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新疆博州三年级(下)期末试卷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补全下列成语

1.夺眶_____ 叹为_____ _____声色 _____倒置

2.改天_____ 呲牙_____ _____鼎鼎 _____大悟

3.前赴_____ 神态_____ _____不已 _____流金

4.头头_____ 和颜_____ _____惟肖 _____成荫

5.悠然_____ 冰天_____ _____不已 _____不息

2、查字典。

“魔”是_______结构,它的部首是_______;“鼎”字的音节是_______,第六笔的名称是_______。“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独特地位。由“鼎”延伸的成语有很多,请你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近义词。

1)梦想:________2)仍然:________

3)引诱:________4)信心:________

5)浸湿:________6)眨眼间:________

4、填空

1.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3.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5.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

(2)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__

(4)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中庭地白树____ A.安歇。 B.隐居。

(2)寄书不达____ A.长度。 B.一直。

【2】《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却可以从“_______”一词看出。这不禁让人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明普天之下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但在《月夜忆舍弟》中,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在说法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画“×”。

(1)《十五夜望月》一诗的前两句是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写的。____

(2)“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委婉含蓄,别有韵味。____

(3)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诗人的心境都是欢喜的。____

(4)这两首诗都以明月为内容,表达了思乡之情。____

【5】下面的诗句中,同样以明月为内容的是( )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7、阅读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完成练习。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送元二使安西》是____(朝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__________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______诗。

【3】诗的前两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_____”,送别的时间“______”,送别时的环境“________”,这样的环境烘托出与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中,一个“_____”字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之情。

8、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①镜子 ②照   ③仔细看;审察  ④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1)水清可(   )   (   )

引以为(   )   (   )

活:①生存,有生命   ②在活的状态下   ③活动,灵活  

④生动活泼;不死板  ⑤工作   ⑥产品

(2)(   )   (   )   (   )

(   )   (   )   (   )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     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     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要     

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请试着写出三句。

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舍弃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葛第士以非常巧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è)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入侵小亚西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都答非所问,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断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

成功往往蕴涵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往往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进行果断的取舍。

1短文讲了这样三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找出有关句子,画上“____”。

3文章用几个事例说明一个观点,请你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一段话。观点可以是“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等。

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天热得厉害,空气像团火,晒得柏油路(软绵绵松垮垮)

我拐进一条小巷。巷子不长,地上散扔着许多西瓜皮。这里背阴,还有一丝穿堂风。我放慢脚步。息一息浑身的燥热

哧溜——”,前面不远,西瓜皮托着一双高跟皮凉鞋,溜冰似的滑了出去。跌倒的是一个穿银灰色旗袍装的中年妇女,她飞快地从地上(站跳)了起来。我急忙收回目光,低头点香烟。我知道,她一定会涨红了脸,回头张望……

她又朝前走了,腿有点瘸,可能还忍着痛。她放心了——没人嘲笑她。我怀着为人做件好事的轻松感,目送那女人走出小巷,拐了弯

人的修养和道德有时候会体现在一些极细微的地方……我遐想

 突然。哧溜——”,这回轮到我了。谁让我放松了对西瓜皮的警惕,我摔了个四脚朝天

我也许没有人看到……闪进我思维的第一个念头竞然也是这。可是,身后立即传来了清脆的笑声。我扭头一看,三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不知什么时候走进了小巷。她们正对着我指手画脚

嘻嘻、呵呵、哈哈……”其中一个穿连衣裙的笑得直不起腰来

我费力地爬起身。踝关节可能扭伤了,钻心地痛。但我强忍着,在一片可恶的嗤笑声中一拐一拐地朝巷口走去。心中不免(愤愤然怦怦然)。

哧溜——!”机会来了。报复吧!伴着尖叫,一个窈窕的身躯(跌滑)倒了。而且正是刚才笑我笑得最(放肆 肆虐)的那一位

我想笑,想大笑,想对着她那撕破了的连衣裙笑个痛快。可是我没能笑出声来。她们向我投来羞赧的一瞥

我返身走回小巷,开始艰难地、一块一块地拾起西瓜皮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2我知道,她一定会涨红了脸,回头张望……”结合上下文,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应是 _________________

3我怀着为人做件好事的轻松感,我做的好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她们向我投来羞赧的一瞥。这里的一瞥说明了姑娘们既感到________________;又感到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小巷历程实际也是的思想历程。请写下整个的思想发展变化

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个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的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眼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的“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熙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请你给这篇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

2读选文的第3自然段,你想到了哪个成语?请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来说明“功到自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应运而生的"软广告" 

从80年代起,世界企业界兴起提高企业美誉度的热潮。以前企业都重视广告——直接介绍产品,"上帝"对这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反感了,于是企业顺应"上帝"心理,来个新的攻关战术 ——"王婆卖瓜,不吆喝卖瓜,但又要让你知道在卖瓜"。提高企业美誉度的"软广告"由此应运而生。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一会儿到中东解救饥荒,一会儿到非洲______ 灾民,不久前,他们在莫斯科街头,竖起了1000个电话亭。种种公益壮举,把"可口可乐"宣扬得全球闻名。 

随着三资企业在中国大地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软广告" 也随之发展起来。"雀巢咖啡"落户中国后,年年_______上海少年宫。今年七月,还将____ 华东少儿比智慧、比动手能力 的"拼拼乐"大赛。

1援助、赞助、资助"填入上文空格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应运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后春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软广告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田老师所说的不过是无心插柳对作者而言,是指_____

2最后一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

3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A. 对启蒙老师的深深怀念。

B. 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

14、阅读理解。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雪中送炭”的意思是______。文中“雪中”指________,“炭”指________

2把画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

3朝鲜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原句: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

(1)改写成带“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0、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仿写一个含有破折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乐园。

由于疫情,我们在家开展了网上学习,网课学习中有没有一些有趣的事发生。以《网课趣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