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新疆塔城地区三年级(下)期末试卷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是按照____顺序写的。腊八、____、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写得详细,过小年、正月初六等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2.《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本文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详写主人公_____急切地_____粥的情景,略写家人幸福地____粥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我国____的传统习俗。

2、积累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神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的诗句是:__________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

(3)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4)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

(5)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

(6)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

(7)_____,视死忽如归。

(8)开轩面场圃,_____

(9)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曲线  ______的震撼  ______的建筑  _____的杰作

4、句活学活用。

(1)我们经常用龚自珍的 “ ”来赞美那些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人。

(2)孔子认为“ ”,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

(3)对于那些乱砍乱伐的人,我们应该劝诫他们一句:

(4)鲁迅的“民魂”观就是

(5)本学期学过的课文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因为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答题。

1.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_____,天气是又_______________,还___________。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她又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课文第四小节,可以知道,小女孩在大年夜还流落街头不回家的原因是:(1)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成。

纸上得来

 绝知此事要躬行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学问:

②无遗力:

③少壮:

④工夫:  

⑤始:

⑥终:

⑦浅:

⑧绝知:

⑨躬行: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3】解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话的意思,并说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7、阅读理解。

【1】上图是一首刻在茶壶上的“循环回文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从诗中任何一个字起,顺读或逆读均可读成五言绝句,所以这是一首“循环回文诗”

B.因为此诗文字排列成首尾连接的圆环状,看不出开头在哪,所以它是“循环回文诗”

C.从“迷”字开始顺读,可得五绝一首: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

D.从“飞”字开始逆读,可得五绝一首: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

【2】这首诗异常绝妙,正文虽只有20个字,却能够通过不同的读法,得到正读、逆读各_____首五言绝句,共计_____首诗。横线上填的数字是( )。

A.1 2

B.10 20

C.20 40

D.40 80

【3】请任意写出一首由此诗逆读所得的五言绝句。(上述例子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首循环回文诗,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通过_______赞美,表达了作者对 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碧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丝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用了的______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绿丝绦。这样比的原因是:①它们的颜色相似:绿丝绦是绿色的,也是绿色的。②它们的形状相似:柳条细长的形状。答案选择_____

4说说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诵读这首诗,想象着一棵高大的柳树,在春风中袅娜多姿的情景,融进自己对诗句和春天的感受,写一个情景交融的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北京的春节

①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②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③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一一风筝、空竹、口琴等。

④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⑤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⑥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タ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一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⑦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⑧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⑨男人们年前到亲成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雄,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騎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⑩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く水游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⑿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要。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官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⒀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_____,原名_____,字______,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

2课文按照_________顺序展开,对照上文,完成内容梳理:

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月十九——春节结束,学生上学,大人做事

3分析第1段“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各种”反复出现三次,强调_______________;“不是…而是”表现作者的______之情,传递出作者对____,强化了腊八粥带来的__________的感受;而“农业展览会”则运用_____,形象地写出了______

4下列剧中的加点词语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好不好?为什么?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零食)。

_________________

请在第⒀段中找出有此类似表达效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略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11段中“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中,“又”字如何理解?

__________

10、开心阅读。

年味浓浓

①声声爆竹辞旧岁,点点梅花迎断春。 离春节愈近,年味也就愈浓……

②这种味道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的,是难以用言语形容和表达的,它弥漫在寒冬腊月的空气里,散发在城乡每个角落里,( )你一推开房门,年味( )会扑面而来。用你的鼻于轻轻嗅嗅,用你的眼睛仔细看看,用你的耳朵细细听听,这年味就会注入你的肌体.让你也拥有这种味道。

③年味,弥漫在街巷,飘散在村屯。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吉样的装饰、精美的新年挂饰、镶边的新年对联、带有卡通生肖图案的精美窗花……无处不见,管造出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夜幕下,林立的高楼大厦上耀眼的霓虹灯,点燃了人们心中久违的激情。在农村,辛勤劳作一年的村民朋友早已歇下脚来,蹲坐在自家小院自办年货:杀猪、做豆腐、蒸粘豆包……当欢烟在家家户户阵阵升起时,村子里便飘出一阵浓浓香味。

④年味,弥漫在商场超市 品种繁多的年货堆积如山,琳琅满日,步履匆匆的人们穿梭于各大商场超市,精心为家人挑选着喜爱的物品。从他们敞开胸怀的微笑中,我看到了年味,年味也无声无息地感染着人们的心情,快乐幸福的字样写满脸上。藏进了心田。

……

⑤年味,弥漫在祝福中。那一封封写满温馨的思乡家书。那一张张精美饱含祝福的贺年卡,那一条条写满情谊的手机短信、微信,那一桌桌盛满醉香的亲情家宴,无不写满了浓浓的年味。

⑥年味,是寒冬里的一把热火;年味,是亲人久别的一次相聚;年味,是爹和娘的一声呼唤:年味,是老母亲的一手好菜。

⑦这色香的年味啊,从远古的风俗中走来。从大地飞歌中走来,从幸福的生活中走来,从欣喜的笑容中走来。成为中华民接一道永恒的风景……飘散在每一个人的心间,让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沉醉在这浓浓的年味之中。

【1】在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作者写出了哪几个方面的浓浓年味?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的鼻子也许会嗅到_________;你的眼睛也许会看到______________;你的耳朵也许会听到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⑥自然段采用了相同的句式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_________ 。在你看来:年味是________________

【5】年味,弥漫在祝福中。“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你最想给________(谁)发短信或微信送去祝福: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咬舌自尽的狗

有一次,带家中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吸引了司机的注意,反身问我:“狗感冒了吗?”

“是呀!从昨晚就咳个不停。”我说。

司机突然长叹一声:“唉!咳得和人一模一样呀!”

话匣子一打开,司机说了他养狗的痛苦经历:很多年前,他养了一条大狼狗,长得太大了,食量非常惊人,加上吠声奇大,吵得人不能安宁,有一天觉得负担太重,不想养了。

他把狼狗放在布袋里,载出去放生,为了怕它跑回家,特地开车走了一百多公里,放到中部的深山。

放了狗,他加速逃回家,狼狗在后面追了几公里就消失了。

经过一个星期,一天半夜听到用力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那只大狼狗回来了,形容枯槁,极为狼狈,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奔跑和寻找。

计程车司机虽然十分诧异,但是他二话不说,又从家里拿出布袋,再次带去放生,这一次,他从北宜公路狂奔到宜兰,一路听到狼狗低声号哭的声音。

到宜兰山区,把布袋打开,发现满布袋都是血,血还继续从狼狗的嘴角溢出来。他把狗嘴拉开,发现狼狗的舌头断成两截。

原来,狼狗咬舌自尽了。

司机说完这个故事,车里陷入极深的静默,我从照后镜里看到司机那通红的眼睛。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我每次看到别人的狗,都会想到我那一只咬舌自尽的狗,这件事会使我痛苦一辈子,我真不是人呀!我比一只狗还不如啊!”

听着司机的故事,我眼前浮现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奔驰的景象。它为了回家寻找主人,奔跑百里,不知经历过多么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门,主人不但不开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被送去抛弃,对一直有志气有感情的狗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与其再度被无情无义的人抛弃,不如自求解脱。

司机说,他把狼狗厚葬,时常去烧香祭拜,也难以消除内心的愧悔,所以他发愿,要常对养狗的人讲这个故事,劝大家要爱家中的狗,希望这可以消去他的一些罪业。

唉!在人世间有情有意的人受到无情无义的背弃不也是这样吗?

1那个司机为什么要抛弃他的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回家寻找主人,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不停地奔跑。”想想此时狗的内心活动,它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不容易回到家门,主人不但不开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被送去抛弃”。想想此时狗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他的狗咬舌自尽,司机的心理感受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人世间有情有意的人受到无情无义的背弃不也是这样吗?”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他要感谢那双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不仅有物质上的给予,而且还有精神上的支持。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文中小道格拉斯要感谢的是_______________的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你的生活中,有要感谢的手吗?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1分)

(一)红叶与白莲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飘散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án  bāo  yù  fàng(   )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舒畅!——徘徊了一会,窗外雷声发作了,大雨接着就来,越来越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在那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对面屋里母亲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打在勇敢慈爱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到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

1按短文中拼音在后面的括号里写出汉字。(1分)

2联系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遮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还可以换成什么词?(1分) (   )

4“——”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在生活中,请把自己受过的感动用几句话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篇?请把印象深刻的一句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选文中的困难指的是______________。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情景写出了鲁滨逊面临的困难。

2作者为了突出鲁滨逊遇到的困难,使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语,请你摘抄下来,并谈一谈从中你感受到了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

3对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几乎”从表面看是“差不多”的意思,但这里意在表明所用的时间比一年短

B.“花”的意思是“用掉”,这个字可引申理解为“耗费”

C.“完全”的意思是“全部”,这个词体现出鲁滨逊做事的有始有终

D.“小小的”突出了鲁滨逊住所的面积小,衬托出鲁滨逊劳作的艰难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乐园

【1】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字句)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字句)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5】修改病句。

(1)某家新开张商店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3)演员的穿着打扮怪模怪样,同学们不禁忍不住笑了起来

 

18、按要求写句子。  

1)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都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9、单是闻着腊八粥的香气,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放开肚皮吃呢!(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前训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下列句子写得更生动、形象。

我的脸红了。我觉得很惭愧。

雨下得很大,她打着伞在路上艰难地走着。

______

(2)将下列文段补充完整。

那年我______岁。有一天,老师对我说:“我们学校要举行_______,你可以____。”我听了以后,心想______,我一定要________,不能_____,于是我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器官捐赠,你知道多少,又是否会接受呢?

2020年6月7日凌晨,寻乌县2020年第一例器官捐献者在寻乌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成功捐献一肝两肾,一对眼角膜。人间大爱,请你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