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山西临汾三年级(下)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花钟》一文中不同种类的花之所以能制作花钟,是因为它们的(       

A.种类不同。

B.颜色不同。

C.味道不同。

D.开放的时间不同。

2、下列句子中不是关于有错就改的一句是(       

A.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D.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的是:(

A. 那些用旧框框衡量新事物的人们,怎么会懂得新事物的优点呢?

B. 太阳爱善良的人们;太阳爱勤劳的人们;太阳爱智慧的人们;太阳爱勇敢的人们。

C. 不论是谁,第一次切“错”苹果,大凡都处于好奇,或由于疏忽。

D. 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4、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mǎ)蚁劝(mà)蚱储备粮食。

B.这些条(kuǎn)都被收(lǜ)了。

C.大(yuē)是太无聊了,他逮着个人便(xiā)扯一气。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6、补充填空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其中光彩夺目的意思是

(2)受益无穷的意思是   的意思是 《和时间赛跑》一课,受益无穷的意思

(3)碧玉妆成一树高,   诗句是   朝诗人 (作者 )的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之情。

(4)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句子中写翠鸟的动作的词有:   ,从这些词中可以体会到     。 

(5)《检阅》一课中,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个小伙子指的是   ,他棒在 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指的是   ,他们棒在  

 

(6)《亡羊补牢》中的意思是   的意思是 ,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的道理 。

 

7、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

(1)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

(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chuī fú dài jià   bǎo cún   fēn fāng

 

tí xǐng xiōng mèi là zhú   fù zé

 

tàn qì   chuàng jǔ yīng ér zhèn jìng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

课内小阅读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我的语气缓和下来,轻轻地问:“怎么才能知道爸爸的生日呢?”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问爸爸!”“不,问外婆!”“自己查爸爸的身份证!”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

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1这个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1)瞥:__________(2)赦免:免除刑罚。本文指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四面八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老师认为孩子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与“沉默前的热闹”不一样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仅仅是想孩子们知道父母的生日并为他们庆祝吗?如果不是,那是什

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为什么说“这一片沉默给了我

多大的享受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选文写的是燕子_________(①飞行 ②停歇)时的样子。如果要给选文描绘的画面取个名字,我会取名叫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掠”字的意思是轻轻擦过或拂过。我从“横掠”一词中体会到了燕子飞行时____________的特点。

3你能从选文中看出燕子的哪些特点?在括号里打“√”。

①身体轻盈( )  ②动作敏捷( )  ③喜欢唱歌( )  ④飞行速度快( )

4发挥想象,除了选文中的几只小燕子,其他小燕子又在做什么呢?请用优美生动的语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那孩子又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就像一朵白云悄悄地飘过来。他一手抱着一个花盆,来到风筝坠落的地方,蹲下来,一双小手扒开松土,小心翼翼地把花盆里的花苗拔出来栽进土里。噢,他刚才不小心踩倒了几棵花苗,从自己家里移来几棵补上了。

  云儿多么纯洁,就如同孩子的心。

  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朵朵云儿也似乎高兴地笑了。

  1.读下面的句子,圈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他一手抱着一个花盆,来到风筝坠落的地方,蹲下来,一双小手扒开松土,小心翼翼地把花盆里的花苗拔出来栽进土里。

  2.读句子理解意思。

  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1)“越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太阳花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

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单层花瓣的更是那么俏丽,真讨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1】从文中找出与“洁白如玉”的“如”意思相同的三个词写下来。

                         

【2】短文先写太阳花的(       ),再写太阳花的(       ),最后写太阳花的(       )。

【3】短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 ( )

【4】作者为什么喜欢太阳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单地写你喜欢的一种花的两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种太阳

   太阳花是一种草本植物花,它的茎是绿色的,很粗,就靠它吸收地下的养分供花生长。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就像一个没有熟的小香蕉。它的花也很小,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白色的。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太阳花的生命力极强。听爸爸说,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我起初不相信,拔起一株太阳花剪掉它的根,插进花盆里做实验。过了几天,我拔起那株花,它的底部已经长出了三四根胡须似的小根。

 太阳花还很耐旱。有一次,一连好几天我忘了给月季花和太阳花浇水。月季花已失去了往日的娇艳,太阳花却依旧精神抖擞,并向月季花微微点头,好像在笑月季花的娇嫩。

太阳花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它向人们要求的却极少极少。一土一束阳光,它就能开花,就能吐香,就能为大地增添生机。

1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低贱____    削减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常—(  )   依旧—(  )   极少—(  )

3“﹏﹏”画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4仿照文中的句子,用“………………”说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课文,回答问题。

(1)蚂蚁是怎样救助同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人类应该向蚂蚁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本文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

乡村是一幅美丽的画,它的模样深深地印在我心里,让我百看不厌,如痴如醉。

步入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儿,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花……它们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阳光如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花儿,像是给花儿披上了一层金纱。那一朵朵沐浴在阳光中的花儿,绚丽多彩,昂首挺胸地站在屋前,在微风中摇曳着。

鸡,乡下人家按照家乡习俗,每家每户都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叽叽咕咕”地呼唤着小鸡,率领着小家伙们在场地中觅食,或是看见几只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耀武扬威地走来走去。

乡村总会有那么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一年四季欢快地流淌着。到了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而在石桥边,在树荫下,就会见到一群孩子在水中嬉戏,不时溅起的一朵朵水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那欢快的笑声,那淙淙的流水声,应和着蝉儿的鸣叫声传入耳中,似乎拂去了不少炎热。

我们还可以看到农民伯伯们正在收油菜,他们流下的汗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好似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风吹动着小麦,发出“沙沙”的声音,那声音真动听。

啊!我爱乡村,更爱这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

1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短文题目的是(  )

A.我爱乡村 B.乡村如画 C.夏天的乡村 D.丰收的乡村

2风吹动着小麦发出的声音是(  )

A.沙沙 B.丁零 C.咕咕 D.叽叽

3“阳光如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花儿,像是给花儿披上了一层金纱。”中的“抚摸”可以换成下面的(  )

A.抚慰 B.摩擦 C.碰触 D.爱抚

4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A.并列 B.总分总 C.先总后分 D.先分后总

5下列说法中,与短文内容不符的是(  )

A.农民伯伯们正在收油菜和小麦。

B.夏天到了,孩子喜欢到河里嬉戏。

C.乡下人家按照家乡习俗,每家每户都要养几只鸡。

D.步入乡村,可以见到五彩缤纷的花儿,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花……

6“那欢快的笑声,那淙淙的流水声,应和着蝉儿的鸣叫声传入耳中,似乎拂去了不少炎热。”中的“似乎”能去掉吗?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喜欢乡村吗?说说你的理由。(两点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到过乡村吗?还见到了其他的什么景色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洪水不能把赵州桥冲毁。(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稀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离我们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帮助下,进步很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歪儿》,然后回答问题。

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歪儿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说你对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写句子。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下面句子的三处错误。

令天,我走到校门口背着书包,看见值周老师戴着浅蓝色口罩,橘黄色上衣,给大家测量体温。

 

20、修改病句

①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儿。

②我们应该坚定正确的意见。

③我是奶奶唯一的仅有的小孙女。

④这次活动基本上全班同学都参加了。

⑤借给王明一本童话书。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语文与生活。

昨天(6月18日)下午上完体育课后,三(1)班的刘明把他的红色水杯遗忘到操场上的篮球架下了,请你帮他写个寻物启事吧!写时注意格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