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吉林白城初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B.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这样进朝做官也担忧,隐居江湖也担忧。

C.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醉翁亭记》)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早上傍晚四时景色不同。

D.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也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树林茂密成荫,鸟儿鸣叫的声音随处可以听到,是游人离去后禽鸟们在欢唱。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醉能/同其乐。

B.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没有职业的小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B. 够了!够了!暴君们。啊!野蛮还在,好吧,让哲学抗议。刀剑猖狂,让文明愤然而起。

C.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

D. 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亵渎   制裁   鸠占雀巢   矫揉造作

B.忧戚   瞥见   抽丝剥茧   形销骨立

C.摇曳   濡养   眼花缭乱   侥有兴味

D.旁鹜   恪守   李代桃僵   不可明状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少贫不自振李邕奇其材,亲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于长安。数上言:“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亡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不复问。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于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上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

后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杜甫》,有改动)

注释:①自振:维持生活。②窭():贫穷。③褊(biǎn):小,狭隘。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选自《陈涉世家》)

1下列句中的“以”与“武以世旧”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激怒其众   B.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C.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扶苏以数谏故

2下列对(甲)段文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早年家境贫穷不能维持生活,而且仕途不畅。

B. 杜甫曾经上书皇帝要求得到任用,说明他有很强的进取心。

C. 杜甫流落剑南,虽有严武照料,但他仍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

D. 杜甫的性格既有率情自任的一面,又有放旷不自检的一面。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禄山乱(________)   ②亡凤翔(________)

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________)   ④尉果广(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李邕奇其材,亲往见之。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幕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雪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友人归京的场景。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从侧面写出天气的严寒。

C.主将宴请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演奏表现出氛围的热烈。

D.诗中“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亦是将士的象征。

【2】对这首诗四处“雪”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个“雪”字写送别前的雪景,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B.第二个“雪”字写饯别时的雪景,以纷纷而下的雪寄托诗人的离愁。

C.第三个“雪”字写武判官来去皆为雪景,表现诗人对友人艰难仕途的关切和担忧。

D.第四个“雪”字写友人远去后的雪景,渐行渐远的马蹄印寄寓了诗人的不舍之情。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们就像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班级准备开展“走进小说天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活动,请仿照下面活动形式再设计两项活动。

A.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B.评说人物,神游人物画廊

C.  

D.  

(2)九年级将联合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之人物表演”活动,假如你是九(1)班学生林亦丹,想参加班级的表演团队,请你于活动前的2018年12月1日向班主任张老师写一份申请书。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默写古诗文。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___________。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诗人善于从自然风物中捕捉灵感。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__________。”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__________”表达对亲人真挚的慰问和祝愿。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品秋·收秋·拾秋

于保月

①初秋的一场雨,将天空洗得如碧玉般明澈。心随着白云的飘逸,也渐入了秋的意境。

②步入秋天,如同在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上行走。不知不觉中,大自然已走向成熟和丰盈。

③田野上的万物都告别了夏天的热情,此时正静静地呈现出秋的沉稳,走进了秋的诗行:黄澄澄的稻谷上,丰满的稻穗正在虔诚地鞠着躬;挺拔的高粱,向天空昂扬地举起燃烧的火把;花生在地下结成一串串果实,将地表撑出了细细的缝;红薯在垄里长得壮壮的,一不小心就会冒出胖乎乎的脸蛋……

④此时此刻,你会深切地感到这秋天的素描,充满着沉甸甸的内涵。

⑤其实,秋更是一种境界。我喜欢秋的丰盈、秋的成熟,更喜欢秋的给予。给予是世间万物最美的品质之一。秋,总会对那些辛勤的劳动者,无私地奉献出她的所有。

⑥稻谷瓜果的香味越来越浓了,这是最让劳动者高兴的味道。

⑦收秋要开始了。准备工作不能马虎。用了一年的锄镰锨镢,早已被泥土磨钝了许多,为了秋的收获,干脆换成了新的。实在舍不得换的,就送到铁匠铺再加工一番。

⑧此时,铁匠们成了村里最忙碌的人。旺旺的炉火映照着汗水,池子里的凉水被淬火的铁器烧得呲呲作响,敲打铁器的声音一直响到后半夜,家家户户就在这声响里进入了梦乡。梦里,满是收获的芳香。

⑨清晨,公鸡还没响亮地唱出第一声啼鸣,男人们就已披衣起床,推着小车,带着镢头,向着耕耘了大半年的庄稼地走去。待到朝阳露出红彤彤的笑脸,地里已是一行行的花生、一垄垄的红薯、一筐筐的玉米、一捆捆的稻谷,都收割到位。

⑩家里的人用心做好的饭菜,中午时分也送到了地头上。香喷喷的饭菜下了肚,浑身便又有了使不完的力气。把一捆捆、一筐筐的庄稼装车绑好,妻子在前面拉车,丈夫在后面推车。就这样,秋收的小车队从四面八方的田野上,源源不断地向村庄的场院涌去。

此时的场院上,每天都是丰收的景象。刚从地里收获来的粮食已经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花生果、玉米穗,还有那一穗穗的红高粱等等,占满了秋天的场院。女人们不舍昼夜地忙着晾晒等活计,将该晾晒的挂起来,该运到粮仓的运往家里。地里地外,家里家外,到处都是辛勤忙碌的身影。

新鲜的粮食收到家中,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就有了时令的气息。刚出锅的玉米、花生和红薯,吃起来满嘴留香。尤其是孩子们,一个个吃得回味无穷。

大面积的收秋结束后,农人往往会在闲暇时去田野上拾秋,将不经意间遗落在田地里的粮食,仔细地找寻回来,重新晾晒入仓。

拾秋的过程是轻松而愉快的。特别是孩子们,就像是一只只放飞的小鸟。带上一把镰刀或一个小抓钩,挎上一个小筐篓,四处的田野里随兴而去。只要到了田里,就保准会有不少收获。

最难忘的是拾花生和地瓜干。收花生的过程中,往往会在地里遗留下许多断了蒂的单个花生果。这些花生果很少露在地面上,大多埋藏在地下。但在地下的哪里,谁也不清楚。这时候,就需要去耐心地发现和挖掘。拿着小镢头和抓钩,沿着花生栽种的地方挖下去,就能一下一下地挖出许多遗留的花生,有时候大半天就能挖满一筐篓。

说到拾秋的乐趣,在雨后的沙地里捡地瓜干也是其中之一。红薯收获后,大部分要运到家里的地窖进行保存,也有一部分会切成片,在地里摆放整齐,晒成干,以便长期保存以后食用。在靠近海边的沙滩上晒地瓜干,有时候有一些会埋在沙里。下过雨后,埋在沙里的地瓜干就会弯曲起来,在沙子的表面上躬起身来。这时候只要到沙滩上去,就可以很容易地一眼看到这些地瓜干。把这样平时不易捡到的粮食收获回来,也算是拾秋中的意外惊喜。

(《人民日报》2021年10月)

【1】“此时此刻,你会深切地感到这秋天的素描,充满着沉甸甸的内涵。”一句中“内涵”作何理解?

【2】简析第⑤段的作用。

【3】细读全文,分析本文语言方面的特色。

【4】围绕“收秋”,从两种角度用文字对第⑧段做两处批注。

此时,铁匠们成了村里最忙碌的人。旺旺的炉火映照着汗水,池子里的凉水被淬火的铁器烧得呲呲作响,敲打铁器的声音一直响到后半夜,家家户户就在这声响里进入了梦乡。梦里,满是收获的芳香。

【5】“步入秋天,如同在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上行走。”此句中“色彩浓重的油画“如何体现?(答对三点给全分)

10、阅读《拔掉心底的篱笆》,完成下面小题。

拔掉心底的篱笆

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知从哪儿听来的:一个人如果学习成绩优秀,那么他在体育方面多半会很差。另外,我常常感冒,这让我更加确信我是个体质弱的人,不适合竞技类的运动项目。

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很想报名田径比赛,但你知道,我是不会报的。

那天体育老师找到我:你怎么没报项目?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出来。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你错了,人都会感冒,不时地感冒一次,恰恰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是敏感且运转正常的,反倒可能说明你体质好;跑步是可以练出来的,也许你在耐劳方面出色,来试试吧!

你完全能想象当时有多高兴,猛然发现自己的先天条件并无缺陷,甚至有优势,那些被我看得比山还重的束缚,仅仅是因为过去的我孤陋寡闻。

我最终报名参加了长度最长的长跑比赛,拿了第三名。

高中二时,学校文理分科。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好,虽然也不低,师长们多年来在耳边不停提醒我:你数学需要提高啊!你偏科啦!我渐渐也承认了这个现实:我脑子不灵,于是我报了文科班,但依旧对数学这一科怕得要死。分科之后,教我们数学的是当地名声赫赫的泰斗级老师。

有一次他问我: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数学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

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刷新了我读高中时的“常识”:你错了,咱们现在学的内容跟以前的知识并没太大联系,从前学得不好,现在可能学得好;你刚刚的表达不准确,什么叫“我不擅长数学”?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等好多部分,涉及的能力有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看你的逻辑能力就很强,可能擅长数学中的一部分。

我听到这话别提多高兴,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那学期的考试,数学满分值150,我拿了142分。

参加工作后,一位读者朋友过了不惑之年,想学外语,但恐于年龄大学不成,问我怎么办。说实话,我没法盲目地激励他。众所周知,人岁数一大,大脑会退化。后来,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人计算速度及注意力方面确实下降了,但脑细胞丝毫没减少,在模式识别、逻辑推理方面不降反增,年纪大了也不存在“舌头变硬学发音会吃力”这一说。我赶紧把这喜讯告诉他,他像我小时候一样欢喜,如今已经学有小成了。

人的很多恐惧和心理障碍,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抑或是早年间被别人在脑海里围起来的篱笆。你经历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很多自己以前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其实都是不问题。另一个方面,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

(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请联系全文,说说作者把_________比作“心底的篱笆”;“拔掉心底的篱笆”的含义是指______

2文中叙写了三件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

4“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心底的篱笆,说说留在你心底的篱笆是什么?结合本文给你的启示说说该如何拔掉它们?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春正当时,不负好时代

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在这样一个好时代,青年更应该砥砺奋进,不负时代机遇,不负青春时光。

②这是一个创造梦想、成就梦想的时代。嫦娥探月、北斗组网神舟飞天、天眼巡空、蛟龙入海……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无不闪耀着青年的力量与智慧。新时代的舞台上处处刻印着青年奋斗的脚步,洋溢着青春火热的激情。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祖国的哪个角落,都要把理想和抱负熔铸在脚踏实地的前进征程中,当青年理想与历史使命同频共振,奏响的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③无奋斗,不青春。袁隆平23岁时立志解决水稻如何高产问题,把田间地头当作自己的实验室;24岁的武大靖无数次挥汗如雨地训练,最终打破了短道速滑项目世界纪录……奋斗者们光鲜亮丽的成功背后都有着默默付出的无悔青春。在抗疫一线,他们与病毒生死较量;在偏远乡村,他们与村民共奔富裕;在工厂车间,他们与时间和质量赛跑……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岗位上书写奋斗故事,也收获了奋斗馈赠给他们的幸福。

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个时代正因创新而进步发展、活力四射。青年人风华正茂,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是国际量子科学领域走位最前沿的年轻人之一,作为我国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团队的成员,陆朝阳长期辛勤耕耘,获得了国际上一系列重量级奖项。他确信,不做短平快的事情,要做需要非常努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科研,并坚持做到极致,只有一步一步走,才能保证量子计算领域的健康发展。在创新的时代,青年正当其时、潜能无限,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我国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也吹响了青年逐梦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如何找到成就自己梦想的人生舞台,是当代青年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全新挑战。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紧密契合,国家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也是青年奋斗奉献的过程。抓住时代机遇,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当代青年定能在风浪中搏击前进,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

⑥青春正当时,不负好时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欣逢盛世,我辈青年须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成就精彩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中心论点。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第⑤段和【链接材料】,思考:我们怎样做才能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链接材料】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代学者顾炎武

(2)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请以《最美的姿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字数不少于600字;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