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看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 ③⑤①④② B. ④①③⑤② C. ①③⑤④② D. ④①③②⑤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文中的“我”是小说里的人物,不能看成是作者本人。
B.小说通常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
C.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D.本文主要塑造了于勒这个人物形象。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春江花月夜》是民族乐器合奏的精华,它的美真是让人无言以对。
B. 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还记得刚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转眼间,中考的决胜时刻就要到了。
C. 走进六月的荷花池公园,便可见朵朵荷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D. “不雅视频”曝光后,毕福剑通过微博向公众致歉,可是我们要说“姥爷”是否也应该反躬自问,自己对得起央视主持这份职业吗?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只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就能沿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前进。
B. 他的发言听起来味同嚼蜡,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C. 他真是个怪人,读书时专爱寻章摘句。
D. 李老师问了我很多深奥的问题,但他没想到,我竟然能对答如流.。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自颍移扬,过濠、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如云。臣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节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若丰年举催积欠”的“若”和“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的“若”用法是不同的。
B.“户”有“门”“人家”“酒量”“阻止”等义项,“则人户求死不得”中“户”意思应该为“人家”。
C.“苛政猛于虎”,根据成语“受制于人”推断,“于”意思应该为“被”。
D.“臣窃度之”的“度”和“关山度若飞”(《木兰诗》)的“度”用法是不同的。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
B.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
C.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
D.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
【4】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请结合初中学过的他的诗或文章和选文内容,说说你对“乐天派”和“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的理解。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怒”字和《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怒”字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2】加横线句子表达了杜甫的什么情怀?
7、历经世代传承,自强不息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基因,我们身边很多人,正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请从以下图片中任选一幅(图一除外),结合图中人物的身份特征,描绘其自强不息的样子。
图一:凌晨四点的街头,残灯犹在, 图二:风雨中的外卖小哥
清洁工手拿扫帚,扫出生计,也扫出阳光。
图三:灾后自救的灾区人民图 图四:教室里的莘莘学子
我选图( ):_______________
8、(1)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2)乘风好去,长空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高亢的语调显示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4)古诗词中多运用典故来表达情意。请写出含有下面任意一个人物典故的诗词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姜太公吕尚,伯夷、叔齐;楚人钟仪;冯唐)
(5)讽刺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俄国作家_______的短篇讽刺小说《变色龙》讽刺了沙皇俄国黑暗腐朽的统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______代吴敬梓写的《___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中国现代小说《____________》以方鸿渐为中心,讽刺了旧中国病态知识分子的群像。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海洋垃圾能否变废为宝
在人们的观念中,海洋有着世界上最博大的“胸怀”,对人类丢给它的那点物品完全可以“笑纳”,于是海洋被当成了天然的大垃圾场。时间证明人类会因为这个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而付出巨大的代价。随着海洋垃圾的与日俱增,海洋生态景观受到破坏,对航行安全、海上作业、海上搜救也造成了极大的干扰。
垃圾岛成“新大陆”
海洋垃圾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和跨部门问题,它对全球海洋、沿海环境和人类活动都具有重大影响。据美国科学组织统计,每年约有640万吨的垃圾进入海洋,平均每天约800万件垃圾入海,其中15%的垃圾停留在海滩上,15%的垃圾漂浮在水面上,超过70%的垃圾直接沉降进入海底。据估计,每平方千米的海域内,海洋垃圾的密度约为1.3万到1.8万个。
在大西洋也发现巨型漂浮垃圾带,其规模比太平洋垃圾岛稍小。这一垃圾带距离北美海岸有数百英里,由数万块塑料构成。尽管目前科学家还未能准确测出它的宽度,但这一巨大的垃圾带覆盖的区域一直从北纬22度到北纬38度,几乎同古巴至美国弗吉尼亚州之间的距离相当。
危害人类健康
有统计表明,世界每平方海里海水中有多达4万片的塑料垃圾。这些废弃塑料、渔网会缠住船只的螺旋桨,引起事故和停驶。塑料垃圾还会缠住海洋生物,使它们不能脱身,被饿死、窒息死亡或被其他动物吃掉。海洋垃圾是杀害海洋生物的元凶,例如海龟常常误食塑料袋,导致肠胃堵塞而无法进食,被活活的饿死;科学家曾解剖一只搁浅的小须鲸,在其胃中居然发现800千克的塑料袋。
人类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海洋垃圾的威胁。有研究指出,塑料分解后的颗粒可以吸附海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这些毒素可以沿着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一些垃圾会溶出有毒物质,直接威胁水体和沉积物环境质量,例如,纽扣电池进入海洋后,溶出的锰、汞、锌、铬等重金属将会污染水体,鱼类或贝类可能积累重金属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如果长期积蓄将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甚至可以致癌。另外,由于一些微生物等物种“喜欢”附着在垃圾上,随洋流漂泊,可能会来到一个以前没有这种生物的地区,干扰这一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
可焚烧发电、制造燃油
对将海洋垃圾变废为宝,科学家已开始了一些研究。一种办法是将海洋垃圾打捞后焚烧发电。由于几乎所有塑料都由不可再生的石油制成,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所以可以用于燃烧。其焚烧后的灰烬,则可以用于填海造地或建造岛屿。不过,焚烧海洋垃圾首先要解决搁置脱水的问题,而且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会危及环境和生态,因此需要先解决控制有害气体排放的问题。
另一种办法是用海洋垃圾制造燃油。由于海洋垃圾80%以上是塑料,可以用废塑料制造燃油、生产防水抗冻胶、制备多功能树脂胶等。目前,用废塑料制造燃油技术在一些国家已获得突破。
如果这些技术成熟和投产,将可以大量地消化海洋垃圾,而且可能会让一些国家争抢这些海上无主的垃圾资源。(作者:蔡文清)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2】下面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一巨大的垃圾带覆盖的区域一直从北纬22度到北纬38度,几乎同古巴至美国弗吉尼亚州之间的距离相当。
【3】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0、材料一:
①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就这点来看,这和买彩票颇为相像,都有赌运气的成分。
②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约来自日本的福袋,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甚至国内也早有各种形式的扭蛋、盲盒等产品,但在2019年盲盒才真正火爆成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
③2021年1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发布消费提示指出,有经营者用盲盒清库存,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提醒广大消费者勿盲目购买。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材料二:
(图片来源:艾媒网)
材料三:
①盲盒营销切中未成年人的社交需求,并由此剑造出消费需求,容易导致未成年人上瘾,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养成产生负面影响。
②一些未成年人会因想要参与同学之间的讨论话题而反复购买文具盲盒,并因抽到隐藏款、热门款而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被诱导的攀比心理会带来反复刺激购买和上瘾行为。相对成年人而言,未成年人的大脑更易被外界刺激,这也导致其容易沉迷其中、购买成瘾,助长投机心理,养成不良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相关极端案例频频出现:有小学生为抽到隐藏款连续购买装有24支笔的套装20套,花费2000余元;还有孩子数次向家长要钱购买盲盒,导致精神恍惚,影响学习。
(选自《半月谈》,有删改)
材料四:
①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发布了《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拟对盲盒销售的内容、形式、销售对象等方面作出规定。
②“盲盒经济”越来越火热,监管要及时跟进。对于盲盒这样的新生事物,只有不断加以规范、引导,才能保障其健康发展。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对盲盒经营作出了更加清晰的规范。比如,药品和食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餐饮服务经营者搞盲盒促销不得诱导超量点餐,盲盒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盲盒隐藏款抽取概率需对外公示,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全包形式销售整套系列盲盒可七日无理由退货等,相关举措切实回应了市场关切。
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市场经济越发活跃的今天,“盲盒经济”走向规范化、法治化是大势所趋。此次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出手,针对当前“盲盒经济”存在的种种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出台规范,为行业发展划定相关底线、红线,相信像“天价盲盒炒作”“借盲盒售假”等现象,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和所给材料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约来自日本的福袋,但盲盒在2019年才真正火爆成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
B.2022年中国消费者购买盲盒的因素多种多样,但用来社交送礼的占比却不多。
C.相对成年人而言,未成年人购买盲盒更易成瘾的原因是抽到隐藏款、热门款,就会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D.《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要求,不能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
【2】结合前两则材料,说一说消费者购买盲盒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如何让“盲盒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请结合上述所给材料提出三条具体可行的措施。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手帕
秋夜的风一阵又一阵地袭击着阿斌单薄的身体,阿斌不由打个冷战,他借着月光顺着山沟吃力地穿过一条泥泞的土路,路的尽头,一棵高大的榕树下,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
阿斌在屋前站定,喘一口气,正了正身子,轻轻叩响锈迹斑斑的门环。
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 一个光光的小脑袋探出门外。
“你找谁?”男孩儿警惕地盯着他问。
“我路过这里,迷路了。”阿斌专注地看着男孩儿,“能给我一碗水喝吗?”
小脑袋又重缩回屋内,阿斌在门前的石堆上坐下。
男孩儿端来了水,水随着男孩儿的脚步在粗瓷碗里晃动,溢满了一碗月光。
阿斌起身接过碗,一仰脖子,粗瓷碗里的水就失去了光亮。阿斌满足地咂了咂嘴巴,问男孩儿:“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吗?你爹娘呢?”
“娘帮人卖夜宵去了,爹去了天堂。”“爹——你爹怎么会在天堂?”
我娘说:“我哥和人打了架后不敢回家,爹到处找他,路上出了车祸,上了天堂。”
一阵风吹来,阿斌揉了揉眼睛。
“你怎么啦?”“我、我……沙子进了眼睛。你们怎么不在村里住?”
“我娘说,以前我们是住在村里的。哥和人打架后,原本要好的两家人成了仇人,被打的那家人天天来逼爹娘交出我哥,赔偿医药费。爹死后,娘只得将村里的房子卖掉抵了赔偿款,于是我们就搬来这儿住了。娘说,住在这儿也好,免得村里人老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娘会生不会养,养了个罪犯。娘还说,让我好好读书,爱读书的孩子不会打架。”
“你哥打的人,关娘什么事?”“当然有关系啦,他是爹娘的儿子呀!”男孩儿不满地说,“娘说哥的罪,顶多坐三年牢,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出来了……可是他跑了,他怕坐牢。他不要爹娘,不要我了,呜呜……”
阿斌蹲下搂过男孩儿,想安慰他,男孩儿却机警地跳开,说:“我不认识你!”
阿斌尴尬地收回手,停了停又问:“你还记得你哥吗?”“不记得,我哥出事时我才两岁多。娘说,小时候我哥常背我呢,他可喜欢我了。”
“你哥犯了错,你和你娘还会想他吗?”“想,当然想啦!我娘说,我哥那是一时糊涂,那时不懂事,他要是知道错了,改正了,一定是个好孩子呢!唉,他要是能回来就好了,我就不用天天晚上担惊受怕了。”
“担惊受怕?晚上都是你一个人在家吗?”“是的,娘虽然卖了村里的房子,但人家的钱还没赔清,娘答应每年赔人家一万。为了赔人家钱,娘白天做农活,晚上帮人卖夜宵。娘说,明年就可以赔完,那时她就可以陪我了。不过我不怕,爹在天上保护我呢!”
阿斌心里一痛,他剧烈地咳嗽起来。他急忙用手捂着嘴,快步走到石堆旁的树下,借着树阴抹去眼角的泪。月光透过树隙,斑驳地洒在阿斌身上。
“你踩到月光手帕了!”男孩儿惊叫起来。
阿斌急忙后退几步,左看右看。
“月光手帕?”“就在那儿。”男孩儿指着树阴说。
顺着男孩儿手指的方向,阿斌看到了黑漆漆的地上铺满了一片又一片巴掌大的手帕,那是月光穿透树隙洒下来的。
“是那儿吗?”阿斌问。
“是的,就是那些手帕。娘说,一个人,只要心里无愧,心里装着美,就能看见这美丽的月光手帕。娘还说,娘要等,等到我哥看到月光手帕的那一天。”
阿斌再也忍不住,他双腿一软,跪在了手帕前,任大滴大滴的泪珠滚落,掉在地上的手帕里,为爹娘,为那个被他打伤的小伙伴,更为自己。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儿说:“从此以后,你和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
照片上,有阿斌、男孩儿,还有满脸慈祥的爹娘。
阿斌毅然踏上山路,走进月光中,满地的“手帕”忽地抱成团儿,包裹着阿斌向前走去……
【1】选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联系文章内容谈谈阿斌这个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3】选文画线句“你踩到月光手帕了”中的“月光手帕”指什么?它有何象征意义?
【4】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阿斌的选择给了你什么启示。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拼,形声字,本义为“连合、凑合”,引申指“不顾一切地奋斗、豁出去”,可以组成“拼搏、拼力、比拼”等词语。拼搏精神是指在一定的理想、信念驱使下,人的拼命争取、全力搏斗的意志 品质,是在困难曲折之前不退缩、不回避,采取积极应对的方法。创造未来、开创世界、获得成功,需要我们有拼搏的精神和能力!一个人的目标设定得越高,他的拼搏意识就会越强,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于社会的贡献就会越来越大。
请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为进入九年级的同学们写一篇演讲稿。
作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