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吉林松原初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ráo) 风(shāo) 言(zhēn) 矫造作(róu)

B.喃(ní) 婷(pīn) 旁(wù) 不容发(jiān)

C.外(fēn) 摇(yè) 忧(qī) 略输文(cǎi)

D.宽(yòu) 飘(yì) 渎(xiè) 形骨立(xiāo)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广(mào)       (yè)             (jū)             食壶浆(dān)

B.守(gè)             婷(pīng)       (zǐ)             揉造作(jiǎo)

C.席(yán)       (xiá)             桥(zhàn)       孜不倦(zī)

D.阔(chuò)       睢(zì)             (yì)             自吹自(léi)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伫立(chù   lì)我们的精神大厦。(《精神的三间小屋》)

B.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jiāo róu   zào zuò),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论教养》)

C.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xiāng     xi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D.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huàn   yǎng)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创造宣言》)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衡阳市的新老建筑和谐衬托,相得益彰,令人赏心悦目

B.对这次集体活动,班主任郑重其事地宣布了纪律。

C.经过办案人员艰苦卓绝的工作,这件蹊跷的案子终于水落石出

D.不少家长溺爱孩子,怕影响他们学习,就李代桃僵,替孩子做家务。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两段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及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节选自《板桥自叙》,有删改)

(注)①激:激励,激发。②委蛇:曲折前进。③奥区:深奥:区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逆旅,主人日再食 逆旅:旅店

B.同舍生皆绮绣 被:同“披”,穿着

C.右备容 臭:气味,这里指臭味

D.余则缊袍衣处其间 敝:破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在语段(甲)的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求学的艰苦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如何学习才能取得成功?请结合语段(甲)(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行路难》(其一)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2022 年的国庆节好似跟从前不太一样,一个过境鹿寨的“小阳人”让这个城市显得有些许冷清。初三(1)班的班长小明在手机中看到以下三则新闻,分享到班级群后引发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材料一:107日,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我县各大市场、商超、沿街门店纷纷加强了疫情防控管理,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查验三码,尤其是查验3日内核酸检查阴性证明。有效的防疫措施,得到了市民群众的理解和配合。记者对县各个核酸采样点进行实地走访,市民群众自觉佩戴好口罩,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依次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材料二:20221013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奋进新征程健康广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 13 场)广西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进展与成效新闻发布会。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王建政汇报工作成效:……二是及时高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联防联控机制统一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从细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

(广西新闻网)

材料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就深刻融入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因。回顾人类历史上与病毒战斗的经历,最终胜利的取得,都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服务的完善、群众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而这些进步的取得,需要无数人前赴后继、攻坚克难。要以此激励广大学生努力学习、用力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惧困难、自强不息。

(人民网)

【1】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将同学们说的话补充完整。

小明:天哪!第一次觉得我们离疫情这么近!多亏了医务人员坚守在一线,我们才能在家里安然无恙!

小红:是啊!不过我觉得,我们能高效应对疫情,除了医务人员的坚守外,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1)____________ ,为县工作点明了方向,不然我们就像无头苍蝇。

小兰:说得好!我觉得地方政府能够正确领导,从细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措施也是重要原因。理论只是指挥棒,能够执行得好才是真道理。

小天:也离不开(2)________________。我们有集体意识和服从大局意识,我们有担当!中国人民就要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班上的大才女余琳看到同学们讨论得热火朝天,对于同学们赞扬医务人员的说法非常赞同,随即吟诗一首,但有一句一直拿不定主意,请大家帮她选上最恰当的诗句吧。(     

《致白衣天使》作者:余琳

不见硝烟亦战场, 。柔肩挑起家和国,碧血丹心万世扬。

A.一身圣洁救扶伤

B.冲锋陷阵第一人

C.群众道德水平高

D.救人卫国保家乡

【3】同学们都在各抒己见,作为话题发起者的小明却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原来,班上的“杠精”小王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跟我有什么关系!多亏了疫情,我才能在家吃好喝好玩好。”引起同学们的反感。作为班长,请你私聊小王,反驳他的看法,并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填空题

(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3 《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豪情壮志的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海内存知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男儿当自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学校特开设“名城古厝焕发新彩”的主题研学活动,小文和同学们参与其中。

【材料一】

福州三坊七巷,被称为“里坊制度活化石”,见证千百年历史变迁。上世纪80年代,城市开发热潮的冲击下,这里一度岌岌可危。紧要关头,一场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会上一锤定音:“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三十多年过去了,从“保下来”到“活起来”,三坊七巷活态遗产焕发着新的生机。

【材料二】

①“我们身边的古厝不仅得到有效保护,而月被活化利用,不时举办活动,让我们常逛常新,成了我们打卡的热点”。

②汇集了多位省内外名家的“篆铭心契——辛丑新春篆刻精品展”在市美术馆开展,不少市民趁精双休日前去打卡,并连连赞叹,“展览真是高规格、商格调、高水平”。

③市美术馆位于省级文保单位——清朝最后一名武状元黄培松的故居内,负责修缮黄培松故居的福州古厝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年久失修,古厝内斗拱、雀替、悬钟等部分木构件出现较严重的糟朽。我们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从残留的木构件中寻找蛛丝马迹,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按照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了修复。”

④福州非遗展示馆自2021年开馆以来,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打卡的市民。除了馆内静态展陈的非遗精品,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的专业演员带来的闽剧折子戏专场演出,让市民在雕梁画柱的古厝内感受到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感。

⑤福州非遗展示馆位于省级文保单位——罗氏绸缎庄内,“福乐”“福匠”“福韵”“福传”四个展区分别对应着古厝的四进院落,市民逛馆仿佛开启一段“福州古厝之旅”。

⑥黄培松故居、罗氏绸缎庄等被活化利用为市民免费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是我市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基础上活化利用的一个缩影。

【材料三】

省级文保单位——仁寿堂,是萨镇冰晚年居住的场所,在这里,旅客可通过馆内的数字技术了解萨镇冰的生平事迹。通过参观仁寿堂,小文得知萨镇冰出生于福建福州,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他戎马倥偬却不忘扶危济困,深受百姓爱戴。其生平主要事迹如下表所示:

时间

主受事迹

甲午海战

参加威海海战血战日军:

在北洋水师丧失殆尽时,毅然肩负起重振中国海军的重任。

民国初年

历任北洋政府军政要职,决不与贪官酷吏同流合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奔赴华侨集中的东南亚各国宣传抗日,募集侨资支援抗战。

晚年

热衷慈善事业,为社会公益和济田扶危不遗余力,倾其所有。

(整理自萨支辉《严于自律,心怀民众的爱国海军宿将萨镇冰》)

【材料四】

①因古民居木构件易受糟朽、风化、虫蛀影响,古建筑木作修缮这门技艺应运而生。而在闽侯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通过精湛的木作修缮技艺,默默守护着古建筑。

②现年58岁的叶依钟,是一名木作修缮师,近期他正带领维修团队修缮一处位于福州市中心的木构架建筑。

③“一开始,我跟着大义村后街的陈钟祥师傅学习木作修缮这门技艺。学了两三年后,又跟着陈振和师傅学习。18岁开始到现在,做了40年了。”叶依钟说。

④木作修缮分为大木作与小木作。大木作是指制作安装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如柱、枋、斗拱、梁、檩等)。大木作的施工大致可分为五个程序,其中有下水高(画丈杆)、制作构件、展拽等工序。小木作是指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非承重木构件(如门、窗、天花、藻井、隔断以及装饰雕花件等)的制作和安装,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

⑤为使木构建筑保存得更久、更完好,叶依钟总结出一套针对传统木构建筑的修缮施工工艺。“我们遵守一个原则,就是修旧如旧,按照每一座房子的风格和各个细节,完整地还原它。”在叶依钟看来,完整地还原房子本来的样子,很考验木作修缯师的手艺。

⑥如今,像叶依钟这样的木作匠人年龄逐渐走高,只有极少数年轻人从事传统木作修缯工作,木作修缯手艺人队伍正呈现青黄不接的状态。

⑦叶依钟的儿子叶哓明是这支修缮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年轻人,“90后”的他对古建筑木作修缮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⑧“从小跟着父亲辗转于各个古建筑工地,也算是耳濡目染。我学的专业是现代建筑,反而更喜欢做这些古代建筑的修缮和施工。”叶晓明说。

⑨现在,叶哓明是他们这支古建木作修缮队伍的第四代传承人。叶依钟带着叶晓明,在非遗传承上下功夫,通过参加技能大赛等活动,力求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技艺,并将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老一辈的手艺人都老去了,如果这些手艺没有传承下来,实在可惜。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项传统工艺的传承尽绵薄之力。”叶晓明说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坊七巷被称为“里坊制度活化石”,见证了名城千百年的历史变迁。

B.三坊七巷从“拆”转变为“修”,展现出了城市管理者的远见和魄力。

C.黄培松故居自建成以来,保存完好,提升了“篆铭心契”展览的格调。

D.许多古厝不仅得到了保护,还被利用为市民免费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近代海军将领萨镇冰晚年居住的场所仁寿堂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B.由材料三表格可知,萨镇冰先生是一位报国恤民、廉洁无私的爱国将领。

C.材料四的第④段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对“木作修缮”这一对象进行有序说明。

D.当前,木作修缮手艺人以中老年为主体,整个队伍正呈现青黄不接的状态。

【3】为纪念萨镇冰,仁寿堂对外征集对联。请根据已给出的上联,将以下信息组合成下联。

备选信息:犹在   大爱   济民   尽显   无疆   赤诚   七十载

上联:守疆一甲子,丹心不改,方识英雄本色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以上四则材料,概括出让“名城古厝焕发新彩”的重要因素。

【5】在材料四中,作为“90后”的叶晓明为什么会加入这支修缮队伍?

【6】王老师是学校非遗保护社团负责人,他找社团成员小文商量近期一项活动的相关事宜。请你根据他们的聊天记录,帮小文拟写一则通知。

通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学

2023年2月20日

10、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的防弹衣

陈学长

①儿子去买菜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

②妻子开始埋怨我了,说,锻炼孩子,也不是这个法子啊!十一二岁的孩子,能独自去买菜吗?去那个菜市场,要穿过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况且,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瓢泼一般。

③起初,我对妻子的话不以为意,琢磨了一会,竟也有了担心,而且这担心随着琢磨的深入愈来愈烈。终于,我坐不住了,关掉电视,拿把雨伞,匆匆下了楼。

④屋外风雨正紧,走了不到百米,膝盖以下的裤子便湿透了,贴在皮肤上,凉丝丝的,幸亏已到初夏,不算太冷。对着风来的方向,倾斜着伞,总算能保住上身不被雨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一盏茶的工夫,终于来到菜市场。收好雨伞一回头,发现妻子也跟了来,她在家里放心不下。

⑤可能是下雨的原因,平时人山人海的菜市场,今天竟然冷冷清清,买菜的比卖菜的人还少。在靠近肉市的水果摊前,我们发现了儿子,要不是我把食指竖在嘴前,妻子肯定会大叫起来。儿子很狼狈,身上满是泥水,显然在路上滑倒过。不知为什么,他蹲在过道上,正在捡拾橘子。他的前面,是散落一地的黄橘,有些橘子已经烂了,白色的地板上粘有星星点点的黄色汁液,不远处还有个蓝色的塑料筐,倒扣在地上。我牵着妻子躲在一边,远远地看着。

⑥“小家伙,这筐橘子就是你撞倒的。眼睛长哪儿去了?走路怎么这样莽撞!”声音来自苹果、橘子、香蕉等围成的半圆形摊位内,里面站着一位穿着蓝色围裙的中年男人,年纪约摸三十一二岁,中等身材,四方脸庞,可能是卖水果需要熬夜的原因,眼袋很大,眼圈略微发黑。白衬衫的领口微微敞开,袖口撸到手臂中间,露出古铜色的皮肤,他双手按在摊位上,伸着脖子,瞪着通红的眼睛冲儿子吼道。

⑦“叔叔,真不是我撞倒的,我根本就没碰到橘子筐,我经过的时候,它恰巧歪倒了。”儿子说。

⑧“不是你撞倒的,那你干吗捡拾啊?”

⑨“我是帮你啊。”儿子站了起来,他不想继续捡拾橘子了。

⑩“橘子难道长腿了?它自己会跑到地上吗?你这个小家伙不但很笨,而且还很不诚实。”

妻子有点沉不住气了,想过去和胖男人争论,被我一把拉住。她疑惑地看着我,似乎觉得我太窝囊。我压低声音解释说:“小孩顺风顺水的长大,承受能力会很差,遇到点委屈和挫折便会受不了。让他接受点挫折教育也好。”妻子白了我一眼,对我的主意不太赞同,但还是依了我,继续旁观。

“我还是那句话,我没有撞倒你的橘子筐。”儿子斩钉截铁地说。

“你这个小坏蛋,看你一身脏的,是个乞丐吧,犯了错,还不敢承认?”胖男子从半圆形摊位内走了出来。

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这一次,我没有拉住妻子,她一下子就冲到胖男人面前,指着胖男子嚷道:“我们说话 都要讲道理呀,你说是我儿子撞的,我儿子说他没撞,我也不知道你们俩谁说的不对。”

“哎哟!”胖男子转脸又和妻子吵起来,“大人来了更好,我这橘子摔烂了很多,正愁找不到头呢!”

“你家橘子是摔烂了很多,我也很同情,可不一定就和我儿子有关系啊?他帮你捡拾,也不能作为你赖上他的依据呀。”妻子拉着儿子想走,被胖男人伸出的胳膊拦住。胖男人说:“继续捡吧,我不会错怪任何一个好人!”

我走过去拍拍胖男人的肩膀,说:“师傅,上面有监控呢,我们看看监控吧,如果是我儿子摔烂的,这筐橘子我全买了,如果不是,你可要道歉喔!”

“好,看监控就看监控,我这橘子不能白摔。”胖男子喘着粗气,摆手让邻摊的一位老人帮他看摊,拉着我就去监控室。

录像放得很慢,也放了好几遍,原来是橘子筐摞得太高,又有点歪,才倒的。橘子筐倒时,我儿子离它有一大截距离呢,他只是恰巧经过。

“师傅,看清楚了吧。”我撇着嘴说。

“对不起,小兄弟,怪我没看清。”胖男子给儿子道了歉。儿子大度地摆摆手:“算了,没多大事!”我为儿子竖起了大拇指。

回家的路上,妻子关切地问儿子:“孩子,胖男人骂你笨蛋,骂你乞丐,你心里难受吗?”

儿子仰着头回答说:“我不难受,我只是气愤。”妻子很纳闷,又问:“那话像子弹一样,很伤人的,为什么就伤不到你呢?”

儿子咧嘴笑了笑,说:“我穿了防弹衣呢,你们不是经常夸我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吗?”

(选文有删改)

【1】梳理全文,完成下表。

情节发展

儿子久未归

儿子遭斥骂

儿子显大度

父母的心情

埋怨、担心

惊讶、不解

【2】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瓢泼一般。(从修辞的角度)

(2)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妻子给伤到了,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

(“连……都……”强调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3】文章以“爱的防弹衣”为题,有何好处?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胖男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

【5】文中的父母用哪些教子之道为儿子织就“爱的防弹衣”?请仔细通读全文,分条概括。

11、阅读《中国神药——青蒿素》一文,完成后面题目。

①随着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纳入囊中,其所研究的青蒿素也被誉为“中国神药”。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②疟疾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也是人类目前最大的杀手之一。全世界每年有5亿人被感染(多数在非洲),非洲每2年有100万人死于疟疾。

③如何治疗疟疾?人类对付疟疾最有力的药物,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治疗效果极不乐观。1971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启发,带领她的团队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即青蒿素),并且报告了青蒿素的抗疟效果。中国的古人在数千年前就开始用青蒿作为处方药治疗疟疾,它有明显的退烧功效。2004 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

④屠呦呦等科学家一直在研究青蒿素杀死疟疾寄生虫的机理。她的研究团队部分人员认为,青蒿素中有一种名为氧化氢桥的化学结构,它在被铁离子分解后会形成活跃的自由基,能够对一系列蛋白质及其它的生物分子展开攻击,这种攻击对疟疾寄生虫而言是致命的。另外一种观点是,与氯喹(治疗疟疾的常见药物之一)的工作原理类似,青蒿素能够阻断疟疾寄生虫消耗人体血红蛋白时产生的有毒副产品血红素在体内的传输。

⑤近年来,人类对青蒿素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基于青蒿素中的氧化氢桥分子杀死疟疾寄生虫的特点,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瑞士热带研究所、澳大利亚维多利亚药学院等的研究人员合作对青蒿素的这种分子进行了轻微的改变,由此制成了新药RBx-11160。他们对青蒿素中的氧化氢桥分子进行了修饰,在其中增加了一个化学基,从而让这种分子制成的药物能够溶于水且更加稳定。更好的溶解性意味着这种药物能够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稳定性意味着在这种药物到达寄生虫所在的血浆的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化合物会分解。而且这种新药疗效更强,当被感染的小鼠服用这种新药后,4天之中95%~100%的寄生虫都消失了,而传统的青蒿素药物需要服用一周的时间才能清除95%的寄生虫。

 ⑥青蒿素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生命,对世界抗疟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1文章依次介绍了“青蒿素”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试加以概括。

2(1)第⑤自然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析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疟疾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也是人类目前最大的杀手之一。

3人类治疗疟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取得突破的过程,联系上文,并结合下面这则材料,说说我们可以从这些杰出人物身上学到哪些科学精神?

材料: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作文。

“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就和他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

---汪曾祺《昆明的雨》

房东母女送出的缅桂花,含着温情,透着智慧,让人“心软软的”。

请写一篇文章,讲讲你与亲人、师长、同学、邻里……相处,含着温情、透着智慧的故事。

命题作文:相处之道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