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新疆阿勒泰地区三年级(下)期末试卷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的格言补充完整。

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       

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

2、把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没有我们的帮助,你怎么能完成这一项任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一句排比句。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组词语。

( )     ( )       ( )

( )     ( )       ( )

3、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区别字组词。

(   ) 筹(   )   惭(   )   兹(   )

(   ) 寿(   )   渐(   )   滋(   )

5、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当然□他们有个老师□可不是我们这样的老师□是一个真人□”“一个真人□真人怎么会是个老师呢□”

1)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我们这样的老师”指的是 。句子写出了未来学习方式和今天学习方式中的 不同。

3)大胆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可能是什么样的?写一写吧。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是一首______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们,却得到皇帝特赐的火烛,享有特权。

2诗歌前两句用      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      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3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5诗歌首联当中“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其中“_____”和“_____”两个字最能体现这个特点。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资料,说说你觉得郑燮和他诗中的岩竹有哪些相同点。

资料 郑燮为政有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他的许多奉公为民的措施,触犯了豪绅富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诬罢免,却始终不肯向恶势力低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文言文阅读。

①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②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③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④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凿以写龙(凭借) B. 叶公见之(代“龙”)

C. 施尾于堂(对于) D.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而且)

2描写叶公好龙的句子是第____句,描写其害怕龙的句子是第______句。(填序号)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文章,完成试题。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1读出划线句子,从中可以看出郝副营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战友指的是谁?作者看到华灯想起这位战友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1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我惊奇地想________  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________  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________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________  我的心怦然一震________  这一震________  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________ ——勇气________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声音的延长。                              B. 表示解释。                              C. 表示转折。

11、阅读并完成练习。

文具的家(节选)

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

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1贝贝有个坏习惯,她_________________

2贝贝听了妈妈的话后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铅笔的家。   ______小鸟的家。

____________的家。 ____________的家。

 

12、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3)文中的泰山鸿毛各比喻什么?  

(4)文中司马迁的话是什么意思?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什么?

  。

(5)概括写出这段话的大意。   。

 

13、课外阅读。

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孩子跌倒了,趴在地上哭喊着,年轻的母亲似乎无动于衷,板着面孔,用严厉的目光盯着趴在地上的孩子。正巧我路过,上前要扶起那孩子。那母亲果断地说:不,不,让他自己爬起来!

我仔细一咀嚼”,开始醒悟:这位年轻的妈妈如此这般,大概是出自对人生的体验吧。

人生是一个过程。好像上苍有意为难人,在人生的全过程中,绝无平坦大道可走。坎坷、荆棘、困难,这一切都与人生为伴。人要生存,要发展,就必不可免地要同困难交锋,要与挫折抗争。这是对人的信念、意志与毅力的考验。敢于交锋与抗争者,即使跌倒了,也会爬起来并最终成为命运的主人和事业上的成功者。一个从小娇生惯养、溺爱过度的孩子,长大之后决不会有什么意志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容易跌倒;跌倒之后也是很难爬起来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从小历经摔打的人,他们直面人生,虽百折而不回,履艰险而不惊。

不过,像这位年轻妈妈这样待孩子的不是很多,而娇惯、溺爱孩子却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视孩子为小皇帝的家庭不胜枚举。许多刚入托(或幼儿园)的三四岁的孩子,食不善用筷,穿不会动手。做父母的有谁不爱自己的子女?需要界定的是:什么是爱?怎样才算爱?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害。有些中老年父母意识到这一点了,但为时已晚。

那个跌倒的孩子终于自己爬起来,跑到妈妈跟前。妈妈欣喜地笑道:对,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往前走。年轻的母亲,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1对照文章第5自然段的分析,该怎样理解末段中妈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父母之爱的看法和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促然一剑

  24岁,仲满站在世界最高处,白衣飘飘剑影寒。24年磨一剑,成功的那一刻,时光飞速倒退,回到一场青春年少的篮球比赛。

  1997年夏天,一次校园篮球比赛,仲满又一次被借调去打篮球。结果比赛刚结束,就被一名陌生人给住了。陌生人叫黄保华,是一名击剑教练。对仲满格外青睐,他好说歹说终于说服仲满放弃田径而选择当时相对冷门的击剑。仲满在新鲜和好奇中开始了为自己这一生中铸就光辉的击剑生涯。

  仲满从小就是个有韧劲的孩子。磨破鞋底的运动鞋脚腕肿了,再疼他也不吭声,更不会告诉父母自己在体校练长跑的时候练得有多么艰苦。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仲满穿的都是10多元钱橡胶底的运动鞋,鞋子不好,多跑更容易坏,每次看到烂了的鞋子,他心里就一阵阵心疼。虽然心疼,但为了提高成绩,他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比别人跑得更多。有一次仲满从体校回家,妈妈无意中掀开孩子的裤管,看到仲满的脚腕全都肿了,妈妈刚一摸上去,仲满就摆出一副很轻松的表情。仲妈妈知道他是为了不让她伤心,故意忍着疼。

  进了省队,仲满第一个月拿了500多元津贴,他就给父母、外婆和奶奶一人买了一套保暖内衣,而他自己,每一次都是等到鞋子破得不能再穿了再会去买一双新的。到了中国击剑队,仲满从来都不是焦点人物。这个身材出众的小伙子,总喜欢将自己隐藏在队友们的身后。

  仲满在1/4决赛爆冷淘汰2号种子意大利选手路易吉塔兰蒂诺后,曾喜出望外地对记者说:创造历史啦,我打进前八创造历史啦。随后,他一路绿灯,直到杀入决赛,在仲满拿下最后一剑后,场上立刻沸腾。上至中国自剑中心的官员、击剑队的教练组,下至队员,全部抱作一团。中国击剑人泪洒赛场!

少年剑客仲满,不经意间书写中国剑史。白衣飘至,偏锋走剑,白衣少年仲满划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1】为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然(    服( 

    劲(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飞快—— 艰难——

【3】按要求写句子。

仲满在新鲜和好奇中开始了为自己这一生中铸就光辉的击剑生涯。(缩写句子)

 

仲满在1/4决赛爆冷淘汰2号种子意大利选手路易吉塔兰蒂诺。(改成把字句)

 

【4】结果比赛刚结束,就被一名陌生人给住了。这里意思是  

【5】~~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6】写出你认为仲满成功的重要原因。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着我的人生。(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玉兰花开得很旺盛。(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游峰的扫路人不但热情开朗,但是乐观自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写前训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下列句子写得更生动、形象。

我的脸红了。我觉得很惭愧。

雨下得很大,她打着伞在路上艰难地走着。

______

(2)将下列文段补充完整。

那年我______岁。有一天,老师对我说:“我们学校要举行_______,你可以____。”我听了以后,心想______,我一定要________,不能_____,于是我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雄的故事,我们怎能不为之肃然起敬?(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作业后,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大虫大吼一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美丽的白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难道这一天不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这不是一份苦差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花园。

科学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我的生活也正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发展,请你结合日常生活,动脑筋想,你还希望发明什么?要是有了这项发明,人们的生活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请以“如果发明 有多好”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先,字数不少于450字;

2.写清楚你为什么要选择这项发明,这项发明有什么特点,它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贴合实际生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