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O2中燃烧
B.添加酒精
C.称量NaCl
D.读取液体体积
2、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3、某小组用图1的装置探究 CO₂的化学性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等体积的水、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集满CO2的锥形瓶中,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15s,压强迅速上升是因为向锥形瓶中注入了液体
B.100s时,实验c中锥形瓶内的CO2已经被完全吸收
C.实验a中反应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
D.对比三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最好
4、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热,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C、D分子个数比为1:3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改变
D.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5、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78%
B.21%
C.0.94%
D.0.03%
6、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饱和石灰水,烧杯中为水。向水中加入一种物质,试管中有固体析出,加入的物质为
A.氢氧化钠固体
B.硝酸铵固体
C.蔗糖固体
D.氯化钠固体
7、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的燃料,其中NH3有一定应用前景。NH3燃烧的反应为,X的化学式为
A.N
B.N2
C.N4
D.N2O
8、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KClO3+O2→Fe3O4
B.CO→CO2→O2
C.CaO+Ca(OH)2→CaCO3
D.Zn→Fe→FeCl3
9、艾草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药材,其所含的黄酮素(化学式为)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下列有关黄酮素说法正确的是
A.黄酮素由碳、氢、氧3个元素组成
B.黄酮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黄酮素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2
D.一个黄酮素分子由27个原子构成
10、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11、航天员饮用的小分子团水与普通水相比,具有水溶性强,密度高,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是静止的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D.小分子团水的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1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13、下列有关CO2和CO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B.元素组成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
C.每个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D.分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
14、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 | 将气体点燃 |
B | 鉴别空气、 |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
C | 鉴别铁丝和铜丝 | 观察颜色 |
D | 除去硬水中可溶性杂质 | 蒸馏 |
A.A
B.B
C.C
D.D
15、“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冰毒”是一种致幻类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C10H15N)。下列有关甲基苯丙胺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由26个原子构成
B.甲基苯丙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D.甲基苯丙胺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16、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17、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A.推广露天焚烧垃圾
B.使用可降解塑料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改进尾气处理技术
1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白酒 ②食醋 ③液氧 ④汽水 ⑤冰水 ⑥澄清石灰水 ⑦净化后的空气 ⑧二氧化碳
A.②③⑧
B.⑤⑥⑧
C.③⑤⑧
D.③⑥⑧
19、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得到蓝色滤液,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AgNO3和Cu(NO3)2
B.Cu(NO3)2和Zn(NO3)2
C. AgNO3和Zn(NO3)2
D.Zn(NO3)2
2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光,生成黑色固体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气体
C.氢气验纯时,试管应该倒放着接近酒精灯火焰,听到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并放出热量
21、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分离的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N2中是否含有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观察现象 |
B | 鉴别Ca(OH)2溶液和NaOH溶液 | 分别在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观察现象 |
C | 除去CaCl2溶液中的盐酸 | 加入过量的Ca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提纯含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 |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
A.A
B.B
C.C
D.D
22、在催化剂作用下,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过程中H和N原子数都不变
C.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氮气的质量比为3:1
D.NH3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
23、以下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现象 | 解释 |
A | 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 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B | 湿衣服在太阳下干得更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C | 打开香水,闻到香味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
A.A
B.B
C.C
D.D
24、下列化学符号的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氮原子:N2
B.氧化铝:AlO2
C.两个钠离子:Na2+
D.两个水分子:2H2O
25、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水氢气+氧气
D.二氧化碳+水⃗碳酸
26、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
B.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木炭具有吸附性
D.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仍不变色,体现了碳单质具有的性质是质软
27、下图为利用甲烷生产化工产品甲醇(CH3OH)的微观过程: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是_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名称)。
(3)若甲烷不充分燃烧,可生成CO、CO2和H2O,现有一定质量的甲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4.4gCO2和5.6gCO,则生成的CO2和CO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
28、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仪器:
(1)写出上图所示的各种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用上图所示的各种常用仪器的名称填空:
①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____;
②能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和加热较多液体的是____________;
③量取并加热150mL液体时,需用上图中的________;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_________。
29、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________,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_________。
30、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3)4个碳酸根离子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
(5)二氧化氮分子_____
31、回答有关燃料的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
(2)酒精也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 步骤及现象 |
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图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
①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
②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
32、赣州经开区引进的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吉利(赣州)动力电池一期项目预计将在今年四月份全线投产,届时新能源汽车将更快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制造新能源汽车的常用材料有塑料、玻璃钢、工业陶瓷、橡胶、皮革、铝合金、合成纤维等。与传统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有纯电动汽车、乙醇汽车、氢动力汽车等几类。
(1)上述涉及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
(2)生活中初步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的简单方法是______。
(3)新能源汽车的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其与空气中的______接触而生锈。
(4)氢动力汽车使用的氢气可以通过电解水制取,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市场上部分电动车会装配铅酸电池,它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现某工厂生产一批铅酸电池,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980kg,通过稀释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得到,则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______kg。
3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
(1)t1℃时将30g丙加入到50g水中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
(2)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
(3)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提纯丙的最好方法是___________。
A.蒸发结晶
B.降温结晶
C.升温结晶
34、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
(3)两个镁离子__________。
(4)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35、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a、b符号的仪器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是 ;文字表达式为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可选用 或 装置收集氧气(写装置代号)。原因是氧气 且 。
(3)固体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也可以生成氧气。若通过此反应制取氧气,可选用 装置作气体发生装置。
(4)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难溶于水,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得。则实验室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要想收集甲烷气体可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
36、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
(3)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提示:水参加了反应)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1)教材实验(如图1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人),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2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均匀后,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如果继续完成图3实验操作,对比实验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8、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2)甲同学选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3)乙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写出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管口进,如何验证已收集满___________。
(4)用A、D装置制取氧气结束后,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该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
(5)疫情期间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按要求计算:
①乙醇中各元素质量比___________。
②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__________。
39、完成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活动报告。
(1)操作步骤:①先用砂纸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白色;②铁丝绕成螺旋状,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③点燃火柴、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2)何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________,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
(3)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说明________。
(4)问题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40、(8分)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只含有盐酸和MgCl2两种物质。小明同学向采集来的62.8 g废水样品中,慢慢加入20%的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60g。将生成的沉淀物过滤出,经水洗、干燥后称重为5.8g。
求:废水中盐酸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