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青海西宁初二上册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自然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四则自然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露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

B.雾凇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C.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D.雾是汽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

2、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在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3、如图所示,是1kg水从0℃被加热到10℃过程中,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始终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B.1℃时水的密度比5℃时的小

C.温度升高,液体的体积一定增大

D.温度不同,液体的密度一定不同

4、如图是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12.5min

D.BC段物质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B.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C.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D.从汽车后视镜看到车辆

6、如图是沿直线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0.4s内甲做加速直线运动

B.t=0.4s时,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

C.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36km/h

D.甲、乙同时、同地出发

7、我国古代青铜器在世界上出类拔萃。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工匠先将铜料加热,制成铜液,然后将铜液灌进模具,冷却成型,铸造初步完成。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液化后凝固

C.先熔化后凝华

D.先汽化后升华

8、在2022年的央视元宵晚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亮相开场节目《齐天乐》,并在空间站中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如图所示,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弦乐器。关于古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筝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B.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C.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古筝发出的声音以超声波的形式从空间站传回地球

9、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列是一些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B.当你照镜子时离镜子越近,你在镜子中的像越大

C.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D.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1、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色相同

C.丙图中“导航播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中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2、甲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256Hz,乙音叉发声时每分钟产生12000次振动,则(  )

A.甲音叉发声时振幅更大

B.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更高

C.甲音叉发声时振幅更小

D.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更低

1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3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5g

B.20g乙物质的体积与10g甲物质的体积相同

C.体积相差50cm3的甲和乙物质,二者质量相差25g

D.20g甲和20cm3乙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则混合物的密度为0.75g/cm3

14、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

B. 手影

C. 彩虹

D. 夜幕激光灯的照射

15、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B.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传播得越快

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频率一定相同

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16、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s~20s内,甲同学速度为10m/s

D.在0~15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17、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作为国际友好使者,在对外友好关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熊猫宝宝刚出生时体重仅有100g左右。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刚出生的熊猫的头部直径约为(  )

A.2.5mm

B.2.5cm

C.5dm

D.10mm

18、海啸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是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  )

A.内能

B.核能

C.机械能

D.化学能

19、2019 年12月 20 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首次执行“一箭九星”发射任务,运载火箭全长约50m,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8s的位置图像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8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5m/s

B.9m/s

C.12m/s

D.15m/s

20、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当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A.先变小后变大

B.保持不变

C.一直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21、国庆节期间,小明在南湖公园平静的湖水中,看到了“鱼在云中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水中的云是天空中云的实像

D.看到的鱼在实际鱼的下方

22、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D.为了保证小区居民正常生活,小区周围环境中噪声应控制在90dB左右

23、我们欣赏诗歌时,不仅品读其语言文字,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

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折射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D.“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日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4、关于厨房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冰箱里拿出的冻肉过一会儿会比刚拿来时要重,是因为肉拿出冰箱后,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其接触后凝华成霜附着在冻肉上

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冰箱往外冒的“白气”是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C.把食盐放在水里,一会儿变成了盐水,这是熔化现象

D.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下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__

A. 34.1cm   B. 3.41cm   C. 3.41mm   D. 3.41dm

26、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底片上得到的是______的实像。

27、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______,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______

28、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铅笔的长度为 _____cm。

29、有一个玻璃容器的容积为18L(1L=1dm3),如果用它装纯水,它最多能装 _____千克;如果将这个装满水的容器放置在寒冷的环境中,当容器中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体积为 _____。(ρ=0.9×103kg/m3

30、小明用100N的水平推力在水平地面上推动一个箱子,10s内箱子匀速前进5m,在这个过程中,小明对箱子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____W,箱子与水平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_______N。

31、质量为1.8kg的水完全变成冰后质量为________kg,体积为________cm3ρ=0.9 × 103kg/m3ρ=1.0 × 103kg/m3)。

32、Hi-Fi是音响设备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High-Fidelity的缩写,译为“高保真”(指完美再现原声)。“高保真”保真的是乐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3、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是当线圈转到______位置时,就能______改变线圈中______的方向,使线圈可以不停地转动下去。

34、体重为60kg的工人利用如图滑轮组将一质量为84kg的重物A匀速提升1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与摩擦,g取10N/kg),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_m,动滑轮重___________N;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00N,增大重物A的质量,该工人用此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时,机械效率最大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红同学观察到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状态(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分别施加动力、阻力,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同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小红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请判断,小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是   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动力(牛)

动力臂(厘米)

阻力(牛)

阻力臂(厘米)

2

10

5

4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所用钢的密度约为8×103kg/m3,求:

(1)现有一块正方体泡沫钢,质量为0.8kg,边长为0.1m,此泡沫钢的平均密度是多少___?孔隙度是多少______

(2)现有一块8kg的实心钢制防弹盾牌,为了减重,将盾牌部分区域的实心钢替换成大小相同、孔隙度为80%的泡沫钢,使质量减少4kg,则替换的体积是多大______

37、2018年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总决赛在浙江慈溪举行。如图所示是运动员朱晓云参赛的山地自行车,其相关数据见下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车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cm2

4

(1)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是多少?

(2)若朱晓云质量是60kg,则朱晓云和自行车总重多少N?(g10N/kg

38、如图甲,将一不吸水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如图乙,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水的深度为,求:

(1)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画出如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40、在图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对应的折射光线。

____

41、下图中,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