30、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填物质名称),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_____(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进入大气后可形成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以更好的利用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可用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
③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用此方法净化后得到的水是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下列情况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a、提倡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
b、下雨时工业废气的直接排放
c、关停产能落后污染较大的工厂
d、节假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31、工业制取水煤气是将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气)
。在这个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A.C B. C.CO D.
32、用化学用语填空:2个亚铁离子_______石墨______2个氮分子____
33、用相关的化学用语或符号填空:
(1)3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H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出氯化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4)硫酸钠的化学式__________
3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纯碱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_________。
35、自然资源的利用能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Ⅰ.水是生命之源。
(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 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 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 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3)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Ⅱ.图3为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
(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__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甲烷燃烧是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2)海洋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6、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参加反应的A、B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请以此反应为例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
37、下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和装置。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
(2)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你对该装置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装置中选用C收集氧气是否可以,___________(填是或否),其理由是___________。
③如果用G装置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__(填m或n)进入G中。
④如果用G装置装满水,连接G、H装置,收集氧气并测定收集氧气体积。该方法收集到的氧气往往不纯,这对氧气体积的测定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不纯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
(3)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图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收集满的二氧化碳沿器壁缓慢倒入E装置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③如果G装置装有适量紫色石蕊溶液,把二氧化碳通入G的溶液中看到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很不稳定的___________。
④如果G装置装有澄清的石灰水,把适量二氧化碳通入G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8、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图1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实验室通过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填序号)。
(2)如图2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是______。
(3)图3所示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铜丝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______,铜丝表面变黑是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
39、将等质量的铁、锌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则甲代表的金属是_____。
40、向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铝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回答:
(1)写出a点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d 点对应的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哪些?
(3)当加入锌的质量在b g~c g时,溶液的质量为什么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