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词语。
(____)里(___)云 (_____)拂面 (___)空(___)洗
(___)致(___)勃 (_____)难忘 引(___)注(___)
2、填空。
烧 爆 炖
上面三个字都是烹饪(rèn)方法,都是_____字旁,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还有_______、______。选择恰当的烹饪方法填到下面的菜名中。
小鸡_____蘑菇 葱_____羊肉 红_____茄子
3、比一比,再组词。
尿(______) 彩(______) 母(______)
屎(______) 菜(______) 每(______)
股(______) 苹(______) 幸(______)
般(______) 评(______) 辛(______)
4、大家来到美食角,就展板上的美食进行了讨论。
小米粥( )和红烧茄( )子看起来色泽鲜美,十分诱人啊!
我觉得蒸( )饺( )看起来很不错,让人觉得有食欲。
我感觉长沙臭豆腐( )、水煮( )鱼、小鸡炖( )蘑( )菇( )这三道菜的味道应该不错。
我知道我爸爸最喜欢吃红烧肉这道菜,妈妈最喜欢吃
。
5、写出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1)中午,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________
(2)小白兔隐藏在草丛中。________
(3)山顶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________
(4)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在安徽省南部。________
(5)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________
6、读拼音,写汉字。
qīng cuì( ) quán shuǐ( ) shuǐ tǎ( )dù juān( )
7、判断题。
【1】“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告诉我们,哪里都有像雷锋叔叔这样热心助人的人。(______)
【2】“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一根柳枝,说它“出色”是因为这匹“马”有独立、坚强的精神。(______)
8、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能”的第三笔是竖。(_____)
【2】“理发师、魔术师、建筑师、营业员”都是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 (_____)
【3】“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是哪里有人献爱心,雷锋叔叔就会出现在哪里。(_____)
9、根据所学的课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村居》中的“醉”是说诗人喝醉了酒看到的景物。( )
【2】《咏柳》中把柳条比作“丝绦”,写出了柳条细长柔软的特点。( )
【3】“冒”字,上面是一个“曰”,下面是一个“目”。( )
【4】“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句话朗读是语气要强烈一些。( )
【5】“炒”字是左右结构,按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C。( )
10、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狗、猴、猪、猫、鼠都是十二生肖中的动物。______
【2】中国汉字真有趣!用“贝”作偏旁的字都与钱财有关,用“月”作偏旁的字都与月亮有关。______
【3】“我从学校回家的时候会经过一家超市。”这句话中的“经过”是“穿过”的意思。______
【4】《大象的耳朵》一文中,大象最后还是决定让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因为它明白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个道理。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姑娘送信
“呼——呼——呼”,风姑娘去送信。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燕子。燕子一看,说:“啊,秋天到了,我要到南方去。”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松鼠。松鼠一看,说:“啊,天气凉了,我要多采些松果藏起来。”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青蛙。青蛙一看,说:“啊,冬天不远了,我要挖个地洞好冬眠。”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小女孩的妈妈。妈妈一看,说:“啊,天快冷了,我要给宝宝准备几件过冬的衣服。”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秋天到了,风姑娘给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送信,他们收到的信是____________。
【3】秋天里,风姑娘还会给谁送信?仿照文中句子再写一句。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______。______一看,说:“啊,秋天到了,______。”
12、课外品读。
一天清晨,天下着大雨,刮着大风,小红最早来到学校。
她看到教室的窗户被风刮开了,雨打进教室,把桌椅都弄湿了。
她连忙跑到窗前,踮着脚,伸出双手,用力地把两扇窗关上。她刚松开手,一阵风又把窗户吹开了。她赶快搬来一张桌子,站在上面,抓住窗户的边沿,使劲地把窗户关上。这时,小红身上的衣服却湿透了。
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来了,他们看到小红穿着湿衣服,都问小红这是怎么了。小红只是笑笑,一句话也没说。
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她看看关好的窗户,再看看小红身上的湿衣服,心里明白了。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_自然段。
【2】这天的天气:__________。
【3】老师心里明白了,窗户是___________。
【4】用“ ”在短文中画出写小红关窗户的句子。
【5】如果你是这个班级的同学,你会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
雨过天晴,冬冬放学回家,路过一片菜地,忽然听到“啪啦啦”的声音。
冬冬到地里一看,呀,怎么是小鲤鱼跑这儿来了。一条、两条、三条……
哪来的小鱼呢 ( )冬冬望着这些甩着尾巴的小鲤鱼感到非常奇怪( )哦,准是昨天那场大雨使鱼塘漫(màn)水了,这些小鲤鱼才顺水溜进了菜地里,雨停了,可小鲤鱼却回不了家了。
冬冬赶快脱下上衣,把鱼儿兜(dōu)住,一条一条全部送回了鱼塘。
回到家的小鲤鱼摇摇头,摆摆尾,好像在对冬冬说:“谢谢你,小朋友。”
冬冬看着鱼儿们回到了家,心里乐滋滋的。
【1】在 ( )里加上标点。
【2】全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段写冬冬送鱼儿回家。
【3】读了短文,你认为冬冬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着给短文加个题目。
14、我会做。
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1.找出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词。
( )——( )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一束束( ) 一条条( )
一道道( ) 一盏盏( )
3.小法官,选择正确的说法打“√”。
“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这句话是说
(1)故宫的年龄变小了。 ( )
(2)在灯光的照耀下,故宫显得比原来更加美丽壮观了。( )
15、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年
很久以前,有个怪兽叫“年”,住在山上。每到隆冬季节,食物短缺,“年”就要到山下来吃人。有一次,“年”在村口看到一个牧童在放鞭炮,它很害怕,转身就逃。在逃走的路上,它又看到村民的门口挂着一件飘动的红色衣裳,“年”更加害怕了,只好躲到一户人家的屋檐下。但是,从门缝里漏出的蜡烛光又刺得它头昏眼花。终于,“年”跑回山中不回来了!人们发现原来“年”有三怕:声响、红色和火光。从此以后,每到“年”要出山的时候,家家户户就放鞭炮,贴红色的春联,还点起火。因为那天正巧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这一天叫作“过年”,即避过“年”和除去“年”的意思。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1】百姓把哪一天叫作过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查日历,今年何时过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下面的春联。
16、写一写,注意加点的部分。
(1)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长长的柳条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用加点的字写句子。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下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害怕极了,慌慌张张跑回了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
18、你打算为你的妈妈做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动脑思考,大胆交流
文中最后写到“伊伦娜被这句话问住了。她想了想,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也高兴地笑了。” 请你认真思考一下,她明白了什么,为什么笑了?把你的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如果能写一写会更好呀!)
20、写话。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你是怎么度过的?快来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