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车撞人事件不再发生,忠县交警加大了整治力度。
B.《猫》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郑振铎的作品。
C.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D.学生能否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太丘舍去 魂不守舍 B. 断肠人在天涯 浪迹天涯
C. 入门不顾 三顾茅庐 D. 相委而去 委以重任
3、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实在不能嗔(cēn)怪有些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涎不经。
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xì),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C.它既不倾盆(pén)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浙浙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D.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sān)树,尽头一口水波鳞鳞的鱼塘。
4、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慷慨 吝啬 害人听闻 废寝忘食
B.掺和 派遣 怪诞不经 呼朋引半
C.柠檬 勋章 刨根问底 眉开眼笑
D.溜达 禁锢 齐人忧天 花团锦簇
5、下列文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冬天,雨化了妆,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 )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它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人们受够了冷liè( )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温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 )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而近处池畦( )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A.立 冽 duō qí B.莅 冽 duō qí
C.莅 洌 duó wā D.立 洌 duó wā
6、下列知识中,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致远是“元杂剧四大家”之一,他的《天净沙·秋思》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谦称自己的意见为“高论”。
C.“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中的“坏”已经不是贬义色彩了。
D.“写作时,我们的思路要清晰。”中“我们”是代词,“清晰”是形容词。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B.《再塑生命的人》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C.《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北宋郭茂倩编)。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的“益”和成语“徒劳无益”中的“益”意思相同。
B.“见往事耳”中的“往事”古今意义都是相同的。
C.“但当涉猎”和“木兰当户织”中“当”的意思分别是“应当”、“对着”。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孙权劝学》与诸葛亮《诫子书》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简要比较两文对于“学习重要”的不同看法。
9、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云从窗里出。
(2)马上相逢无纸笔, 。
(3)夜发清溪向三峡, 。
(4) ,散入春风满洛城。
(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
(6)《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
(7)写一句关于“黄河”的古诗句。 , 。
10、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
喳喳小熊
①刘若英
(1)一个清冷的冬日黄昏,穿着四季如一的老黄一如既往到处收着垃圾。不论是满身锈蚀的烤面包机,或是Kitty猫造型的鼠标,甚至写过情书的钢笔,都曾是人们所需,甚至是最爱。即便它们现在失灵、失宠了,老黄还是把它们收集起来,细心修复,仔细分类,安排它们新的去处。
(2)老黄并不在乎这些东西可以换来多少钱。“如果你认真看一眼那些被丢弃在路边的东西,你会很奇怪,怎么有那么多好东西被判了死刑?”他常会这么说。他不懂那些“绿色能源”之类的理论,他只是对那些曾经跟人息息相关的物品怀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依恋。
(3)喳喳就是在这些“不再被需要的物件”堆里被发现的。
(4)喳喳被老黄抱起来的时候,只是静静地笑,仿佛那是她与生俱来的表情。老黄要把这个小娃娃送进警察局,但是喳喳一到了警察局门口就哭着不停,像是在向老黄抗议,她好不容易从一个冰冷的地方到了温暖的怀里,不想再失去温暖。老黄也抱着她去过孤儿院,试了几次,老黄知道了她的意思,决定先把她带回家,帮她取了名字——喳喳。
(5)老黄的家,无非就是间小小的货柜屋。门口堆满了整齐的玻璃瓶、压扁的铝罐和陈旧书报。因为排列有致,色彩有着奇特的鲜活感。
(6)老黄每晚都要整理收来的东西。他看到一只小熊,无辜的表情,脏污的绒毛,少了一只腿。老黄拿出针线,找了一块破花布,缝缀了一晚上,又帮它洗了个澡。第二天喳喳醒过来的时候,看见了一个全新面貌的小熊,毛色不纯,七拼八凑的,但表情依旧是那惹人怜爱的无辜。喳喳看看小熊,又看看老黄,仿佛在问,这是哪里来的呀?老黄眯着眼笑笑说:“跟你一样啊,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啊!”
(7)喳喳有了同伴。老黄也有了小同伴。
(8)这样过了几年,黄昏依旧,老黄推着他的回收车到处走,后头跟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用自己的小手,全力帮忙推车,虽然实在没什么帮助。老黄身上的绳子绑着拖车,喳喳身上也有一条绳子,绑着她的小熊。每当天色渐暗,这一老一小喁喁②走进巷口的画面,总引人赞叹。老街坊邻居,往往不禁停下手上的工作,向他们行着注目礼,直到两人在货柜屋前停下步来。
(9)很快的,喳喳该上幼儿园了。这一阵子,老黄常常在喳喳入睡之后,闷着头把一些他觉得较有价值的东西,安静地收集到一个大箱子里。
(10)上学前一天,老黄的板车上驮着那口大箱子,先来到附近十字路口上的一家铺子。老黄让喳喳在外头等他。然后喳喳就会听见老黄用一种非常诚恳的语调对着手里的各种物件说:“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一定会把你赎回来的。”喳喳在等待的过程里抬头看着这家神秘铺子的招牌,大大的就一个字,可是她不认得。但总之,喳喳终于穿着全新的衣服,带着全新的小书包上了学。
(11)一个滂沱大雨的傍晚,风裹着雨水,将幼儿园门口花坛里的花摇的七扭八歪。喳喳怎么也等不到老黄来接她。她湿透着身子带着已经在滴水的小熊穿过街头,跑回了家,却看见救护车在门口快速离去。街坊跟她说,老黄病了,你乖乖地别走,警察会来带你。
(12)喳喳知道那家医院,她跟老黄去过,是得转好几趟公交的。喳喳想去找老黄,还要给老黄带上他爱吃的小煎饼,可她身上没钱。
(13)第二天,喳喳没有去上学,她只是安静的躲在旧木头箱子后头,但是没有等到老黄回家。于是她独自带着小熊出现在十字路口的店铺。除了小熊,她没有别的东西。在门口,她举起小熊,学着老黄的口气对它说:“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一定会把你赎回来的!”说完她转身走进铺子。
(选自《我的不完美》,有改动)
【注释】①刘若英,台湾著名女歌手、演员。②喁(yú)喁:轻声细语的样子。
【1】小说第1段为什么用较多笔墨叙述老黄收集废弃物品?
【2】通读全文,概括出老黄把喳喳带回家后为喳喳做过哪些事。
【3】如何理解第(7)段划线句子中的两个“同伴”的含义?
【4】选文第⑾段划线句子是 描写,有什么作用?
【5】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黄把喳喳捡回家是因为他太孤独了,希望能有个人陪伴自己。
B.“喳喳小熊”这一标题新颖醒目,既引起悬念,又点出了文章重点内容。
C.小说通过塑造喳喳和老黄,含蓄地提出弃婴以及孤寡老人的抚养问题。
D.作者两次写到黄昏,使小说既令人伤感更让人温暖的感情基调更加鲜明。
11、从演员到中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
①还有三天,苏翊鸣就18岁了。
②这天,他用一块金牌,履行了比赛前对自己的承诺,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冠军成人礼,而且又达成了一项新的成就——中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
“滑雪天才演小孩”
③……小栓子脚踏双板,双手杵着滑雪杖,在白雪覆盖的树林中自如穿梭,到了坡头顺势一跃而起,双板腾飞,雪沫子被挑得老高。“栓子慢点滑!”“厉害呀栓子,滑得还挺快,看来我们都得拜你为师了。”游击队全员已经追不上他了。
④这个取自《智取威虎山》的片段最近再次被大家拿出来品味,一条高赞弹幕让人看了禁不住嘴角上扬,“以为是小孩演滑雪天才,没想到是滑雪天才演小孩”。
⑤2014年,滑雪运动还不算普及,10岁的苏翊鸣因滑雪能力出色,一下子就被徐克看中了,在电影《智取威虎山》里饰演小栓子。
⑥除了《智取威虎山》,苏翊鸣还出演过《狼殿下》、《生逢灿烂的日子》、《林海雪原》和《摇滚小子》等影视作品。
⑦走上演艺这条路纯粹是因为喜欢。滑雪和演戏苏翊鸣都非常喜欢且享受。8岁的苏翊鸣曾经对着镜头说,不想把滑雪做成专业,只想把它当成业余爱好。“如果走专业,我天天练,我觉得我会很腻,再也不想听见滑雪这俩字。如果当业余爱好,我每天都想玩,就很开心。”
⑧但在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后的那个夏天,这个少年的人生轨迹就开始改变了。”好,这就是我下一个目标。我必定要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参加2022北京冬奥会。”苏翊鸣坚定地告诉自己。
为了奥运而战
⑨在医院的诊断室里,医生轻轻地敲打着苏翊鸣的脚底,诊治他的腿伤。这是他第三次来医院复查,但距离腿伤痊愈还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14岁的苏翊鸣不愿意被动选择,但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重回赛场。他还没有完全康复就赶到了长白山,火速投入到了新一轮的训练中。
⑩2018—2019赛季的全国单板滑雪青少年锦标赛在云顶滑雪场如期举行,这一战关乎他能否入选国家队。
⑪那天的风不小,从左边吹来,需要苏翊鸣在空中更有力量。但长时间远离赛场,加上伤病未痊愈,他第一跳失误了。
⑫梦想就在眼前,最后一跳豁出去了。1080转体,这是他第一次在比赛中挑战1080高难度。完美落地,绝地反击!金牌到手,成功入选国家队,他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备战奥运了。
⑬2021年12月5日,在2021-2022赛季国际雪联男子单板大跳台世界杯美国斯蒂姆博特站比赛中,苏翊鸣夺得了金牌,这是他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中国男子单板滑雪运动员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⑭滑雪是一项极限运动,它的跳台很高,起跳后在空中旋转,落地后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冲击力。为了能让自己落地更加安全,整个2021年夏天,苏翊鸣不是增加自己的力量和体能,就是在滑旱雪。一个动作在气垫上成百上千次地练习后,才会到雪上尝试。每增加180度,都意味着更长的时间和更苦的训练。
“一周就要滑坏四个滑雪板”
⑮滑雪板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就会因为练习而坏掉。苏翊鸣在采访中回忆,最夸张的是在长白山训练时因为天气冷,滑雪板变得更脆了,一周就要滑坏四个。而对于一个普通滑雪爱好者来说,这样的滑雪板,一两个雪季才会更换一次。
⑯极限运动需要百分之百的专注力。不管平时多少次完美地完成了1980,但赛场上只有一次机会。起跳开始后,在空中就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落地时要快速停下,再精准地把角度卡在落地坡的位置,有的时候转的圈速过快就很难停下。
⑰这一切都被比赛中的高清摄像头尽收眼底,所以仅是用手触碰雪这个不起眼的动作,就会对成绩有很大影响。
⑱“如何用最干净的动作完成比赛,这也是好成绩的关键。”苏翊鸣说。
⑲苏翊鸣的微信名后面跟着一只小小的蝴蝶,他的许多滑板也绘着蝴蝶,这是他的最爱。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将文中写到的苏翊鸣的人生轨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2015年,定下参加2022北京冬奥会的目标→→2018年,成功入选国家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要求作赏析。
(1)完美落地,绝地反击!(感叹号的作用。)
(2)“如何用最干净的动作完成比赛,这也是好成绩的关键。”苏翊鸣说。(“最”字的作用。)
【3】文中划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4】苏翊鸣为什么最爱蝴蝶?
【5】请你简要分析这篇文章标题的作用。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包容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谦虚之心可以赢得尊重,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
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世界照亮……
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与感悟,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语言流畅,抒发真情实感,严禁抄袭、套作。(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