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左传》的作者,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可能是鲁国的史官。
C.《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论述行人辞令,叙事条理清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左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公羊传》《谷梁传》都是对《左传》的解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弱固不可以敌强 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B.①故以羊易之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
C.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且为之奈何
D.①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②刑于寡妻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楔子(xiē) 盗跖(tuó) 鱼凫(fú) 钩连(ɡōu)
B.渚清(zhǔ) 谪居(zhé) 霜鬓(bìn) 马嵬(wéi)
C.商贾(ɡǔ) 六幺(yāo) 幽咽(yè) 宵柝(chè)
D.抚膺(yīnɡ) 锦瑟(sè) 霓裳(shānɡ) 栈道(zhàn)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在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或是改编老剧目,或是独立创作,几年后便声名鹊起,后来他效力的剧团还建了闻名遐迩的环球剧场。
B.无奈他的老斗阔,要抬举他做统领,那些兵弁(biàn),就只好对他站班唱名了,他自己也就把那回身就抱的旖旎风情藏起来,换一副冠冕堂皇的面目了。
C.今日大家既来祖饯,都是休戚相关的人,将来假设有危急,岂有袖手旁观之理。
D.小李在这次县级乒乓球比赛中得了冠军,尾巴就翘到天上,对朋友也侧目而视了。
5、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 杀青:古时把书写在竹简上,为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
B.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除:授官。意思是除去旧职,授予新职。
C.鲁迅,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国别史,为“十二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太
蔡崇达
我那个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我外婆的母亲,是个很牛的人。外婆五十多岁突然撒手,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亲戚怕她想不开,轮流看着。她却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愤怒,嘴里骂骂咧咧,一个人跑来跑去。一会儿掀开棺材看看外婆的样子,一会儿到厨房看看那祭祀的供品做得如何,走到大厅听见有人杀一只鸡没割中动脉,那只鸡洒着血到处跳,阿太小跑出来,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
鸡的脚挣扎了一下,终于停歇了。“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阿太不是个文化人,但是个神婆,讲话偶尔文绉绉。
众人皆喑哑。
那场葬礼,阿太一声都没哭。①即使看着外婆的躯体即将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乜斜着眼,像是对其他号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地打盹。
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很不理解阿太冰冷的无情。几次走过去问她,阿太你怎么不难过? 阿太满是寿斑的脸,竟轻微舒展开,那是笑——“因为我很舍得。”
这句话在后来的生活中经常听到。外婆去世后,阿太经常到我家来住,她说,外婆临死前交代,黑狗达没爷爷奶奶,父母都在忙,你要帮着照顾。我因而更能感受她所谓的“舍得”。
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有次她在厨房很冷静地喊“哎呀”,在客厅里的我大声问:“阿太怎么了?”“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接下来,慌乱的是我们一家人,她自始至终,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病房里正在帮阿太缝合手指头,母亲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和我讲阿太的故事。她曾经把不会游泳,还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舅公差点溺死,邻居看不过去跳到水里把他救起来。没过几天邻居看她把舅公再次扔到水里。所有邻居都骂她没良心,她冷冷地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等阿太出院,我终于还是没忍住问她故事的真假。她淡淡地说:“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_____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说实话,我当时没听懂。
我因此总觉得阿太像块石头? 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她甚至成了我们小镇出了名的硬骨头,即使九十多岁了,依然坚持用她那缠过的小脚,自己从村里走到镇上我老家。每回要雇车送她回去,她总是异常生气:“就两个选择,要么你扶着我慢慢走回去,要么我自己走回去。”于是,老家那条石板路,总可以看到一个少年扶着一个老人慢慢地往镇外挪。
然而我还是看到阿太哭了。那是她九十二岁的时候,一次她爬到屋顶要补一个窟窿,一不小心摔了下来,躺在家里动不了。我去探望她,她远远就听到了,还没进门,她就哭着喊:“我的乖曾孙,阿太动不了啦,阿太被困住了。”虽然第二周她就倔强地想落地走路,然而没走几步又摔倒了。她哭着叮嘱我,要我常过来看她,从此每天依靠一把椅子支撑,慢慢挪到门口,坐在那儿,一整天等我的身影。我也时常往阿太家跑,特别是遇到事情的时候,总觉得和她坐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安宁和踏实。
后来我上大学,再后来到外地工作,见她分外少了。然而每次遇到挫折,我总是请假往老家跑——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和阿太坐一个下午。虽然我说的苦恼,她不一定听得懂,甚至不一定听得到——她已经耳背了,②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
知道阿太去世,是在很平常的一个早上。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你阿太走了。然后两边的人抱着电话一起哭。母亲说阿太最后留了一句话给我:“黑狗达不准哭。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那一刻才明白阿太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才明白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阿太,我记住了。“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请一定来看望我。
(选自«2015年小小说排行榜»,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看到祭祀“外婆”的贡品——一只鸡洒着血到处跳,阿太便跑出来,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地摔在地上,表现了阿太的麻利和无情。
B. 主要人物阿太的语言,时而短促有力,时而绵软悠长;时而朴实无华,时而深刻隽永。既让人感到亲切,又引人回味思考。
C. 92岁的阿太在检修屋顶时不小心摔伤,见到“我”后失声痛哭,说明这个倔强的老太太也有恐惧和软弱的一面。
D. 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撷取人物生活的几个场景片段连缀成文,看似随意,却颇具匠心。阿太临终前的叮嘱是为了告诉我:人对生死须有豁达的态度。
E. 小说通过对一个性格鲜明的老太太的生活速写,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一种朴素的生命观。
【2】小说表现了阿太哪几个方面的性格特点?请具体分析。
【3】从人物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角度,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①即使看着外婆的躯体即将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乜斜着眼,像是对其他号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地打盹。
②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从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蜀道中水流湍急势猛的两句是“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了琵琶女弹琴的优美动作,先是用“____”的动作,似述说自己平生的不幸遭遇,后是用“____”的动作,弹出了当时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3)杜甫《登高》从空间和时间上表现自己客居他乡,多病孤独的两句是“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春庭
文同
春院阴阴翠霭低,春庭寂寂晓光迷。
花间蜂去抱黄粉,苔上燕来衔绿泥。
两行高梧初荫合,一翻新草恰生齐。
微禽已识幽人意,飞下栏干向里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雾霭青翠幽暗,晨光迷离静寂,首联照应标题,描绘出一幅幽静、朦胧的庭院图景。
B.诗人在展现春天庭院景色时关注景物颜色,“黄粉”“绿泥”写出了春天的自然气息。
C.“初荫合”“恰生齐”细致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色,“初”“恰”两个字使用精妙。
D.本诗前两联描写春天庭院场景,后两联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9、完成各题。
顾佐,字礼卿,太康人。建文二年进士。除庄浪知县。端阳日,守将集官僚校射。以佐文士,难之。持弓矢一发而中,守将大服。永乐初,入为御史。七年,成祖在北京,命吏部选御史之才者赴行在,佐预焉。奉命招庆远蛮,督采木四川。从北征,巡视关隘。迁江西按察副使,召为应天尹。刚直不挠,吏民畏服,人比之包孝肃。北京建,改尹顺天。权贵人多不便之,出为贵州按察使。洪熙元年召为通政使。宣德三年,都御史刘观以贪被黜,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荐佐公廉有威,历官并著风采,为京尹,政清弊革。帝喜,立擢右都御史,赐敕奖勉。居岁余,奸吏奏佐受隶金,私遣归,帝密示士奇曰:“尔不尝举佐廉乎?”对曰:“中朝官俸薄,仆马薪刍资之隶,遣隶半使出资免役。隶得归耕,官得资费,中朝官皆然,臣亦然。先帝知之,故增中朝官俸。”帝叹曰朝臣贫如此因怒诉者曰朕方用佐小人敢诬之必下法司治士奇对曰细事不足干上怒帝乃以吏状付佐曰:“汝自治之。”佐顿首谢,召吏言:“上命我治汝,汝改行,吾当贷汝。”帝闻之益喜,谓佐得大体。或告佐不理冤诉,帝曰:“此必重囚教之。”命法司会鞫,果千户臧清杀无罪三人当死,使人诬佐。帝曰:“不诛清,则佐法不行。”磔清于市。正统初考察御史不称者十五人,降黜之。邵宗九载满,吏部已考称,亦与焉。宗奏辨,尚书郭琏亦言宗不应与在任者同考。帝遂责佐。而御史张鹏等复劾宗微过。帝以鹏朋欺,并切贲佐。佐上章致仕去。赐敕奖慰,赉钞五十贯,命户部复其家。十一年九月卒。
(节选自《明史•顾佐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除庄浪知 除:授职。
B、命吏部选御史之才者赴行在,佐预焉 预:准备。
C、命法司会鞫 鞫:审问
D、赐敕奖慰,赉钞五十贯 赉:赏赐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帝叹曰 / 朝臣贫如此因 / 怒诉者曰 / 朕方用佐 / 小人敢诬之 / 必下法司治 / 士奇对曰 / 细事不足干上怒 /
B、帝叹曰 / 朝臣贫如此 / 因怒诉者曰 / 朕方用佐 / 小人敢诬之 / 必下法司治士奇 / 对曰 / 细事不足干上怒 /
C、帝叹曰 / 朝臣贫如此因 / 怒诉者曰 / 朕方用佐 / 小人敢诬之 / 必下法司治士奇 / 对曰 / 细事不足干上怒 /
D、帝叹曰 / 朝臣贫如此 / 因怒诉者曰朕方用佐 / 小人敢诬之 / 必下法司治 / 士奇对曰 / 细事不足干上怒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顾佐文武双全,使得守将佩服。端午日,守将召集官员比试技艺,因他是文官,不让他射箭,他却拿起弓箭一发中的,令守将大为折服。
B、顾佐个性鲜明,为人刚直不屈。他为官让官吏和百姓感到又害怕又佩服;他的刚正使权贵们多感不便,于是被调出京城做了贵州按察使。
C、顾佐治绩显著,受到辅臣举荐。他因担任京兆尹,使政治清明,弊政革除等治绩,受到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推荐,并被任命为右都御史。
D、顾佐考核严格,做出相应处理。他在正统初年考察十五名御史不称职,降职或罢免了他们,把被吏部考核称职的郡宗也考核为不称职。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佐顿首谢,召吏言:“上命我治汝,汝改行,吾当贷汝。”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当看见一株青松从泰山的岩缝中长出来,傲立山巅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逆境与磨难更能造就坚强的性格……
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吗?请就自己的经历及感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